Fielding
貓毛管理員

|
分享:
▲
電磁波常用的測量單位有:
瓦特(W)、毫瓦特(mW)、微瓦特(μW),可以分別簡稱為瓦、毫瓦、微瓦。 瓦特(W)是功率的單位,意指每單位時間所消耗或發散出來的能量,可以作為電器用品消耗能量的測量單位,或者電磁波發散能量的測量單位。三者的大小關係為:1瓦特=103毫瓦特=106微瓦特。 基地臺的特定頻率稱為微波(MW)或射頻(RF)無線電波,常被測量的是平面波功率密度,一般寫成μW/cm2(微瓦特/平方公分)。 至於我們常聽到的「高斯(Guass)」,是用來測量靜磁場強度的單位,不是用來量測電磁波的正確單位。所以,當使用高斯計(Guass Meter)來測量電磁波的磁場強度時,量測的頻率範圍必須低於5OQKHz;但是對GSM系統而言,其天線發射的頻率都在900MHz及1800MHz,高於500KHz甚多,因此用高斯計來測量電波的磁場強度是不對的,且測量到的可能是電力設備所產生的磁場。 根據89年1月21曰修訂的 「行動電話業務無線電基地臺技術審驗規範(註)」,目前我國基地臺電磁波標準值如下: 》GSM 900的安全值上限為 「每平方公分0.6毫瓦」 》GSM 1800的安全值上限為 「每平方公分1.2毫瓦」 這些標準值規定,和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協會(IEEE)的標準相同,而我國基地臺經過環保署實地嚴格檢測,電磁波輸出功率 「每平方公分都在0.00000001至0.00001毫瓦之間」,比規定的標準值還低很多,所以絕對安全。目前英國、曰本也訂有類似的安全標準,可見我國對基地臺電磁波的管制,和先進國家同樣嚴格、謹慎。 註:本規範之文件編號:C-IT5002-4(IT5002-4) 電磁波的能量和頻率高低成正比。當高能量電磁波把能量傳給其他物質時,有可能撞出該物質內原子、分子的電子,使物質內充滿帶電離子,這種效應稱為「游離化」,而造成這種游離化現象的電磁波就稱為游離輻射,包括伽瑪射線、X光、紫外線等。
進入可見光頻率以內的電磁波均及紅外線均無法造成游離化效應,稱為非游離輻射。 我們必須澄清一個觀念;輻射傷害是指游離輻射(游離輻射會與身體內的物質搶奪電荷,產生離子破壞生理組織),非游離輻射則不具游離化能力,不會產生有害人體的自由化離子,大量非游離電磁波只會造成溫熱效應,就如同做日光浴或站在燈泡下方一般,只要不在短期內傳太多能量給人體,生理組織就能加以調控,所以在安全範圍下長期接受非游離電磁波,並不會產生累積性傷害。
大哥大的頻率介於電視、電台與微波爐之間,屬於非游離電磁波,不論是基地台或手機,都不會放出游離輻射波。
<<<<<全文摘錄: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