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n


|
分享:
▲
下面是引用highb0925於2005-04-8 14:42發表的 [轉貼] 琅嶠追夢: 偶然,在半夢半醒之間起了個大早,等待破曉之際難得地一睹黎明前的曙光,它緩緩的由昏暗綻現亮光,一條條光束自順時針方向依序追逐,好不迷人。此時,青蔥的草木已然甦醒,在凍結的空間裡,綠意復活了,感覺到一種未曾探索過的奧妙,一陣悸動來自心靈深處潛藏的情感,旭日的景象的確扣人心弦,它!一如幻化的夢境,蘊含著多彩的未來。
昨夜的宿醉在剎那間全然消退。黎明前,啁啾的鳥鳴似乎不再那麼清脆悅耳,往昔的鶯聲燕語已然遠離,白頭翁泣訴著環境的惡化,雲彩失去自然的本色!只因濃密的落塵隔絕了它那繽紛的外衣。昔日的嬌客是樹叢裡的畫眉,牠總是在晨曦中輕歌跳躍,舞姿曼妙,迷醉早起觀禮的人兒。在無私的年代裡,牠縱情地歡唱,自在逍遙,曾幾何時,牠已消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聒噪喧嘩的麻雀;那圓冬冬的身軀像極了市儈,這迥然不同的情境,令人思念起鄉間的那份恬逸與無憂,是否能再重溫清純潔淨的童心?也許!它已遙不可及,猶如遠遊的彤雲,不再回頭。
今天,擄獲了物質的需求,卻失去了心靈的倚靠與寄託,社會進化的洪流吞噬了大地原有的風華,得失之間已打亂了基本的平衡點,磁場已然錯亂。在蛻變的隙縫中騰出假日,只為尋覓解答!沿著蚊罩山的古道探索,在蒼鬱的林中歇了下來,寬闊的視野人蹤杳然,老樵何去?炭窯的木馬路也憑空消失!昔日那潺潺的溪畔已經乾涸,只露出疲乏的石礫堆,顯現出萬般蕭條與淒涼,惶恐與不安的訊息來自懷舊的思念。 ....... 有時候破曉的人 但是也是要看看環境有沒有什麼差異的 讓自己會比較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