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3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ernchan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2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古文][分享] [轉貼]黃帝內經‧靈樞-5
邪客第七十一
                                                     
  (第一章)
黃帝問於伯高曰: 夫邪氣之客人也, 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 何氣使然o 伯高曰:
五穀入於胃也, 其糟粕津液宗氣, 分為三隧, 故宗氣積於胸中, 出於喉嚨, 以貫心脈,
而行呼吸焉o 營氣者, 泌其津液, 注之於脈, 化以為血, 以榮四末, 內注五藏六府,
以應刻數焉o 衛氣者, 出其悍氣之慓疾, 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 而不休者也,
晝日行於陽, 夜行於陰, 常從足少陰之分間, 行於五藏六府o 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
則衛氣獨衛其外, 行於陽, 不得入於陰, 行於陽則陽氣盛, 陽氣盛則陽蹻陷,
不得入於陰, 陰虛, 故目不瞑o 黃帝曰: 善o 治之奈何o 伯高曰: 補其不足,
寫其有餘, 調其虛實, 以通其道, 而去其邪, 飲以半夏湯一劑, 陰陽已通, 其臥立至o
黃帝曰: 善o 此所謂決瀆壅塞, 經絡大通, 陰陽和得者也, 願聞其方o 伯高曰:
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 揚之萬遍, 取其清五升煮之,
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 治半夏五合徐炊, 令竭為一升半, 去其滓, 飲汁一小杯,
日三稍益, 以知為度o 故其病新發者, 覆杯則臥, 汗出則已矣o 久者, 三飲而已也o
  (第二章)                                                      
黃帝問於伯高曰: 願聞人之肢節, 以應天地奈何o 伯高答曰: 天圓地方,
人頭圓足方以應之o 天有日月, 人有兩目o 地有九州, 人有九竅o 天有風雨,
人有喜怒o 天有雷電, 人有音聲o 天有四時, 人有四肢o 天有五音, 人有五藏o
天有六律, 人有六府o 天有冬夏, 人有寒熱o 天有十日, 人有手十指o 辰有十二,
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 女子不足二節, 以抱人形o 天有陰陽, 人有夫妻o
歲有三百六十五日, 人有三百六十節o 地有高山, 人有肩膝o 地有深谷, 人有腋膕o
地有十二經水, 人有十二經脈o 地有泉脈, 人有衛氣o 地有草蓂, 人有毫毛o
天有晝夜o 人有臥起o 天有列星, 人有牙齒o 地有小山, 人有小節o 地有山石,
人有高骨o 地有林木, 人有募筋o 地有聚邑, 人有肉o 歲有十二月, 人有十二節o
地有四時不生草, 人有無子o 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o
  (第三章)                                                      
  (第一節)                                                    
黃帝問於歧伯曰: 余願聞持鍼之數, 內鍼之理, 縱舍之意, 扞皮開腠理, 奈何o
脈之屈折, 出入之處, 焉至而出, 焉至而止, 焉至而徐, 焉至而疾, 焉至而入o
六府之輸於身者, 余願盡聞, 少序別離之處, 離而入陰, 別而入陽, 此何道而從行,
                       
願盡聞其方o 歧伯曰: 帝之所問, 鍼道畢矣o 黃帝曰: 願卒聞之o 歧伯曰:
手太陰之脈, 出於大指之端, 內屈, 循白肉際o 至本節之後太淵, 留以澹, 外屈,
上於本節下, 內屈, 與陰諸絡會於魚際, 數脈并注, 其氣滑利, 伏行壅骨之下, 外屈,
出於寸口而行, 上至於肘內廉, 入於大筋之下, 內屈, 上行臑陰, 入腋下, 內屈,
走肺o 此順行逆數之曲折也o 心主之脈, 出於中指之端, 內屈, 循中指內廉以上,
留於掌中, 伏行兩骨之間, 外屈, 出兩筋之間, 骨肉之際, 其氣滑利, 上二寸, 外屈,
出行兩筋之間, 上至肘內廉, 入於小筋之下, 留兩骨之會, 上入於胸中, 內絡於心脈o
  (第二節)                                                    
黃帝曰: 手少陰之脈, 獨無俞, 何也o 歧伯曰: 少陰, 心脈也o 心者,
五藏六府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 其藏堅固, 邪弗能容也, 容之則心傷,
心傷則神去, 神去則死矣o 故諸邪之在於心者, 皆在於心之包絡o 包絡者,
心主之脈也, 故獨無腧焉o 黃帝曰: 少陰獨無腧者, 不病乎o 歧伯曰:
其外經病而藏不病, 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 其餘脈出入屈折, 其行之徐疾,
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 故本俞者, 皆其因氣之虛實疾徐以取之, 是謂因衝而寫,
因衰而補, 如是者, 邪氣得去, 真氣堅固, 是謂因天之序o
  (第三節)                                                    
黃帝曰: 持鍼縱舍奈何o 歧伯曰: 必先明知十二經脈之本末, 皮膚之寒熱,
脈之盛衰滑濇, 其脈滑而盛者, 病日進, 虛而細者, 久以持, 大以濇者, 為痛痹,
陰陽如一者, 病難治, 其本末尚熱者, 病尚在, 其熱已衰者, 其病亦去矣o 持其尺,
察其肉之堅脆, 大小滑濇, 寒溫燥濕, 因視目之五色, 以知五藏, 而決死生,
視其血脈, 察其色, 以知其寒熱痛痹o 黃帝曰: 持鍼縱舍, 余未得其意也o 歧伯曰:
持鍼之道, 欲端以正, 安以靜, 先知虛實, 而行疾徐, 左手執骨, 右手循之,
無與肉果, 寫欲端以正, 補必閉膚, 輔鍼導氣, 邪得淫泆, 真氣得居o 黃帝曰:
扞皮開腠理奈何o 歧伯曰: 因其分肉, 左別其膚, 微內而徐端之, 視神不散,
邪氣得去o
  (第四章)                                                      
黃帝問於歧伯曰: 人有八虛, 各何以候o 歧伯答曰: 以候五藏o 黃帝曰: 候之奈何o
                       
歧伯曰: 肺心有邪, 其氣留於兩肘o 肝有邪, 其氣流於兩腋o 脾有邪, 其氣留於兩髀o
腎有邪, 其氣留於兩膕o 凡此八虛者, 皆機關之室, 真氣之所過, 血絡之所遊,
邪氣惡血, 固不得住留, 住留則傷筋絡骨節, 機關不得屈伸, 故病攣也o

                                                                 
通天第七十二                                                      
  (第一章)                                                      
黃帝問於少師曰: 余嘗聞人有陰陽, 何謂陰人, 何謂陽人o 少師曰: 天地之間,
六合之內, 不離於五, 人亦應之, 非徒一陰一陽而已也, 而略言耳, 口弗能明也o
黃帝曰: 願略聞其意, 有賢人聖人, 心能備而行之乎o 少師曰: 蓋有太陰之人,
少陰之人, 太陽之人, 少陽之人, 陰陽和平之人o 凡五人者, 其態不同,
其筋骨氣血各不等o
  (第二章)                                                      
黃帝曰: 其不等者, 可得聞乎o 少師曰: 太陰之人, 貪而不仁, 下齊湛湛,
好內而惡出, 心和而不發, 不務於時, 動而後之, 此太陰之人也o 少陰之人,
小貪而賊心, 見人有亡, 常若有得, 好傷好害, 見人有榮, 乃反慍怒, 心疾而無恩,
此少陰之人也o 太陽之人, 居處於於, 好言大事, 無能而虛說, 志發於四野o
舉措不顧是非, 為事如常自用, 事雖敗, 而常無悔, 此太陽之人也o 少陽之人,
諟諦好自貴, 有小小官, 則高自宜, 好為外交, 而不內附, 此少陽之人也o
陰陽和平之人, 居處安靜, 無為懼懼, 無為欣欣, 婉然從物, 或與不爭, 與時變化,
尊則謙謙, 譚而不治, 是謂至治o
  (第三章)                                                      
古之善用鍼艾者, 視人五態, 乃治之, 盛者寫之, 虛者補之o 黃帝曰:
治人之五態奈何o 少師曰: 太陰之人, 多陰而無陽, 其陰血濁, 其衛氣濇, 陰陽不和,
緩筋而厚皮, 不之疾寫, 不能移之o 少陰之人, 多陰少陽, 小胃而大腸, 六府不調,
其陽明脈小, 而太陽脈大, 必審調之, 其血易脫, 其氣易敗也o 太陽之人,
多陽而少陰, 必謹調之, 無脫其陰, 而寫其陽, 陽重脫者, 易狂, 陰陽皆脫者,
                       
暴死不知人也o 少陽之人, 多陽少陰, 經小而絡大, 血在中而氣外, 實陰而虛陽,
獨寫其絡脈, 則強氣脫而疾, 中氣不足, 病不起也o 陰陽和平之人, 其陰陽之氣和,
血脈調, 謹診其陰陽, 視其邪正, 安容儀, 審有餘不足, 盛則寫之, 虛則補之,
不盛不虛, 以經取之o 此所以調陰陽, 別五態之人者也o
  (第四章)                                                      
黃帝曰: 夫五態之人者, 相與無故, 卒然新會, 未知其行也, 何以別之o 少師答曰:
眾人之屬, 不如五態之人者, 故五五二十五人, 而五態之人不與焉o 五態之人,
尤不合於眾者也o 黃帝曰: 別五態之人奈何o 少師曰: 太陰之人, 其狀黮黮然黑色,
念然下意, 臨臨然長大, 膕然未僂, 此太陰之人也o 少陰之人, 其狀清然竊然,
固以陰賊, 立而躁嶮, 行而似伏, 此少陰之人也o 太陽之人, 其狀軒軒儲儲,
反身折膕, 此太陽之人也o 少陽之人, 其狀立則好仰, 行則好搖, 其兩臂兩肘,
則常出於背, 此少陽之人也o 陰陽和平之人, 其狀委委然, 隨隨然, 顒顒然, 愉愉然,
然, 豆豆然, 眾人皆曰君子, 此陰陽和平之人也o

                                                                 
官能第七十三                                                      
  (第一章)                                                      
黃帝問於歧伯曰: 余聞九鍼於夫子, 眾多矣, 不可勝數o 余推而論之, 以為一紀,
余司誦之, 子聽其理, 非則語余, 請其正道, 令可久傳後世無患, 得其人乃傳,
非其人勿言o 歧伯稽首再拜曰: 請聽聖王之道o 黃帝曰: 用鍼之理, 必知形氣之所在,
左右上下, 陰陽表裏, 血氣多少, 行之逆順, 出入之合o 謀伐有過o 知解結,
知補虛寫實, 上下氣門, 明通於四海, 審其所在, 寒熱淋露, 以輸異處, 審於調氣,
明於經隧, 左右肢絡, 盡知其會o 寒與熱爭, 能合而調之, 虛與實鄰, 知決而通之,
左右不調, 把而行之, 明於逆順, 乃知可治o 陰陽不奇, 故知起時, 害於本末,
察其寒熱, 得邪所在, 萬刺不殆, 知官九鍼, 刺道畢矣o
  (第二章)                                                      
明於五輸徐疾所在, 屈伸出入, 皆有條理o 言陰與陽, 合於五行, 五藏六府,
                       
亦有所藏, 四時八風, 盡有陰陽, 各得其位, 合於明堂, 各處色部, 五藏六府,
察其所痛, 左右上下, 知其寒溫, 何經所在o 審皮膚之寒溫滑濇, 知其所苦,
膈有上下, 知其氣所在, 先得其道, 稀而疏之, 稍深以留, 故能徐入之o 大熱在上,
推而下之, 從下上者, 引而去之o 視前痛者, 常先取之o 大寒在外, 留而補之o
入於中者, 從合寫之o 鍼所不為, 灸之所宜o 上氣不足, 推而揚之o 下氣不足,
積而從之o 陰陽皆虛, 火自當之o 厥而寒甚, 骨廉陷下, 寒過於膝, 下陵三里o
陰絡所過, 得之留止o 寒入於中, 推而行之o 經陷下者, 火則當之o 結絡堅緊,
火所治之o 不知所苦, 兩蹻之下, 男陰女陽, 良工所禁, 鍼論畢矣o
  (第三章)                                                      
用鍼之法, 必有法則, 上視天光, 下司八正, 以辟奇邪, 而觀百姓, 審於虛實,
無犯其邪, 是得天之露, 遇歲之虛, 救而不勝, 反受其殃o 故曰必知天忌, 乃言鍼意,
法於往古, 驗於來今, 觀於窈冥, 通於無窮, 麤之所不見, 良工之所貴, 莫知其形,
若神髣o 邪氣之中人也, 洒淅動形, 正邪之中人也微, 先見於色, 不知於其身,
若有若無, 若亡若存, 有形無形, 莫知其情o 是故上工之取氣, 乃救其萌芽,
下工守其已成, 因敗其形o 是故工之用鍼也, 知氣之所在, 而守其門戶, 明於調氣,
補寫所在, 徐疾之意, 所取之處o 寫必用員, 切而轉之, 其氣乃行, 疾而徐出,
邪氣乃出, 伸而迎之, 搖大其穴, 氣出乃疾o 補必用方, 外引其皮, 令當其門,
左引其樞, 右推其膚, 微旋而徐推之, 必端以正, 安以靜, 堅心無解, 欲微以留,
氣下而疾出之, 推其皮, 蓋其外門, 真氣乃存, 用鍼之要, 無忘其神o
  (第四章)                                                      
雷公問於黃帝曰: 鍼論曰, 得其人乃傳, 非其人勿言, 何以知其可傳o 黃帝曰:
各得其人o 任之其能, 故能明其事o 雷公曰: 願聞官能奈何o 黃帝曰: 明目者,
可使視色, 聰耳者, 可使聽音o 捷疾辭語者, 可使傳論o 語徐而安靜,
手巧而心審諦者, 可使行鍼艾, 理血氣而調諸逆順, 察陰陽而兼諸方o
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 可使導引行氣o 疾毒言語輕人者, 可使唾癰病o 爪苦手毒,
為事善傷者, 可使按積抑痹, 各得其能, 方乃可行, 其名乃彰o 不得其人, 其功不成,
其師無名o 故曰: 得其人乃言, 非其人勿傳, 此之謂也o 手毒者, 可使試按龜,
置龜於器下, 而按其上, 五十日而死矣o 手甘者, 復生如故也o
                       
                                                                 
論疾診尺第七十四                                                    
  (第一章)                                                      
黃帝問於歧伯曰: 余欲無視色持脈, 獨調其尺, 以言其病, 從外知內, 為之奈何o
歧伯曰: 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濇, 肉之堅脆, 而病形定矣o 視人之目窠上,
微癰如新臥起狀, 其頸脈動, 時欬, 按其手足上, 窅而不起者, 風水膚脹也o 尺膚滑,
其淖澤者, 風也o 尺肉弱者, 解, 安臥脫肉者, 寒熱, 不治o 尺膚滑而澤脂者,
風也o 尺膚濇者, 風痹也o 尺膚麤如枯魚之鱗者, 水泆飲也o 尺膚熱甚, 脈盛躁者,
病溫也o 其脈盛而滑者, 病且出也o 尺膚寒, 其脈小者, 泄, 少氣o
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 寒熱也o 尺膚先寒, 久大之而熱者, 亦寒熱也o 肘所獨熱者,
腰以上熱o 手所獨熱者, 腰以下熱o 肘前獨熱者, 膺前熱o 肘後獨熱者, 肩背熱o
臂中獨熱者, 腰腹熱o 肘後麤以下三四寸熱者, 腸中有蟲o 掌中熱者, 腹中熱o
掌中寒者, 腹中寒o 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 胃中有寒o 尺炬然熱, 人迎大者, 當奪血o
尺堅大, 脈小甚, 少氣悗有加, 立死o
  (第二章)                                                      
  (第一節)                                                    
目赤色者病在心, 白在肺, 青在肝, 黃在脾, 黑在腎, 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o
診目痛, 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 從下上者陽明病, 從外走內者少陽病o 診寒熱,
赤脈上下至瞳子, 見一脈, 一歲死, 見一脈半, 一歲半死, 見二脈, 二歲死,
見二脈半, 二歲半死, 見三脈, 三歲死o 診齲齒痛, 按其陽之來, 有過者獨熱,
在左左熱, 在右右熱, 在上上熱, 在下下熱o
  (第二節)                                                    
診血脈者, 多赤多熱, 多青多痛, 多黑為久痹o 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 寒熱身痛,
而色微黃, 齒垢黃, 爪甲上黃, 黃疸也o 安臥小便黃赤, 脈小而濇者,不嗜食o
  (第三節)                                                    
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小大等, 及其浮沉等者, 病難已也o
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o 嬰兒病, 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o 耳間青脈起者掣痛,
                       
大便赤辦飧泄, 脈小者手足寒難已o 飧泄, 脈小, 手足溫, 泄易已o
  (第三章)                                                      
四時之變, 寒暑之勝, 重陰必陽, 重陽必陰, 故陰主寒, 陽主熱o 故寒甚則熱,
熱甚則寒o 故曰: 寒生熱, 熱生寒, 此陰陽之變也o 故曰: 冬傷於寒, 春生癉熱o
春傷於風, 夏生飧泄腸澼o 夏傷於暑, 秋生痎瘧o 秋傷於濕, 冬生欬嗽o
是謂四時之序也o

                                                                 
刺節真邪第七十五                                                    
  (第一章)                                                      
  (第一節)                                                    
黃帝問於歧伯曰: 余聞刺有五節, 奈何o 歧伯曰: 固有五節, 一曰振埃, 二曰發矇,
三曰去爪, 四曰徹衣, 五曰解惑o 黃帝曰: 夫子言五節, 余未知其意o 歧伯曰:
振埃者, 刺外, 去陽病也o 發矇者, 刺府輸, 去府病也o 去爪者, 刺關節支絡也o
徹衣者, 盡刺諸陽之奇輸也o 解惑者, 盡知調陰陽, 補寫有餘不足, 相傾移也o
  (第二節)                                                    
黃帝曰: 刺節言振埃, 夫子乃言刺外經, 去陽病, 余不知其所謂也, 願卒聞之o
歧伯曰: 振埃者, 陽氣大逆, 上滿於胸中, 憤瞋肩息, 大氣逆上, 喘喝坐伏,
病惡埃煙, 不得息, 請言振埃, 尚疾於振埃o 黃帝曰: 善o 取之何如o 歧伯曰:
取之天容o 黃帝曰: 其欬上氣, 窮詘胸痛者, 取之奈何o 歧伯曰: 取之廉泉o 黃帝曰:
取之有數乎o 歧伯曰: 取天容者, 無過一里o 取廉泉者, 血變而止o 黃帝曰: 善哉o
  (第三節)                                                    
黃帝曰: 刺節言發矇, 余不得其意, 夫發矇者, 耳無所聞, 目無所見,
夫子乃言刺府輸, 去府病, 何輸使然, 願聞其故o 歧伯曰: 妙乎哉問也, 此刺之大約,
鍼之極也, 神明之類也, 口說書卷, 猶不能及也, 請言發矇耳, 尚疾於發矇也o
黃帝曰: 善o 願卒聞之o 歧伯曰: 刺此者, 必於日中, 刺其聽宮, 中其眸子,
                       
聲聞於耳, 此其輸也o 黃帝曰: 善o 何謂聲聞於耳o 歧伯曰:
刺邪以手堅按其兩鼻竅而疾偃, 其聲必應於鍼也o 黃帝曰: 善o 此所謂弗見為之,
而無目視, 見而取之, 神明相得者也o
  (第四節)                                                    
黃帝曰: 刺節言去爪, 夫子乃言刺關節肢絡, 願卒聞之o 歧伯曰: 腰脊者,
身之大關節也o 肢脛者, 人之管以趨翔也o 莖垂者, 身中之機, 陰精之候,
津液之道也o 故飲食不節, 喜怒不時, 津液內溢, 乃下留於睪, 血道不通, 日大不休,
俛仰不便, 趨翔不能, 此病榮然有水, 不上不下, 鈹石所取, 形不可匿, 常不得蔽,
故命曰去爪o 帝曰: 善o
  (第五節)                                                    
黃帝曰: 刺節言徹衣, 夫子乃言盡刺諸陽之奇輸, 未有常處也, 願卒聞之o 歧伯曰:
是陽氣有餘, 而陰氣不足, 陰氣不足則內熱, 陽氣有餘則外熱, 內熱相搏, 熱於懷炭,
外畏綿帛近, 不可近身, 又不可近席, 腠理閉塞, 則汗不出, 舌焦唇槁, 腊乾嗌燥,
飲食不讓美惡o 黃帝曰: 善o 取之奈何o 歧伯曰: 取之於其天府大杼三痏, 又刺中膂,
以去其熱, 補足手太陰, 以去其汗, 熱去汗稀, 疾於徹衣o 黃帝曰: 善o
  (第六節)                                                    
黃帝曰: 刺節言解惑, 夫子乃言盡知調陰陽, 補寫有餘不足, 相傾移也, 惑何以解之o
歧伯曰: 大風在身, 血脈偏虛, 虛者不足, 實者有餘, 輕重不得, 傾側宛伏,
不知東西, 不知南北, 乍上乍下, 乍反乍覆, 顛倒無常, 甚於迷惑o 黃帝曰: 善o
取之奈何o 歧伯曰: 寫其有餘, 補其不足, 陰陽平復, 用鍼若此, 疾於解惑o 黃帝曰:
善o 請藏之靈蘭之室, 不敢妄出也o
  (第二章)                                                      
  (第一節)                                                    
黃帝曰: 余聞刺有五邪, 何謂五邪o 歧伯曰: 病有持癰者, 有容大者, 有狹小者,
有熱者, 有寒者, 是謂五邪o 黃帝曰: 刺五邪奈何o 歧伯曰: 凡刺五邪之方,
不過五章, 癉熱消滅, 腫聚散亡, 寒痹益溫o 小者益陽, 大者必去, 請道其方o
                       

  (第二節)                                                    
凡刺癰邪, 無迎隴, 易俗移性, 不得膿, 脆道更行, 去其鄉, 不安處所乃散亡,
諸陰陽過癰者, 取之其輸o 寫之o
  (第三節)                                                    
凡刺大邪, 日以小, 泄奪其有餘, 乃益虛, 剽其通, 鍼其邪, 肌肉親,
視之無有反其真, 刺諸陽分肉間o
  (第四節)                                                    
凡刺小邪, 日以大, 補其不足, 乃無害, 視其所在, 迎之界, 遠近盡至, 其不得外,
侵而行之, 乃自費, 刺分肉間o
  (第五節)                                                    
凡刺熱邪, 越而蒼, 出遊不歸, 乃無病, 為開通, 辟門戶, 使邪得出, 病乃已o
  (第六節)                                                    
凡刺寒邪, 日以溫, 徐往徐來, 致其神, 門戶已閉, 氣不分, 虛實得調, 其氣存也o
  (第七節)                                                    
黃帝曰: 官鍼奈何o 歧伯曰: 刺癰者, 用鈹鍼o 刺大者, 用鋒鍼o 刺小者, 用員利鍼o
刺熱者, 用鑱鍼o 刺寒者, 用毫鍼也o
  (第三章)                                                      
請言解論, 與天地相應, 與四時相副, 人參天地, 故可為解, 下有漸洳, 上生葦蒲,
此所以知形氣之多少也o 陰陽者, 寒暑也, 熱則滋雨而在上, 根荄少汁, 人氣在外,
皮膚緩腠理開, 血氣減, 汗大泄, 皮淖澤o 寒則地凍水冰, 人氣在中, 皮膚緻,
腠理閉, 汗不出, 血氣強, 肉堅濇o 當是之時, 善行水者, 不能往冰o 善穿地者,
不能鑿凍o 善用鍼者, 亦不能取四厥o 血脈凝結, 堅搏不往來者, 亦未可即柔o
故行水者, 必待天溫, 冰釋凍解, 而水可行, 地可穿也o 人脈猶是也o 治厥者,
                       
必先熨調和其經, 掌與腋, 肘與腳, 項與脊以調之, 火氣已通, 血脈乃行,
然後視其病, 脈淖澤者, 刺而平之, 堅緊者, 破而散之, 氣下乃止,
此所謂以解結者也o 用鍼之類, 在於調氣, 氣積於胃, 以通營衛, 各行其道,
宗氣留於海, 其下者, 注於氣街, 其上者, 走於息道o 故厥在於足, 宗氣不下,
脈中之血, 凝而留止, 弗之火調, 弗能取之o 用鍼者, 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
切而循之, 按而彈之, 視其應動者, 乃後取之而下之o 六經調者, 謂之不病, 雖病,
謂之自已也o 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 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 令之不通, 視而寫之,
此所謂解結也o 上寒下熱, 先刺其項太陽, 久留之o 已刺則熨項與肩胛,
令熱下合乃止, 此所謂推而上之者也o 上熱下寒, 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 取之,
氣下乃止, 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o 大熱身, 狂而妄見妄聞妄言,
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 虛者補之, 血而實者寫之, 因其偃臥, 居其頭前,
以兩手四指挾按頸動脈, 久持之, 卷而切, 推下至缺盆中, 而復止如前, 熱去乃止, 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o
  (第四章)                                                      
  (第一節)                                                    
黃帝曰: 有一脈生數十病者, 或痛, 或癰, 或熱, 或寒, 或痒, 或痹, 或不仁,
變化無窮, 其故何也o 歧伯曰: 此皆邪氣之所生也o 黃帝曰: 余聞氣者, 有真氣,
有正氣, 有邪氣o 何謂真氣o 歧伯曰: 真氣者, 所受於天, 與穀氣并而充身也o
正氣者, 正風也, 從一方來, 非實風, 又非虛風也o 邪氣者, 虛風之賊傷人也,
其中人也深, 不能自去o 正風者, 其中人也淺, 合而自去, 其氣來柔弱, 不能勝真氣,
故自去o
  (第二節)                                                    
虛邪之中人也, 洒淅動形, 起毫毛而發腠理o 其入深, 內搏於骨, 則為骨痹o 搏於筋,
則為筋攣o 搏於脈中, 則為血閉不通, 則為癰, 搏於肉, 與衛氣相搏, 陽勝者,
則為熱, 陰勝者, 則為寒, 寒則真氣去, 去則虛, 虛則寒o 搏於皮膚之間, 其氣外發,
腠理開, 毫毛搖, 氣往來行, 則為癢, 留而不去, 則痹, 衛氣不行, 則為不仁o
虛邪偏容於身半, 其入深, 內居營衛, 營衛稍衰, 則真氣去, 邪氣獨留, 發為偏枯o
其邪氣淺者, 脈偏痛o

                       
  (第三節)                                                    
虛邪之入於身也深, 寒與熱相搏, 久留而內著, 寒勝其熱, 則骨痛肉枯, 熱勝其寒o
則爛肉腐肌為膿, 內傷骨, 內傷骨為骨蝕o 有所疾前筋, 筋屈不得伸,
邪氣居其間而不反, 發於筋溜o 有所結, 氣歸之, 衛氣留之, 不得反, 津液久留,
合而為腸溜, 久者, 數歲乃成, 以手按之柔o 已有所結, 氣歸之, 津液留之,
邪氣中之, 凝結日以易甚, 連以聚居, 為昔瘤, 以手按之堅o 有所結, 深中骨,
氣因於骨, 骨與氣并, 日以益大, 則為骨疽o 有所結, 中於肉, 宗氣歸之,
邪留而不去, 有熱則化而為膿, 無熱則為肉疽o 凡此數氣者, 其發無常處,
而有常名也o

                                                                 
衛氣行第七十六                                                      
  (第一章)                                                      
黃帝問於歧伯曰: 願聞衛氣之行, 出入之合, 何如o 歧伯曰: 歲有十二月,
日有十二辰, 子午為經, 卯酉為緯, 天周二十八宿, 而一面七星, 四七二十八星,
房昴為緯, 虛張為經, 是故房至畢為陽, 昴至心為陰, 陽主晝, 陰主夜o 故衛氣之行,
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 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 夜行於陰二十五周, 周於五藏o
是故平旦陰盡, 陽氣出於目, 目張則氣上行於頭, 循項下足太陽, 循背下至小指之端o
其散者, 別於目銳眥, 下手太陽, 下至手小指之間外側o 其散者, 別於目銳眥,
下足少陽, 注小指次指之間, 以上循手少陽之分, 側下至小指之間, 別者以上至耳前,
合於頷脈, 注足陽明以下行, 至跗上, 入五指之間o 其散者, 從耳下下手陽明,
入大指之間, 入掌中o 其至於足也, 入足心, 出內踝, 下行陰分, 復合於目,
故為一周o
  (第二章)                                                      
是故日行一舍, 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o 日行二舍, 人氣行三周於身與十分身之六o
日行三舍, 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o 日行四舍, 人氣行於身七周與十分身之二o
日行五舍, 人氣行於身九周o 日行六舍, 人氣行於身十周與十分身之八o 日行七舍,
人氣行於身十二周在身與十分身之六o 日行十四舍,
                       
人氣二十五周於身有奇分與十分身之二, 陽盡於陰, 陰受氣矣o
  (第三章)                                                      
其始入於陰, 常從足少陰注於腎, 腎注於心, 心注於肺, 肺注於肝, 肝注於脾,
脾復注於腎為周o 是故夜行一舍, 人氣行於陰藏一周與十分藏之八,
亦如陽行之二十五周, 而復合於目o 陰陽一日一夜, 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o
與十分藏之二o 是故人之所以臥起之時有早晏者, 奇分不盡故也o
  (第四章)                                                      
黃帝曰: 衛氣之在於身也, 上下往來不以期, 候氣而刺之, 奈何o 伯高曰: 分有多少,
日有長短, 春秋冬夏, 各有分理, 然後常以平旦為紀, 以夜盡為始o 是故一日一夜,
水下百刻, 二十五刻者, 半日之度也, 常如是無已o 日入而止, 隨日之長短,
各以為紀而刺之, 謹候其時, 病可與期o 失時反候者, 百病不治o 故曰: 刺實者,
刺其來也o 刺虛者, 刺其去也o 此言氣存亡之時, 以候虛實而刺之o
是故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 是謂逢時o 在於三陽, 必候其氣在於陽而刺之o
病在於三陰, 必候其氣在陰分而刺之o 水下一刻, 人氣在太陽o 水下二刻,
人氣在少陽o 水下三刻, 人氣在陽明o 水下四刻, 人氣在陰分o 水下五刻,
人氣在太陽o 水下六刻, 人氣在少陽o 水下七刻, 人氣在陽明o 水下八刻,
人氣在陰分o 水下九刻, 人氣在太陽o 水下十刻, 人氣在少陽o 水下十一刻,
人氣在陽明o 水下十二刻, 人氣在陰分o 水下十三刻, 人氣在太陽o 水下十四刻,
人氣在少陽o 水下十五刻, 人氣在陽明o 水下十六刻, 人氣在陰分o 水下十七刻,
人氣在太陽o 水下十八刻, 人氣在少陽o 水下十九刻, 人氣在陽明o 水下二十刻,
人氣在陰分o 水下二十一刻, 人氣在太陽o 水下二十二刻, 人氣在少陽o
水下二十三刻, 人氣在陽明o 水下二十四刻, 人氣在陰分o 水下二十五刻,
人氣在太陽o 此半日之度也o 從房至畢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 日行半度o 迴行一舍,
水下三刻與七分刻之四o 大要曰: 常以日之加於宿上也, 人氣在太陽, 是故日行一舍,
人氣行三陽行與陰分, 常如是無已, 天與地同紀, 紛紛, 終而復始, 一日一夜,
水下百刻而盡矣o

                       
                                                                 
九宮八風第七十七                                                    
  (第一章)                                                      
合八風虛實邪正
┌────────────────────────────────┐
│立秋   坤   玄委   秋分   兌   倉果   立冬   乾   新洛 │
│夏至   離   上天   招搖   中央       冬至   坎   蟄 │
│立夏   巽   陰洛   春分   震   倉門   立春   艮   天留 │
├────────────────────────────────┤
│立秋二 玄委西南方   秋分七 倉果西方     立冬六 新洛西北方 │
│夏至九 上天南方     招搖中央         冬至一 蟄北方   │
│立夏四 陰洛東南方   春分三 倉門東方     立春八 天留東北方 │
└────────────────────────────────┘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 居蟄之宮四十六日, 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
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 明日居陰洛四十五日, 明日居天宮四十六日,
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 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 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
明日復居蟄之宮, 曰冬至矣o 太一日遊, 以冬至之日, 居蟄之宮,
數所在日從一處, 至九日, 復反於一, 常如是無已, 終而復始o
  (第二章)                                                      
太一移日, 天必應之以風雨, 以其日風雨則吉, 歲美民安少病矣o 先之則多雨,
後之則多旱o 太一在冬至之日有變, 占在君o 太一在春分之日有變, 占在相o
太一在中宮之日有變, 占在吏o 太一在秋分之日有變, 占在將o 太一在夏至之日有變,
占在百姓o 所謂有變者, 太一居五宮之日, 病風折樹木, 揚沙石, 各以其所主,
占貴賤o 因視風所從來而占之, 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 主生, 長養萬物o
從其衝後來為虛風, 傷人者也, 主殺, 主害者, 謹候虛風而避之,
故聖人日避虛邪之道, 如避矢石然, 邪弗能害, 此之謂也o
  (第三章)                                                      
是故太一入徙立於中宮, 乃朝八風, 以占吉凶也o 風從南方來, 名曰大弱風,
                       
其傷人也, 內舍於心, 外在於脈, 氣主熱o 風從西南方來, 名曰謀風, 其傷人也,
內舍於脾, 外在於肌, 其氣主為弱o 風從西方來, 名曰剛風, 其傷人也, 內舍於肺,
外在於皮膚, 其氣主為燥o 風從西北方來, 名曰折風, 其傷人也, 內舍於小腸,
外在於手太陽脈, 脈絕則溢, 脈閉則結不通, 善暴死o 風從北方來, 名曰大剛風,
其傷人也, 內舍於腎, 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 其氣主為寒也o 風從東北方來,
名曰凶風, 其傷人也, 內舍於大腸, 外在於兩腋骨下及肢節o 風從東方來,
名曰嬰兒風, 其傷人也, 內舍於肝, 外在於筋紐, 其氣主為身濕o 風從東南方來,
名曰弱風, 其傷人也, 內舍於胃, 外在肌肉, 其氣主體重o 此八風皆從其虛之鄉來,
乃能病人, 三虛相搏, 則為暴病卒死, 兩實一虛, 病則為淋露寒熱o 犯其雨濕之地,
則為痿o 故聖人避風, 如避矢石焉o 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邪風, 則為擊仆偏枯矣o

                                                                 
九鍼論第七十八                                                      
  (第一章)                                                      
黃帝曰: 余聞九鍼於夫子, 眾多博大矣, 余猶不能寤, 敢問九鍼焉生, 何因而有名o
歧伯曰: 九鍼者, 天地之大數也, 始於一而終於九, 故曰: 一以法天, 二以法地,
三以法人, 四以法時, 五以法音, 六以法律, 七以法星, 八以法風, 九以法野o
黃帝曰: 以鍼應九之數, 奈何o 歧伯曰: 夫聖人之起, 天地之數也, 一而九之,
故以立九野, 九而九之, 九九八十一, 以起黃鐘數焉, 以鍼應數也o
  (第二章)                                                      
一者, 天也, 天者, 陽也, 五藏之應天者肺, 肺者, 五藏六府之蓋也, 皮者,
肺之合也, 人之陽也, 故為之治鍼, 必以大其頭而銳其末, 令無得深入而陽氣出o
二者, 地也, 人之所以應土者, 肉也, 故為之治鍼, 必筩其身而員其末,
令無得傷肉分, 傷則氣得竭o 三者, 人也, 人之所以成生者, 血脈也, 故為之治鍼,
必大其身而員其末, 令可以按脈勿陷, 以致其氣, 令邪氣獨出o 四者, 時也, 時者,
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 為瘤病者也, 故為之治鍼, 必筩其身而鋒其末,
令可以寫熱出血, 而痼病竭o 五者, 音也, 音者, 冬夏之分, 分於子午, 陰與陽別,
寒與熱爭, 兩氣相搏, 合為癰膿者也, 故為之治鍼必令其末如劍鋒, 可以取大膿o
                       
六者, 律也, 律者, 調陰陽四時而合十二經脈, 虛邪客於經絡而為暴痹者也,
故為之治鍼, 必令尖如氂, 且員且銳, 中身微大, 以取暴氣o 七者, 星也, 星者,
人之七竅, 邪之所客於經, 而為痛痹, 舍於經絡者也, 故為之治鍼, 令尖如蚊喙,
靜以徐往, 微以久留, 正氣因之, 真邪俱往, 出鍼而養者也o 八者, 風也, 風者,
人之股肱八節也, 八正之虛風, 八風傷人, 內舍於骨解腰脊節腠理之間, 為深痹也,
故為之治鍼, 必長其身, 鋒其末, 可以取深邪遠痹o 九者, 野也, 野者,
人之節解皮膚之間也, 淫邪流溢於身, 如風水之狀, 而溜不能過於機關大節者也,
故為之治鍼, 令尖如挺, 其鋒微員, 以取大氣之不能過於關節者也o
  (第三章)                                                      
黃帝曰: 鍼之長短有數乎o 歧伯曰: 一曰鑱鍼者, 取法於巾鍼, 去末寸半, 卒銳之,
長一寸六分, 主熱在頭身也o 二曰員鍼, 取法於絮鍼, 筩其身而卵其鋒, 長一寸六分,
主治分肉間氣o 三曰鍉鍼, 取法於黍粟之銳, 長三寸半, 主按脈取氣, 令邪出o
四曰鋒鍼, 取法於絮鍼, 筩其身鋒其末, 長一寸六分, 主癰熱出血o 五曰鈹鍼,
取法於劍鋒, 廣二分半, 長四寸, 主大癰膿, 兩熱爭者也o 六曰員利鍼,
取法於氂鍼微大其末, 反小其身, 令可深內也, 長一寸六分, 主取癰痹者也o
七曰毫鍼, 取法於毫毛, 長一寸六分, 主寒熱痛痹在絡者也o 八曰長鍼, 取法於綦鍼,
長七寸, 主取深邪遠痹者也o 九曰大鍼, 取法於鋒鍼, 其鋒微員, 長四寸,
主取大氣不出關節者也, 鍼形畢矣o 此九鍼大小長短法也o
  (第四章)                                                      
黃帝曰: 願聞身形, 應九野, 奈何o 歧伯曰: 請言身形之應九野也, 左足應立春,
其日戊寅己丑o 左應春分, 其日乙卯o 左手應立夏, 其日戊辰己巳o
膺喉首頭應夏至, 其日丙午o 右手應立秋, 其日戊申己未o 右應秋分, 其日辛酉o
右足應立冬, 其日戊戌己亥o 腰尻下竅應冬至, 其日壬子o 六府膈下三藏應中州,
其大禁, 大禁太一所在之日, 及諸戊己o 凡此九者, 善候八正所在之處,
所主左右上下, 身體有癰腫者, 欲治之, 無以其所直之日潰治之, 是謂天忌日也o
  (第五章)                                                      
  (第一節)                                                    
                       
形樂志苦, 病生於脈, 治之以灸刺o 形苦志樂, 病生於筋, 治之以熨引o 形樂志樂,
病生於肉, 治之以鍼石o 形苦志苦, 病生於咽喝, 治之以甘藥o 形數驚恐, 筋脈不通,
病生於不仁, 治之以按摩醪藥o 是謂形o
  (第二節)                                                    
五藏氣, 心主噫, 肺主欬, 肝主語, 脾主吞, 腎主欠o 六府氣, 膽為怒, 胃為氣逆噦,
大腸小腸為泄, 膀胱不約為遺溺, 下焦溢為水o 五味, 酸入肝, 辛入肺, 苦入心,
甘入脾, 鹹入腎, 淡入胃, 是謂五味o 五并, 精氣并肝則憂, 并心則喜, 并肺則憂,
并腎則恐, 并脾則畏, 是謂五精之氣, 并於藏也o 五惡, 肝惡風, 心惡熱, 肺惡寒,
腎惡燥, 脾惡濕, 此五藏氣所惡也o 五液, 心主汗, 肝主泣, 肺主涕, 腎主唾,
脾主涎, 此五液所出也o 五勞, 久視傷血, 久臥傷氣, 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此五久勞所病也o 五走, 酸走筋, 辛走氣, 苦走血, 鹹走骨, 甘走肉,
是謂五走也o 五裁, 病在筋, 無食酸, 病在氣, 無食辛, 病在骨, 無食鹹, 病在血,
無食苦, 病在肉, 無食甘, 口嗜而欲食之, 不可多也, 必自裁也, 命曰五裁o 五發,
陰病發於骨, 陽病發於血, 陰病發於肉, 陽病發於冬, 陰病發於夏o 五邪, 邪入於陽,
則為狂, 邪入於陰, 則為血痹, 邪入於陽, 轉則為癲疾, 邪入於陰, 轉則為瘖,
陽入之於陰, 病靜, 陰出之於陽, 病喜怒o 五藏,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o 脾藏意,
腎藏精志也o 五主, 心主脈, 肺主皮, 肝主筋, 脾主肌, 腎主骨o
  (第三節)                                                    
陽明多血多氣, 太陽多血少氣, 少陽多氣少血, 太陰多血少氣, 厥陰多血少氣,
少陰多氣少血, 故曰刺陽明出血氣, 刺太陽出血惡氣, 刺少陽出氣惡血,
刺太陰出血惡氣, 刺厥陰出血惡氣, 刺少陰出氣惡血也o 足陽明太陰為表裏,
少陽厥陰為表裏, 太陽少陰為表裏, 是謂足之陰陽也o 手陽明太陰為表裏,
少陽心主為表裏, 太陽少陰為表裏, 是謂手之陰陽也o

                                                                 
歲露論第七十九                                                      
  (第一章)                                                      
                       
黃帝問於歧伯曰: 經言夏日傷暑, 秋病瘧, 瘧之發以時, 其故何也o 歧伯對曰:
邪客於風府, 病循膂而下, 衛氣一日一夜, 常大會於風府, 其明日日下一節,
故其日作晏o 此其先客於脊背也, 故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 腠理開則邪氣入,
邪氣入則病作, 此所以日作尚晏也o 衛氣之行風府, 日下一節, 二十一日, 下至尾底,
二十二日, 入脊內, 注於伏衝之脈, 其行九日, 出於缺盆之中, 其氣上行,
故其病稍益, 至其內搏於五藏, 橫連募原, 其道遠, 其氣深, 其行遲, 不能日作,
故次日乃畜積而作焉o 黃帝曰: 衛氣每至於風府, 腠理乃發, 發則邪入焉,
其衛氣日下一節, 則不當風府, 奈何o 歧伯曰: 風府無常, 衛氣之所應, 必開其腠理,
氣之所舍節, 則其府也o 黃帝曰: 善o 夫風之與瘧也, 相與同類, 而風常在,
而瘧特以時休, 何也o 歧伯曰: 風氣留其處, 瘧氣隨經絡, 沉以內搏, 故衛氣應,
乃作也o 帝曰: 善o
  (第二章)                                                      
黃帝問於少師曰: 余聞四時八風之中人也, 故有寒暑, 寒則皮膚急而腠理閉,
暑則皮膚緩而腠理開, 賊風邪氣因得以入乎, 將必須八正虛邪, 乃能傷人乎o
少師答曰: 不然, 賊風邪氣之中人也, 不得以時, 然必因其開也, 其入深, 其內極病,
其病人也, 卒暴, 因其閉也, 其入淺以留, 其病也, 徐以遲o 黃帝曰: 有寒溫和適,
腠理不開, 然有卒病者, 其故何也o 少師答曰: 帝弗知邪入乎o 雖平居,
其腠理開閉緩急, 其故常有時也o 黃帝曰: 可得聞乎o 少師曰: 人與天地相參也,
與日月相應也o 故月滿則海水西盛, 人血氣積, 肌肉充, 皮膚緻, 毛髮堅, 腠理,
煙垢著, 當是之時, 雖遇賊風, 其入淺不深o 至其月郭空, 則海水東盛, 人氣血虛,
其衛氣去, 形獨居, 肌肉減, 皮膚縱, 腠理開, 毛髮殘, 膲理薄, 煙垢落, 當是之時,
遇賊風, 則其入深, 其病人也, 卒暴o 黃帝曰: 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 何也o
少師答曰: 三虛者, 其死暴疾也o 得三實者邪不能傷人也o 黃帝曰: 願聞三虛o
少師曰: 乘年之衰, 逢月之空, 失時之和, 因為賊風所傷, 是謂三虛, 故論不知三虛,
工反為麤o 帝曰: 願聞三實o 少師曰: 逢年之盛, 遇月之滿, 得時之和,
雖有賊風邪氣, 不能危之也, 命曰三實o 黃帝曰: 善乎哉論, 明乎哉道, 請藏之金匱,
然此一夫之論也o
  (第三章)                                                      
                       
黃帝曰: 願聞歲之所以皆同病者, 何因而然o 少師曰: 此八正之候也o 黃帝曰:
候之奈何o 少師曰: 候此者, 常以冬至之日, 太一立於蟄之宮, 其至也,
天必應之以風雨者矣o 風雨從南方來者, 為虛風, 賊傷人者也o 其以夜半至也,
萬民皆臥而弗犯也, 故其歲民少病o 其以晝至者, 萬民懈惰而皆中於虛風,
故萬民多病o 虛邪入客於骨而不發於外, 至其立春, 陽氣大發, 腠理開, 因立春之日,
風從西方來, 萬民又皆中於虛風, 此兩邪相搏, 經氣結代者矣o
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 命曰遇歲露焉o 因歲之和, 而少賊風者, 民少病而少死,
歲多賊風邪氣, 寒溫不和, 則民多病而死矣o 黃帝曰: 虛邪之風, 其所傷貴賤何如,
候之奈何o 少師答曰: 正月朔日, 太一居天留之宮, 其日西北風不雨, 人多死矣o
正月朔日, 平旦北風, 春, 民多死o 正月朔日, 平旦北風行, 民病死者, 十有三也o
正月朔日, 日中北風, 夏, 民多死o 正月朔日, 夕時北風, 秋, 民多死o 終日北風,
大病, 死者十有六o 正月朔日, 風從南方來, 命曰旱鄉, 從西方來, 命曰白骨,
將國有殃, 人多死亡o 正月朔日, 風從東方來, 發屋, 揚沙石, 國有大災也o
正月朔日, 風從東南方來, 春有死亡o 正月朔日, 天和溫, 不風, 糴賤民不病,
天寒而風, 糴貴民多病o 此所謂候歲之風, 殘傷人者也o 二月丑, 不風, 民多心腹病o
三月戌不溫, 民多寒熱o 四月已不暑, 民多癉病o 十月申不寒, 民多暴死o
諸所謂風者, 皆發屋, 折樹木, 揚沙石, 起毫毛, 發腠理者也o

                                                                 
大惑論第八十                                                      
  (第一章)                                                      
黃帝問於歧伯曰: 余嘗上於清冷之臺, 中階而顧, 匍匐而前, 則惑, 余私異之,
竊內怪之, 獨瞑獨視, 安心定氣, 久而不解, 獨博獨眩, 披髮長跪, 俛而視之,
後久之不已也o 卒然自上, 何氣使然o 歧伯對曰: 五藏六府之精氣, 皆上於目,
而為之精, 精之窠為眼, 骨之精瞳子, 筋之精為黑眼, 血之精為絡,
其窠氣之精為白眼, 肌肉之精為約朿, 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為系, 上屬於腦,
後出於項中, 故邪中於項, 因逢其身之虛, 其入深, 則隨眼系以入於腦,
入於腦則腦轉, 腦轉則引目系急, 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o 邪其精, 其精所中,
不相比也, 則精散, 精散則視歧, 視歧見兩物o 目者, 五藏六府之精也,
                       
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 神氣之所生也, 故神勞則魂魄散, 志意亂,
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 白眼赤脈法於陽也o 故陰陽合傳而精明也o 目者, 心使也,
心者, 神之舍也, 故神精亂而不轉, 卒然見非常處, 精神魂魄, 散不相得, 故曰惑也o
黃帝曰: 余疑其然o 余每之東苑, 未嘗不惑, 去之則復, 余唯獨為東苑勞神乎,
何其異也o 歧伯曰: 不然也o 心有所喜, 神有所惡, 卒然相惑, 則精氣亂, 視誤,
故惑, 神移乃復, 是故間者為迷, 甚者為惑o
  (第二章)                                                      
  (第一節)                                                    
黃帝曰: 人之善忘者, 何氣使然o 歧伯曰: 上氣不足, 下氣有餘, 腸胃實而心肺虛,
虛則營衛留於下, 久之不以時上, 故善忘也o
  (第二節)                                                    
黃帝曰: 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 何氣使然o 歧伯曰: 精氣并於脾, 熱氣留於胃,
胃熱則消穀, 穀消故善饑, 胃氣逆上, 則胃脘寒, 故不嗜食也o
  (第三節)                                                    
黃帝曰: 病而不得臥者, 何氣使然o 歧伯曰: 衛氣不得入於陰, 常留於陽,
留於陽則陽氣滿, 陽氣滿則陽蹻盛, 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 故目不瞑矣o
  (第四節)                                                    
黃帝曰: 病目而不得視者, 何氣使然o 歧伯曰: 衛氣留於陰, 不得行於陽,
留於陰則陰氣盛, 陰氣盛則陰蹻滿, 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 故目閉也o
  (第五節)                                                    
黃帝曰: 人之多臥者, 何氣使然o 歧伯曰: 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而分肉不解焉o
腸胃大則衛氣留久, 皮膚濕則分肉不解, 其行遲o 夫衛氣者, 晝日常行於陽,
夜行於陰, 故陽氣盡則臥, 陰氣盡則寤o 故腸胃大, 則衛氣行留久, 皮膚濕,
分肉不解, 則行遲, 留於陰也久, 其氣不清, 則欲瞑, 故多臥矣o 其腸胃小,
皮膚滑以緩, 分肉解利, 衛氣之留於陽也久, 故少瞑焉o 黃帝曰: 其非常經也,
                       
卒然多臥者o 何氣使然o 歧伯曰: 邪氣留於上焦, 上焦閉而不通, 已食若飲湯,
衛氣留久於陰而不行, 故卒然多臥焉o
  (第六節)                                                    
黃帝曰: 善o 治此諸邪, 奈何o 歧伯曰: 先其藏府, 誅其小過, 後調其氣, 盛者寫之,
虛者補之, 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樂, 定乃取之o

                                                                 
癰疽第八十一                                                      
  (第一章)                                                      
黃帝曰: 余聞腸胃受穀, 上焦出氣, 以溫分肉, 而養骨節, 通腠理o 中焦出氣如露,
上注谿谷, 而滲孫脈, 津液和調, 變化而赤為血, 血和則孫脈先滿, 溢乃注於絡脈,
皆盈, 乃注於經脈o 陰陽已張, 因息乃行, 行有經紀, 周有道理, 與天合同,
不得休止o 切而調之, 從虛去實, 寫則不足, 疾則氣減, 留則先後, 從虛去虛,
補則有餘, 血氣已調, 形氣乃持o 余已知血氣之平與不平, 未知癰疽之所從生,
成敗之時, 死生之期, 有遠近, 何以度之, 可得聞乎o 歧伯曰: 經脈留行不止,
與天同度, 與地合紀o 故天宿失度, 日月薄蝕, 地經失紀, 水道流溢, 草萓不成,
五穀不殖, 徑路不通, 民不往來, 巷聚邑居, 則別離異處, 血氣猶然, 請言其故o
夫血脈營衛, 周流不休, 上應星宿, 下應經數, 寒邪客經絡之中, 則血泣,
血泣則不通, 不通則衛氣歸之, 不得復反, 故癰腫寒氣化為熱, 熱勝則腐肉,
肉腐則為膿, 膿不寫則爛筋, 筋爛則傷骨, 骨傷則髓消, 不當骨空, 不得泄寫,
血枯空虛, 則筋骨肌肉不相榮, 經脈敗漏, 薰於五藏, 藏傷故死矣o
  (第二章)                                                      
黃帝曰: 願盡聞癰疽之形, 與忌日名o 歧伯曰: 癰發於嗌中, 名曰猛疽o 猛疽不治,
化為膿, 膿不寫, 塞咽, 半日死o 其化為膿者, 寫則合豕膏, 冷食, 三日而已o
發於頸, 名曰夭疽, 其癰大以赤黑, 不急治, 則熱氣下入淵腋, 前傷任脈, 內薰肝肺,
薰肝肺, 十餘日而死矣o 陽留大發, 消腦留項, 名曰腦爍, 其色不樂,
項痛而如刺以鍼, 煩心者, 死不可治o 發於肩及臑, 名曰疵癰, 其狀赤黑, 急治之,
                       
此令人汗出至足, 不害五藏, 癰發四五日, 逞之o 發於腋下赤堅者, 名曰米疽,
治之以砭石, 欲細而長, 疏砭之, 塗已豕膏, 六日已, 勿裹之o 其癰堅而不潰者,
為馬刀挾纓癭, 急治之o 發於胸, 名曰井疽, 其狀如大豆, 三四日起, 不早治,
下入腹, 不治, 七日死矣o 發於膺, 名曰甘疽, 色青, 其狀如穀實, 常苦寒熱,
急治之, 去其寒熱, 十歲死, 死後出膿o 發於, 名曰敗疵, 敗疵者, 女子之病也,
灸之, 其病大癰膿, 治之, 其中乃有生肉, 大如赤小豆, 剉草根各一升,
以水一斗六升煮之, 竭為取三升, 則強飲厚衣, 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 已o 發於股脛,
名曰股脛疽, 其狀不甚, 變而癰膿搏骨, 不急治, 三十日死矣o 發於尻, 名曰銳疽,
其狀赤堅大, 急治之, 不治, 三十日死矣o 發於股陰, 名曰赤施, 不急治, 六十日死,
在兩股之內, 不治, 十日而當死, 發於膝, 名曰疵癰, 其狀大, 癰色不變, 寒熱,
如堅石, 勿石, 石之者死o 須其柔, 乃石之者, 生o 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
不可治也, 發於陽者, 百日死, 發於陰者, 三十日死o 發於脛, 名曰兔齧,
其狀赤至骨, 急治之, 不治害人也o 發於內踝, 名曰走緩, 其狀癰也, 色不變,
數石其輸, 而止其寒熱, 不死o 發於足上下, 名曰四淫, 其狀大癰, 急治之, 百日死o
發於足傍, 名曰厲癰, 其狀不大, 初如小指發, 急治之, 去其黑者, 不消輒益, 不治,
百日死o 發於足指, 名脫癰, 其狀赤黑, 死不治, 不赤黑, 不死, 不衰, 急斬之,
不則死矣o
  (第三章)                                                      
黃帝曰: 夫子言癰疽, 何以別之, 歧伯曰: 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 則血泣而不行,
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 壅遏而不得行, 故熱o 大熱不止, 熱勝, 則肉腐,
肉腐則為膿, 然不能陷骨髓, 不為燋枯, 五藏不為傷, 故命曰癰o 黃帝曰: 何謂疽o
歧伯曰: 熱氣淳盛, 下陷肌膚, 筋髓枯, 內連五藏, 血氣竭, 當其癰下,
筋骨良肉皆無餘, 故命曰疽o 疽者, 上之皮大以堅, 上如牛領之皮, 癰者,
其皮上薄以澤, 此其候也o

============================================================
轉貼自http://www.fengshu...se.com
============================================================


[ 此文章被sernchan在2005-11-02 10:48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0-24 10:5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9361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