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5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北北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發文大師獎 創作大師獎 貼圖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鮮花 x9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成人] 乳癌防治知多少
  近年來台灣婦女乳癌的發生率逐年在增加。根據衛生署在民國85年的統計報告,乳癌的發生率高居女性癌症的第2位,死亡率為第5位;以地理區位劃分,台灣中部地區包括彰化縣為全國之第2位(見附圖3)。為了減少乳癌對本縣婦女生命及健康的威脅,社區醫院必須提升並發展乳癌防治的機能。

  乳癌並非是一種單純之癌症,從診斷以至於治療有眾多因素的考量,需要各種專科醫師之聯合服務。傳統的醫療作業使病患常求診於醫院各處的不同科系,加上各專科醫師間之溝通與互動常不盡理想,有時會導致非必要的延長療期,甚至延誤病情。除醫療方面的考量外,醫院必須提供全方位的病患照護,因此也有必要加入復健、心理、營養、社工、衛教等等專業人員之服務。此外,社區醫院也必須致力於社區民眾保健及預防工作。由乳房中心組織之形成,來集中各科專業人員,會有助於定期性乳癌防治專案之推動。乳房中心並可代表醫院進行與政府衛生機構,以及民間衛生保健團體在乳癌防治工作方面之互動與合作。

(一) 乳癌的篩檢與診斷

  乳癌的篩檢包括乳房攝影、超音波以及乳房觸診。更重要的是進行上述篩檢之後所有資料之保存管理,以及根據篩檢結果遵行後續臨床處理途徑的設計與執行;這方面必須有完善的規劃才能確保篩檢的實際成效。

  乳癌篩檢的發現,從完全正常、非癌症異常,可疑癌症影像以至於典型的癌症形態等都有可能出現,而根據上述的每種情況所必須採取的後續步驟就有所不同。舉例而言,有時影像極難以判斷,該婦女半年內必須重作乳房攝影以資比較,才能作進一步的處理決定,因此乳房中心必須要規劃流程以確保複檢工作的完成。

  如果切片檢查有其必要時,患者必須能迅速被安排至諮詢門診及乳房外科門診。切片組織檢體的獲取有不同之方法,例如:針刺定位手術切除或以超音波導向、用Mammotome真空抽取組織。整個程序並包括檢體攝影以及重複術後乳房攝影等,外科與放射科醫師在作業上必須要有緊密的配合。此外,病理報告之及時性與標準化也是確保高品質診斷服務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 乳癌的治療

  乳癌中心的核心醫師成員包括乳房外科、內科腫瘤、放射線治療科、放射診斷科、病理科、核子醫學科、整型科、家醫科以至於中西整合科醫師。乳癌中心定期舉行治療討論會以取得專科醫師對個案臨床處理之共識,例如:決定治療模式、手術範圍、乳房重建、復健、化療與放療之組合、順序、免疫療法之應用、中西醫結合藥物治療以減輕治療毒性及副作用等等。目前,這種科際整合的治療是能維持最佳醫療品質的作業方式,而這種作業只有在乳房中心的專業組織架構下才能容易進行。

(三) 乳癌病人全方位的照顧

  除了生命直接受到威脅以及身體的病痛以外,乳癌病人在心理上、家庭關係上或職業上都受到極大的衝擊,病患在這些方面的問題,有時也需要其他專科人員的協助。乳房中心能提供良好管道,使社工、義工、心理師等人員容易與主治醫師溝通,而能更深入了解病人之病情與需求,配合醫療以協助病人。

在國外,除病友會活動之外,乳房中心更提供假髮、義乳之選購協助,職業婦女病患美容化妝教導、營
養諮詢、特殊郊遊活動等足供我們參考與借鏡。

(四) 乳癌教育及諮詢

  乳房中心正式編制有不同專科醫師舉辦社區教育演講會。藉由乳癌知識的傳輸,以及對各種正統乳癌療法(例如:切片檢查、化療或放療)的深入介紹,可以加強輔導民眾從事正確的醫療行為,分述如下:

1.踴躍參與篩檢。
2.定期作正確的乳房自檢。
3.病變的早期發現與就醫。
4.不因懼怕化療或放療而延誤正當醫療。
5.不因恐懼診斷手術而諱疾忌醫。
6.不亂服偏方草藥。

  除了民眾教育以外,乳房中心也可提供對乳癌病人之姊妹、成年女兒以及特別有多位癌症患者家族
歷史之婦女的諮詢服務,包括乳癌危險度評估、醫師個案面談、營養師防癌飲食諮詢、乳房自檢訓練等項目。

結論

  乳房中心的成立,旨在整合醫院各方面的資源致力於乳癌的防治。其功能為多面性,從確保乳癌病患得到最高品質的多科整合醫療服務,以至於發展社區民眾之篩檢及教育,對於乳癌之控制應可發揮具體之效用。



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麼?」應該問:「自己付出過甚麼?」
不要問:「自己有甚麼信仰?」應該問:「自己有甚麼善行?」

如去如來‧來去自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3-15 09:33 |
北北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發文大師獎 創作大師獎 貼圖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鮮花 x9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夫人日前因乳癌轉移肝、肺病逝,再次讓人驚覺乳癌的殺傷力;醫師指出,乳癌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零期與第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五以上,只是國內婦女多半較為保守,在不願採用正規化療或手術,缺乏積極治療下,反而致使腫瘤越長越大,患者如果配合醫師的治療方針,乳癌仍不算是太難纏的癌症。

  乳癌與子宮頸癌同為威脅女性之癌症,許多女性朋友一摸到自己胸部有腫塊,或是證實罹患乳癌,就以為得了絕症,但是振興醫院腫瘤外科主任常傳訓表示,乳癌並非立即致命,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零期與第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五以上;然而,過內婦女普遍較保守,在未積極治療的情況下,反而容易使腫瘤越長越大。

  乳癌雖具有高復發的特性,但是並不等於絕症;而部分乳癌比較惡性,可能會轉移到肺臟、骨頭、肝臟等部位,但除非是轉移到肝臟較為棘手,其他轉移仍有藥物可治療,患者千萬別輕言放棄,或是採用另類療法,反而容易延誤治療時機;過去藝人林晏如罹患乳癌因延誤就醫而不幸過世,新聞主播馬雨沛同樣罹患乳癌,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完成了結婚大事。

  國內與亞洲婦女的乳癌好發年齡較西方婦女早10年,約發生於45至55歲,醫界分析原因在於環境因素,或是受到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以及生活型態影響所致;隨著乳癌病患有年輕化的趨勢,乳癌篩檢光靠自我觸診是不夠的,為了掌握最佳治療時機,建議一般婦女40歲以後定期接受乳癌篩檢。

  篩檢乳癌的工具是X 光篩檢及乳房超音波,目前醫界公認,X 光仍是最有效的方式,較超音波檢查更有效,可在乳房腫瘤只有0.5公分病灶時就檢測出來;建議停經前以超音波篩檢,停經後以乳房X光攝影較佳,若屬於乳癌高危險群,如有家族病史者,篩檢年齡更應該提早到35歲;衛生署則是針對50到69歲婦女,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符合資格者也可多利用。


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麼?」應該問:「自己付出過甚麼?」
不要問:「自己有甚麼信仰?」應該問:「自己有甚麼善行?」

如去如來‧來去自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3-15 09:34 |
北北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發文大師獎 創作大師獎 貼圖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鮮花 x9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防治乳癌從自己做起

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乳癌已躍居女性癌症的第二位,不僅患病年齡有下降的趨勢,其發生率更快速上升,一年之內的上升幅度已達14%,實不容忽視。衛生署自民國88年以來,一直持續推動乳房自我檢查與定期乳房X光檢查以期早期發現乳癌,早期治療,減少死亡率。

中國女性較為傳統,對於婦女的相關疾病總是難以啟齒,更別說是談論乳房,或是請教醫師有關胸部的問題。經過媒體與衛生署的鼓勵與推動,近年來婦女前往醫院檢查乳房或詢問醫生的比率已漸漸提高,這對於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有很大的幫助,經由乳房X光攝影而查出乳癌之情形也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其實女性初期罹患乳癌通常不會有任何徵兆,極少數的人可能出現乳頭出血,或是皮膚、乳頭出現小凹陷,但大部分發現乳癌都是婦女自己或先生發現的,最常見的是在胸部找到無痛的硬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應趕緊找醫生,醫生通常會以胸部X光或是乳房X光攝影進行檢查,確定硬塊是良性或是惡性腫瘤。

過去曾有乳癌病例者、家族中有人得過乳癌、年過三十五歲才懷第一胎、不孕、初經在12歲以前,停經在55歲以後、過度肥胖以及血脂過高者,都可能是罹患乳癌的高危險群。

對於乳癌高危險群的婦女,醫師建議應每個月做乳房自我檢查,並且至少每半年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包括乳房超音波及乳房X光攝影,乳房自我檢查的時間最好在每月月經結束後一星期內,而40歲以上停經的婦女可每月選擇固定的一天做乳房自我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關於乳癌的治療通常以診斷時病情之嚴重程度而定。在初期,只是有個小腫瘤長在乳房,並沒有蔓延現象,到了下個時期,癌細胞會擴散至乳房或腋下的淋巴管。到了末期,當癌細胞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例如骨頭、肺臟、或肝臟的時候,就被歸類為轉移性的。

乳癌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射療法、化學療法、和荷爾蒙療法,最好與醫師討論何種治療最適合自己,大部分患有乳癌的女性能有不同形式之手術選擇,這需視癌症的蔓延程度,年齡和整體健康而定。


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麼?」應該問:「自己付出過甚麼?」
不要問:「自己有甚麼信仰?」應該問:「自己有甚麼善行?」

如去如來‧來去自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3-15 09:3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73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