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2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佛学大辞典/知之一字
(术语)唐释宗密,自荷泽得悟入之处。谓知之一字,
说破吾人之心性而无余蕴。
宗密之禅源都序上之二曰:
「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

寂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是空寂之知,是汝真性。
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同上之二曰:「六代相传皆如此也。至荷泽时他宗竞播,欲求默契,
不遇机缘。又思达磨悬丝之记,
恐宗旨绝灭,遂明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卷第十六 (T47n1998Ap0879a09)
【经文资讯】大正新脩大藏经第 47 册 No. 1998A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众祸之门

然有学而知之者。有生而知之者。那个是学而知之者。如僧问赵州。
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云。尔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州云。洗钵盂去。僧于言下忽然大悟。
当下休歇。便知生死去处。妙喜常说不易。这僧有力量。
赵州将一百二十斤檐子。一送送在他肩上。这僧荷得一气走。
一百二十里更不回头。如将梵位直授凡庸。
心里便怗怗地。兴得慈力运得悲愿。此是学而知之者。

那个是生而之知者。如赵州作沙弥时。同本师行脚到南泉。
值南泉卧次。本师礼拜了。赵州方礼拜。南泉问云。近离甚处。
州云。近离瑞像。泉云。还见瑞像么。州云。瑞像则不见。
面前只见卧如来。南泉遂起问。尔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
州云。是有主沙弥。泉云。那个是尔主。若是如今禅和家。
便近前弹指。打个圆相。喝一喝拍一拍。拂袖便行。
放出这般恶气息。尔看他赵州。缓缓地近前道。孟春犹寒。
伏惟和尚尊候万福。泉乃唤维那云。此沙弥别处安排。
次日却来问。如何是道。南泉也不行棒。也不下喝。也不谈玄。
也不说妙。也不牵经。也不引论。也不举古人公案。亦不说事。
亦不说理。只实头向他道。平常心是道。
为他赵州已理会得平常心了。便却问。还假趣向也无。
泉云。拟向即乖。州云。不拟争知是道。
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
岂可于中彊是非耶。赵州于言下千了百当。

南泉道。道不属知。不属不知。圭峰谓之灵知。
荷泽谓之知之一字众妙之门。黄龙死心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
要见圭峰荷泽则易。要见死心则难。到这里须是具超方眼。
说似人不得。传与人不得。所以圜悟先师说。
赵州禅只在口唇皮上。难奈他何。如善用兵者。不齎粮行。
就尔水草粮食。又杀了尔...

平常是道
南泉因赵州问。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
州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州云。不拟争知是道。
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若真达不拟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强是非也。州于言下顿悟。

【无门曰】
南泉被赵州发问。直得瓦解冰消。分疏不下。
赵州纵饶悟去。更参三十年始得。
无门慧开禅师:【颂曰】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知不知瓦解冰消。拟向即乖强是非。

分疏不下达不拟。太虚廓然如洞豁。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泉云:拟向即乖。
四时本然

赵州纵饶悟去。更参三十年始得。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汝还悟否?
大慧禅师云:赵州于言下千了百当。
南泉道:道不属知。不属不知。
圭峰谓之灵知。荷泽谓之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黄龙死心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
要见圭峰荷泽则易。
要见死心则难。
到这里须是具超方眼。说似人不得。传与人不得。

圆悟禅师云:遇饭吃饭。遇茶吃茶。
千重百匝。四海一家。解却黏。去却缚。
言无言。作无作。廓然本体等虚空。风从虎兮云从龙 。

且道灵知是何物也?
因何惹得一干禅和争论不休?

圭峰大师宗密(七八○──八四一)
温造尚书问圭峰密公曰:
悟理息妄之人不结业。一期寿尽灵性何依耶?
师答曰:
一切众生具有觉性灵明。与佛无殊。
又曰:以灵知为心。勿认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随之。
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
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1-11 07:05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黄龙死心禅师
死心禅师是临济门下黄龙派的重要传人,
中国禅宗史上着名的禅师。
他对黄龙派的继承与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死心禅师有很多行愿为后世禅宗学徒所津津乐道,
成为后世学徒习禅悟道的范本。
本文现简略介绍死心禅师的生平行愿,
以方便我们了解这位在禅宗史上享有盛誉的高僧。
黄龙死心禅师,法名悟新,俗姓王,韶州(今广东韶关)曲江人。

死心禅师青年时期身材魁伟,面目黝黑,形貌颇似西域僧人。
死心禅师在壮年时在韶州佛陀院落发出家。因其性格刚直,
喜欢当面指责同修过错,因此,很多同修对他避而远之。
他在佛陀院出家不久,死心禅师到栖贤寺参谒秀铁面。
秀禅师见到死心便问:“上座甚处人?”死心说:“广南韶州人。
”秀禅师又问:“曾到云门否?”死心回答说:“曾到。
”秀禅师又问:“曾到灵树否?”死心说:“曾到。
”秀禅师问:“如何是灵树枝条?”死心回答说:“长的自长,短的自短。
”秀禅师说:“广南蛮,莫乱说。”死心见秀禅师羞辱自己,
便随口回说:“向北驴,只恁么(怎么这样说话)。
”说完拂袖而出。秀禅师通过机锋问对,知死心是法器,
对他器重有加,本欲挽留,而死心却无半点留意,
失去了向秀禅师求法的机会。
离开秀禅师,死心到黄龙山(今江西南昌)参访宝觉禅师。
宝觉与死心对谈,言语契合,不存异见。
宝觉警示死心说:“你的道行只不过这么多,
这就像嘴里说着让别人吃饭,怎么能让别人的肚子吃饱呢?
”死心感到窘迫莫名,无言以对。隔了一会,
死心便从容地对宝觉禅师说:“悟心到此,弓折箭尽,
希望和尚慈悲,为我指个安乐的去处。
”宝觉禅师说:“一尘飞而遮天,一芥落而盖地。你所寻的安乐处,
在政忌上座那里倒有许多骨董。
但还需要你死掉无量劫以来的偷心才可以'”死心走出寺外沉默不语,
反复思量宝觉禅师言语的深意。
一天,死心禅师正在默默坐禅,
正好一位执事僧执杖捶打一位新出家的行者。
死心听到杖声,忽然大悟,
竟然忘了穿上鞋子便直奔方丈见宝觉禅师。
见到宝觉禅师便自夸说:“天下人总是学得的,我是悟得的。
”宝觉禅师笑着说:“选佛得甲科,何可挡也。
”从此以后,悟心禅师自号为“死心叟”,为其居室取名“死心室”,
意在警示自己不忘悟道。
在宝觉禅师那里参学几年之后,死心禅师又到了湘西。
此时喆禅师在长沙岳麓寺住持,死心于是前往造访。
喆禅师问:“你是凡人还是圣人?”死心说:“非圣非凡。
”喆禅师问:“非圣非凡,那是什么?”死心说:“高着眼。
”喆禅师说:“既然这么说,则南山起云,北山下雨。
”死心问:“你说我是凡是圣?”喆说:“争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
”喆禅师说:“气急杀人。”死心说: “正是。”说完,
死心拂袖便出来了。不久,死心又拜谒法昌遇禅师。
遇禅师问道:“你从何处来?”死心说:“我自黄龙来。
”遇禅师说:“还见到死心禅师否?”死心答道:“见到了。
”遇禅师说:“什么处见到的?”死心说:“吃饭处见到的。
”遇禅师于是插火箸于炉中说:“这个叫什么?”死心拽出火箸就走。
死心最初住在云岩,不久迁居翠岩。翠岩旧有淫祠堂。
乡里人经常在此做祈祷、喝酒吃肉,没有一个安宁的日子。
死心告诫寺中执事毁掉淫祠,以还翠岩道场的清净。
执事僧担心惹祸而不敢下手去毁。
死心发怒说:“若是惹祸,我自来挡。”于是亲自动手拆毁,
正拆之时,见有一巨蟒盘卧祠内,昂着头作吞噬之状。
死心大声呵斥一声,巨蟒迅即逃遁,死心在翠岩安寝自如。
不久,死心又住持云岩,请人刻经文于石碑之上。
太史黄庭坚亲自为作序文。
当时有村民将其先辈的墓志铭文镌刻于石碑的背面。
死心生气地骂道:“凌侮经文,不怕遭祸害竟至于此。
”话未说完,电闪雷鸣,将石碑从正反两面的中间劈开。
再看石碑背面的墓志铭已成灰烬,而经文部分安然无损。
死心禅师住世时经常以禅语接引弟子,先后受其教化者不可计数。
当时有位空室道人,是直龙图阁范公殉的女儿,
曾到云岩参访死心禅师,并在死心禅师的启发下悟道。
悟道后以偈语赞死心说:“韶阳死心,灵源甚深。
耳中见色,眼里闻声。凡明圣昧,后富前贫。
利生济物,点铁成金。丹青徒状,非古非今。
”死心问道:“死心非真,向甚么处赞?若赞死心,
死心无状;若赞虚空,虚空无迹。无状无迹,下得个甚么语。
若下得语,亲见死心。”空室道人说:“死心非真,真非死心。
虚空无状,妙有无形。绝后再稣,亲见死心。于是死心笑而已。”
死心禅师不仅道行高超,而且在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他擅长作颂古之文颂扬祖师大德的嘉德懿行,
他曾作有《颂六祖公案》云:六祖当年不丈夫,请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家一钵盂。
颂文以调侃的语调,重温了慧能大师当年到黄梅求法,
因吟诵开悟偈语而被弘忍器重,并传法给他的故事。
赞颂了慧能大师超人的悟性。
死心禅师晚年迁居黄龙。一天晚参,死心对众僧竖其拂子说:
“看看拂子病,死心病;拂子安,死心安。拂子穿却死心,
死心穿却拂子。正当恁么时,唤作拂子,又是死心。唤作死心,
又是拂子。毕竟唤作什么?良久云:莫把是非来辩我,
浮生穿凿不相干。”有人请求死心重说末后两句偈语。
死心说完偈语,接着说:“末后一句偈,直须心路绝。
六根门既空,万法无生灭。于此彻其源,不须求解脱。
生平爱骂人,只为长快活。 ”
政和五年(1115)十二月十三日晚死心小参说偈,
十五日安然坐逝。茶毗后得到五色舍利,建塔于晦堂之后。
死心世寿72,不倒单有45年。十方纳子闻听消息,为之呜咽流涕。
宋赞宁在《宋高僧传》中为死心禅师作赞文云:我观死心悟道,
恰如饥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发怒的猛兽选择巨石进攻。
当他凡圣之情都尽绝之时,佛祖也不会责备他。
更何况其他人呢?黄庭坚也说:“其神情庄重严肃,
见到的人对他都肃然起敬,想必还有点惧怕他。”
死心禅师一生参访许多高僧大德,得到名师的真传。
禅师本人在悟道之后,苦心接引大批禅宗学徒,
在他启发下悟道者不可胜计。禅师虽然性格刚烈,
经常以严厉的态度呵斥弟子的过错,
但他那刀子嘴豆腐心的菩萨心肠,同样赢得了十方纳子的爱戴,
所以,在其坐化之日,信徒中认识他的与不认识他的人皆为尽哀。
死心禅师的嘉德懿行由此可见一斑。

大慧宗杲(公元1089年-1163年),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
又号云门,谥号普觉禅师。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南宋着名禅宗大师,为临济杨岐派第五代传人,提倡看话禅。
是南宋前期对金主战派的代表人物。

十七岁时依东山慧云寺慧齐法师出家。

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至开封天宁寺,
依止于圜悟克勤禅师门下,参学开悟。
圜悟克勤禅师以其所着《临济正宗记》付嘱之,
并令宗杲分座说法,因而名震京师,成为杨岐派第五代传人。

靖康元年(1126年),丞相吕舜徒奉赐紫衣,赐号佛日大师。

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受宰相张浚之请,
住持径山寺,人称径山宗杲。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秦桧解除韩世忠、张俊、
岳飞等三大帅的兵权,与金朝议和,岳飞下狱处死。
宗杲因为对金朝主战,受到牵连,
遭追回度牒,流放衡州〈今湖南衡阳〉。

绍兴二十年,秦桧因为宗杲的跟随者甚多,心有猜忌,
又将宗杲改流放至梅州〈今广东梅县〉。
宗杲于此时收集圜悟禅师语录,编成《正法眼藏》一书。
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被赦,隔年恢复僧服,住杭州灵隐寺。
绍兴二十七年,因张浚向朝廷举荐,再主径山,创看话禅法。
绍兴二十九年,宗杲上表乞退,离山至四明育王寺,
朝廷先后派人至四明,召使还径山。
绍兴三十一年,建径山明月堂后隐退,
但仍然有许多学者上门向他请教。

隆兴元年(公元1164年),宋孝宗即位,召见宗杲,
赐号大慧禅师。同年,圆寂,寿七十四岁,谥普觉禅师。

思想及影响

大慧宗杲提倡所谓的话头禅(又称看话禅),
要人参赵州禅师的无字话头。他鼓励学者起疑情,
以疑情参究公案,而得到开悟。
宗杲认为,修行必须在生活之中,反对远离尘世,独自修行。
因此,他大力排斥当时流行的默照邪禅,
认为它会造成学者终日只知静坐,是在「断佛慧命」、
「堕在黑山下鬼窟里」,有默无照,是邪禅。
但是他与默照禅的主要倡导者宏智正觉禅师却是好友,
尽管宏智正觉所教授的是默照同时的默照禅。

禅宗杨岐派在他手上推至最高峰,
他的禅法,对后世禅宗形成深远的影响。南宋理学也深受他的影响。

【无门曰】
南泉被赵州发问。直得瓦解冰消。分疏不下。
赵州纵饶悟去。更参三十年始得。
无门慧开禅师:【颂曰】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知不知瓦解冰消。拟向即乖强是非。

分疏不下达不拟。太虚廓然如洞豁。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泉云:拟向即乖。四时本然



智敏.慧华上师:有觉有照是妄想.无觉无照是空亡...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11-11 07:13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1-11 07:0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27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