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本网页受到网民的重视,可见大家对语文还是很重视的。生在台湾这个地方,搞不好会精通中、英、日三种语言,那还得了,别人都不要混了。而事实上,日文不懂、英文不好、中文不通的人居多。说真个的,在现今的这个世界中,拟计画,写报告,中文和英文太重要了。以前说的都是英文的问题,下面两篇文章已在报上发表过,现在再给各位看。第一篇谈的是赘词的问题,第二篇是对本土化运动的反思。如果你为政治而搞本土化,我没话说。如果你是从事教科文、法律、工商等行业,还是规规矩矩的把中文搞好一点为好。
赘词之岛
有人说台湾是「贪婪之岛」 (Island of Greed), 其实我看台湾倒可以称之为「赘词之岛」 (Island of Redundancy),我们眼睛看到的报纸,耳朵听到的电视,无处不是赘词。
古人言:「为文要言简意赅(音该,详备也),一语胜人千百。」以前国文老师对赘词非常注意,必欲去之而后快。有人甚至作了反讽式的骈文:「夫天地者乃宇宙之干坤,而我心者实中怀之在抱。」还有打油诗:「大概或者也许是,恐怕只能如此说,然而大家都以为,好像有点不见得。」可以说是发挥了赘词废话的极致,来激起大家对赘词的反感。
台湾最常见听到的赘词,可以说是「现在目前」和「目前现在」,而第一个赘词就是「公克」了。按我国采用公制,在原有的度量衡单位,如里、斤之前,加一「公」字而为公里、公斤,成为新的单位。至于我国原来没有之单位,如米、克,则直接采用,如「百米赛跑」、「克分子等」。行之有年,并无大碍,至今对岸仍在使用。不知为何到了台湾以后,要在「克」字之前,加一「公」字而为公克。如果克必须改为公克,那米也要改公米,而百米赛跑岂不也要改百公米赛跑了。以此推之,目前最热门的「微米」、「奈米」,岂不是也要改为「微公米」、「奈公米」了吗? 「公克」此一赘词现已深入教科书和法令、规章、标准之中,要改也无从改,孔子骂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相信有同样的心情。
其次,就是对人的尊称。以前提到蒋介石,「蒋总统」三个字就搞定。后来蒋经国也做总统,如果再叫蒋总统,就不知叫的是哪一位了?称「蒋总统经国」本来是正确的,但赣南出身那批人总觉得有欠尊重,因为他们平时口里挂的都是「经国先生,经国先生」的。于是也不管赘词不赘词,就给他一个标准称号:「蒋总统经国先生」。这下一来可不得了,此一称呼成了官衔的标准模式,从此以后,李总统登辉先生、郝院长伯村先生,一路照套下来,连区区在下这个芝麻官,也被称作X处长X先生了。
笔者退休以后无事可做,每天看报、看电视,收集的赘词可真不少,不敢自秘,特提出来与读者共享: 对于一个不准确的数量的表达,本来在一个数字前面加上「大概」、「大约」,或在数字后面加上「左右」、「之谱」都可以,要不然就说出一个范围,﹙例如30 – 50 元﹚。总不能前面有大概,后面还有左右。可是这却是现在媒体的标准用法,好像这样说才顺口似的。首先引用某国立大学校长在联合报﹙1997/2/6﹚的一段文章:「跟随政府渡海来台的军民,大约有一百五十万人左右。」﹙试比较:为一百五十万人左右,大约有一百五十万人。﹚下面是属于这一类的表达方式,常出现于报纸的标题:一百多万元以上,大概差不多三亿元,估计在二亿多元左右,起码要半个月以上,超过数千人以上 (「超过」与「以上」重复,讲了半天人数仍为数千,如要用「至少」或「超过」这两字,则应有确数,如「超过(或至少)五千人」,或「在五千人以上」),预计大概在三千至四千人左右。
有些看来好像没问题,例如这一句「多年前幼时住北平西城的时候,他像往常一样,照例乘人力车上班。」 里面就有两组赘词,多年前与幼时重复,往常与照例重复。此外,这一类的赘词还有:伤势的情况,传统的风俗,过去的往事,再度重申﹙试比较:重申,再度声明﹚,亲眼目睹 (试比较:亲眼看到,亲眼所见,目睹一切),如果一旦受到攻击,一同共享等等。
赘词是有麻醉性的,用惯了会上瘾,不用还不行。下面列举北美某电视台每天听到的一些赘词:早已谢世多年,将所有军事设施全部炸毁,老小都咸宜,大众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暂居排名第四,以后从此消失,林文渊是陈水扁总统的最信任的亲信之一, 声称说,扬言表示,惟一的独子,病故身亡,击毙而死,暴毙而死,死亡命案,一片哗然,16大即将召开在即,赶紧仓皇逃命,大都以韩国流行音乐居多。 在引述一项事实的时候,我们常看到「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指出,」「根据专家认为」等等。「显示」、「指出」、「认为」都是动词,作为前置词「根据」的受词很勉强。要说中文何必管他英文文法,但请看「一项调查结果指出,」「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专家认为」;或者「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根据专家的意见」等的说法,不是更通顺吗?
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赘词,但用法常不正确,在此顺便说一说。「作」和「做」意思虽同,用法有异,南方人两字读音不同,特别敏感。如作文、作之君、作为表率、做人、做生日。现在都三通了,连古诗都敢改了。我就看到过汪精卫的诗句「从容作楚囚」,和孔雀东南飞「三日作羹汤」的「作」字在报上被改为「做」字,所以姓名中有「作」字的人要当心被改。再就是虞、虑、忧三字意思差不多,但不能互用,所以某事不稳当、不安全,只能说「堪虞」,「有xx之虞」,不能虑啊、忧啊随便用。相反的,有些字是可通的,但某大报系把「死亡」统一称呼为「辞世」,绝不称「逝世」「去世」,「古董」也一定称「骨董」,有这么严重吗?
最后来说一说公车给老弱残障预备的「爱心座」,名字取得好,有爱又有尊严。但翻成英文中间有一「love」字,老外就看不懂了。笔者年迈,来美国不敢开车,每天坐公车,就注意「爱心座」老美如何表达。结果看到三种:”Reserved for seniors and disabled persons,” “Prior seating for elderly and handicapped,” “Please allow seniors and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o use these seats.” 老美的英文还是有高下的,第一种seniors 与第二种的handicapped 均为专有名词,人人能懂,两者都只用了六个字,符合「言简意赅」的原则,一看就懂。但第一种有规定的味道,对不守法的人有吓阻的作用,笔着给他第一名,第三种啰哩啰嗦用了十一个字,这位作者这么不怕赘词,说不定是到台湾留过学,才有这种学问呢。(完)
[ 此文章被cp6021在2007-01-11 10:40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