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27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lulu123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品] [转贴]心灵的穷人...文章
[转贴]心灵的穷人...文章

心灵的穷人...文章


                         



我有个亲戚,绰号叫做「没感觉」,

 

因为去看一场电影回来,问他电影如何?

 

他的回答是:「不怎么样,没什么感觉。」

 

去吃一顿大餐回来,问他滋味如何?他的回答是:

 

「普普通通,感觉不出好在哪里。」

 

十件事中有六七件,他的反应都是「没感觉」。

 

不要以为他的知觉有问题,缺乏见识或者判断力。

 

因为家境富裕,才二十出头的他,已经游历过近半个世界;

 

台北吃喝玩乐的好地方,他去过的比没去过的要多出许多;

 

读的是一流大学,念过不少书,也交过几个女朋友;

 

生活阅历可以说相当丰富,但也许就是太见多识广了,

 

观于沧海者难为水,寻常事物对他来说,都一个一个变成了「没感觉」。

 

社会越富裕,这种「没感觉」的人似乎也越来越多。

 

「没感觉」,其实是「心灵贫困」的征候,

 

因为心灵的富有不在于拥有许多、经历许多,而在于感觉许多。

 

无法有许多感觉的人,就是心灵上的穷人,他们是富裕社会里另一种常见的新贫阶级。

 

要拯救或免于自己沦为心灵上的穷人,并不是增加更多、更新的经验,

 

而是如何让稀松平凡的经验产生更新、更丰富的感觉。

 

小说家普鲁斯特曾说:「我们需要的不是新的景观,而是新的眼光」,

 

这是指视觉经验而言,其实在他那部《追忆似水年华》的旷世巨着里,

 

有更多寻常的味觉、听觉、触觉经验激发他丰富感觉和联想的描述,

 

譬如当一匙温热的茶和蛋糕屑混合,触及他的上颚时,

 

「一种颤栗突然传遍我的全身,一种绝妙的喜感护取住我的感官……」,

 

使他想起以前在坎伯拉的一切,而洋洋洒洒写下了数千乃至数万言的的感想。

 

也许我们无法像艺术家有那么敏锐的感受力,

 

但大家都知道,一年只能看一部电影的人比一年看五十部电影的人,

 

对那唯一的一次观赏经验会有更多的感觉,其差别主要来自是否有珍惜之心。

 

如果能对每一个经验都心存珍惜,都认为它难能可贵,好好去体会、去品尝,

 

自然能有较丰富的感觉。

 

 

挥霍会造成贫穷,心灵的贫穷乃是来自对经验的挥霍;

 

而心灵富有的则是那些看重、宝贝自己的每个经验,感觉最多的人。




感谢每个人,让我们有另外一种感觉,


不管正面的,或者负面的,


让我们感觉到要珍惜、活在当下…..


重要的是,享受感觉…..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1-20 14:4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0963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