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43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gphoenix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2 鮮花 x2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測試][CPU] Sandy Bridge世代 平價HT技術好選擇 Intel Xeon E3-1230&S1200BTL簡測
Intel自從推出Sandy Bridge產品線以來,也再一次取得效能王座,除了在一般消費平台的i7/i5/i3等CPU外,也推出伺服器版本的Xeon E3-1200系列處理器,其中Xeon E3-1230就是CP值相當高的一款CPU處理器,官方定價$215,這款處理器也可以1155的H61,H67,P67,Z68的一般主機板上使用(如果BIOS有支援的話)。Xeon E3-1230處理器是SandyBridge架構四核心設計CPU,也支援Hyper-Threading技術,等同與Core i7 CPU的八個線程一樣,價格卻與i5-2500相去不遠。採用32nm製程,該處理器外頻為100MHz,倍頻32X,預設頻率為3.2GHz,可TurboBoost到3.6GHz,TDP熱功耗設計80W,支持第二代TurboBoost、 Hyper-Threading、虛擬化等技術。該處理器也提供了8MB L3快取,並支持AVX向量指令集和AES指令集,與前一代產品相比在遊戲及整體性能上更提升不少。

Xeon E3-1230與Core i7 2600及Core i5 2500的規格比較
[attachimg]67228[/attachimg]




Intel S1200BTL為支援Sandy Bridge處理器 Xeon伺服器產品線所搭配的主機板產品,採用Intel C204晶片組,支援LGA1155伺服器平臺Xeon processor E3 1200系列處理器,以及兩個6 Gbps SATA連接埠,採用ATX大板設計,也採用伺服器產品線常見的綠色PCB,支援IPMI2.0管理控制器,支援Intel 系統管理軟體以及Intel 部署技術。

Intel S1200BTL採用的C204晶片組相關技術
同世代晶片組比較



規格






Intel Xeon E3-1230&S1200BTL外盒正面

藍色底產品的設計外包裝,不同於一般主機板廠商的視覺設計風格,簡單也大方的設計。


Intel Xeon E3-1230&S1200BTL近觀

氣勢不凡。


Intel Xeon E3-1230

原廠規格


Intel Xeon E3-1230代理商



Intel Xeon E3-1230

基本上與一般的Core i系列是差不多的。


Intel S1200BTL外盒

簡單大方的外盒設計


Intel S1200BTL原廠3年保固



Intel S1200BTL外盒背面

一樣是相當簡潔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簡單基本的配件,配件有SATA排線2組、IO檔板及說明書等。


IO擋板



IO擋板本體無任何標示,不過貼紙上即明確標示支援的裝置。


SATA排線

採用BIZ製品



[page]p[/page][title] 主機板 [/title]
主機板正面







這張定位在Xeon主機板,主機板電容雖未採用全固態電容,但伺服器主機板向來用料設計是以提供穩定的用料給予使用者,C204晶片與MOS區分別以獨立全鋁散熱片加強散熱,使MOS負載時溫度降低,提高系統穩定度。供電設計採用4相數位供電,CPU端使用8PIN輸入,並提供5組PWM風扇電源端子,主機板上提供6組SATA(2組白色連接埠為原生SATA 6G),此外整體配色採用綠色基底配色相當具有伺服器等級產品質感。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金屬製防彎背板,C204晶片組散熱器採用彈簧式扣具,MOS散熱器散熱器採用螺絲鎖固。


主機板用料

應該用上的6層板


主機板IO區

如圖,有2組Gb級網路、4組USB2.0及D-SUB輸出端子及COM Port,沒有音效輸出。


CPU附近用料





屬於4相設計的電源供應配置,搭配高品質封閉式電感和固態電容組成4相數位供電模式,
供電區多採用固態電容,MOS區也都加上散熱片加強散熱,CPU側 12V採用8PIN輸入,及5組PWM風扇端子。


主機板記憶體及電源輸入區

支援4DIMM的模組DDR3 1066/1333MHz ECC的雙通道記憶體,電源採24PIN輸入。


主機板介面卡區

提供1組PCI-E 16X(實際為8X)、3組PCI-E 8X(實際為4X)、1組PCI,這樣配置對伺服器使用者來說對PCI-E介面卡越來越多的情形下,可說是因應伺服器擴充高速傳輸介面卡需求。PCI-E 插槽未使用卡榫,安裝固定顯示卡或其他介面卡時需要靠機殼上的固定裝置才能更為穩固。


內接裝置區





提供6組SATA,2組白色為原生SATA 6G、USB可擴充至10組。



晶片



晶片採用EMULEX製品,是整合型的BMC晶片,
主要提供硬線式IPMI機能,也就是包括IP KVM功能,
提供64MB的DDR2顯示記憶體。


數位供電控制器

晶片採用安森美半導體新的NCP6151系列整合控制器,數位電源供應的核心。


時脈產生晶片

採用ICS產品。


雙Gb級網路晶片



網路晶片採用Intel自家的82574L和82579LM。


主機板POST燈號

可讓使用者迅速掌握系統開機過程及狀態。


主機板專屬的訊號連接埠



伺服器才有的訊號及控制連接埠,搭配伺服器的專用管理軟體使用,可讓使用者更能掌握主機的狀態。
SATA連接埠旁邊還提供了一個USB連接埠,方便安裝及測試的時候使用。


搭配的記憶體模組
Kingston DDR3 1333 ECC 4GX4











採用ELPIDA顆粒。


上機囉




測試環境
CPU:INTEL XEON E3 1230
RAM:Kingston DDR3 ECC 1333 4GX4
MB:Intel S1200BTL
VGA:AMD HD6870
HD:Kingston SSD NOW+ 180 64G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SP1


效能測試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MaxxPI&MaxxPI2M



MaxxMEM&MaxxMEM2M



AOD效能測試



AIDA記憶體頻寬



HWiNFO



BLACKBOX2.0



壓縮/解壓縮效能測試



PCMARK 11







3DMARK 01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3DMARK 11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MHF Benchmark



MHF Benchmark絆



BIO5 Benchmark
DX9


DX10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9


DX10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 High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 Low



HEAVEN BENCHMARK 2.5



異形戰場 DX11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B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B 1920*1200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Furmark Benchmark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Mark



Co Coresmark2010



SATA儲存效能測試
http://www.xfastest.com/t...1-1-1.html


另外一家的顯示卡支援度及效能測試
http://www.xfastest.com/viewthread.php...&extra=#pid362593



小結:這組組合是網友提供測試的(抱歉有點拖稿囉),經過實測E3-1230可說是1155腳位中CP值相當高的CPU,官方建議售價僅約215美金,就能擁有Hyper-Threading技術,等同與i7 CPU的八個線程一樣,對使用者來說,不啻增加了一定的運算能力,僅比i5-2500多一些些的預算就能買到,不過就網友實際購入價位來說確是比建議售價高了不少,雖然沒有提供第2代Sandy Bridge核心內建顯示輸出能力,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用上這種等級的機器,不是僅需要簡單的輸出能力的環境,不然就是需要高繪圖運算能力的使用者,影響應該不會太大,Intel原廠主機板用料向來是中規中矩,以追求穩定度為最優先考量,所以不像一般主機板狂灑料的設計,不過應該提供的都相當到位,例如網路晶片採用Intel自家的82574L和82579LM雙Gb級網路,及相關的應用管理軟體,這幾天的試玩,確實也相當穩定。不過雖然板子提供了1組PCI-E 16X,、3組PCI-E 8X,就如同主機板規格所列的PCI-E 16X實際上頻寬為PCI-E 8X,3組PCI-E 8X實際上頻寬為4X,畢竟直接從CPU拆分出來,直接給需要高速傳輸介面的其他擴充卡使用。另外支援ECC記憶體,對系統的穩定度也提高不少。另外ASUS PCI-E XONAR音效卡相容性不佳,使用上有問題,而獨立安裝的Intel 82574L網卡支援度則是相當OK,一般的PCI-E電視卡支援度也是OK,以上提供給各位參考喔!!感謝賞文。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8-20 07:3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22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