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70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gphoenix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2 鮮花 x2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測試][顯示卡] Ti不世風采再現 再創傳奇之路 GALAXY GTX560 Ti 1G評測
2011年1月25日,NVIDIA將推出GF114核心的GeForce GTX 560 Ti,NVIDIA的GeForce GTX 560 Ti是來提供且恢復產品線的競爭力,將是NVIDIA在中高階美金269元的“效能”部分的主力產品,GALAXY將推出搭配兩個9CM的PWM風扇和三根熱導管設計的GTX560 Ti,將有384個 CUDA核心,一個256位元記憶體頻寬,1GB的GDDR5記憶體,並有超頻的設定,其GPU/Shader/記憶體頻率將高於公板的822/1644/4000Mhz。來到835/1670/4000Mhz。並支援2Way-SLI,以及2組DVI對應和一個Mini-HDMI輸出。之前GTX460被AMD公司的Radeon HD 6870和Radeon HD 6850上下壓著打。不過隨著 GTX560 Ti的推出,一切應該會有所轉變,推出1GB的Radeon HD 6950和HD 6870 1GB超頻版,加上成本效益的電路板設計,預計將大幅壓低價格,提高AMD險卡產品的競爭力。可見GTX560 Ti的推出也給對手一定的壓力,以下就GALAXY GTX560 Ti介紹及實測。

外包裝

GALAXY給予專屬銀河風格的設計!!


支援的技術

採用自製熱導管雙9CM風扇散熱器,用料也是採用一等一等級,另外擁有諸如DX11、1G GDDR5記憶體、SLI、CUDA技術等。
也點出與公版產品相較,更強的散熱能力,也較公版時脈為高上一些。


產品說明

採用PCI-E傳輸介面、提供的輸出介面及顯卡零配件介紹。


系統硬體需求



外盒背面

簡介GALAXY版的GTX560 1G所有的產品特色。



內包裝



GALAXY的GTX560 1G安靜的躺在包裝盒,包裝方式相當有質感,保護相當妥善。


顯卡配件

有大4PIN轉PCI-E 6Pin電源轉接頭2組、DVI轉D-SUB、Mini-HDMI轉HDMI轉接線、驅動光碟及使用手冊。
貼心提供大4Pin轉PCI-E 6Pin電源轉接頭,讓比較舊版POWER的使用者及玩家能不必更換POWER輕鬆使用這張顯示卡。


GALAXY GTX560 Ti 1G



採用雙槽熱導管風扇,採用9CM大風扇散熱設計,整體相當具有設計美感,並可將廢熱有效排出機殼外,避免積熱。


輸出端子



提供2組DVI對應和一個Mini-HDMI,未採用保護套處理,減少金手指氧化的可能性,是較可惜之處,
顯卡用料部分具有1個SLI連接埠。


電源供應接口

GTX560 Ti需要2個6PIN PCI-E供電接口才能滿足GTX560的供電需求。


顯卡背面

用上鉭質電容,整體用料不馬虎。


用料細節



用料細節



移除散熱器

主要針對GPU散熱,MOS上也加上散熱片加強散熱能力,其他顯示卡上熱源以風流進行被動式導熱。


散熱器

3支6mm熱導管散熱器,實測散熱效果相當優異。


GPU正視圖

代號GF114-A400-A1製程,1051周產出,TSMC製品。


用料細節

相當紮實的供電設計,核心採用4相供電,並配有全固態電容;記憶體採用1相供電,同樣採用固態電容。
散熱器採用4PIN的風扇供電設定。



用料細節

相當紮實的用料設計,MOSET也加上散熱片加強散熱。



GDDR5

採用SAMSUNG顆粒,正面共8顆組成1G。


[page]p[/page][title] 效能測試 [/title]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2600K
RAM:TEAM DDR3 1333 4GX2
MB:ASROCK P67 PRO3
VGA:GALAXY NVIDIA GTX 560 Ti
HD:WD 160G AAJS
POWER:COOLERMASTER GOLD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效能測試(解析度除3DMARK外,若無特別標示的話,均為1920*1200)

3DMARK 01



3DMARK 03



3DMARK 06


1920*1200


1920*1200 8AA


3DMARK VANTAGE



3DMARK 11
P模式



X模式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8AA


MHF Benchmark



MHF Benchmark 絆



BIO5 Benchmark
DX9



DX9 8AA



DX10



DX10 8AA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9


DX9 8AA



DX10 1600*1200


DX10 1600*1200 8AA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 High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 Low



HEAVEN BENCHMARK 2.1


Tesselation Extereme



異形戰場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4AA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B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B 1920*1200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Furmark Benchmark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 MARK



H.A.W.X.2 Benchmark 1920*1200



H.A.W.X.2 Benchmark 1920*1200 8AA



H.A.W.X.2 Benchmark DX11 1920*1200 Tesselation ON



H.A.W.X.2 Benchmark DX11 1920*1200 Tesselation ON 8AA



[page]p[/page][title] 顯示卡整機功耗及溫度表現 [/title]

燒機溫度

GPU待機溫度約在45度(待機最低約在33度左右),燒機最高溫度約在71度,3熱導管搭配雙9CM風扇表現不錯,非常有效控制GPU的溫度,
另外風扇採自動溫度控制,噪音值也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當然也可以手動控制,取得比較好的溫度表現。


預設系統待機功耗

整機約71W


燒機功耗

整機約322W



小結:市面上的560 Ti將陸續推出,並多以非NVIDIA公版的設計,採用雙6PIN電源設計以增加供電的穩定性,整體效能相當不錯,部分產品GPU時脈超頻至1G之後直指HD6950,記憶體頻寬採用256bit記憶體,及搭載1G GDDR5記憶體容量的配置,以目前中高階遊戲需求來說還算足夠,此次GTX560 Ti WINDFORCE的主打的中階偏高市場區間,價格定位應當會貼近一般消費市場,以較HD6950 1G價位便宜為是,以約美金269元(新台幣接近8K)的價位切入,提供接近HD6950的效能表現但是僅需要較少的$$就能入手,擁有不錯的遊戲效能及相當有競爭力的性價比,屬於NVIDIA在DX11的顯示技術的第2代加強產品,讓需要新顯示技術(DX11、VISION 3D及多顯示)的視野震撼,小朋友的負擔相對不會那麼重,就能享受接近上代高階的遊戲卡的效能,A家與N家都已推出不錯的中高階顯示產品,GTX560 Ti可說是強力的挑戰ATI HD6970/HD6950系列讓使用者期待更直接因應中階市場的需求及產品實際效能已然發生,提供相當優異的價格及功耗比,以實際效能表現讓消費者有新的選擇。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7-12 00:45 |
ylstaringl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特殊貢獻獎-2
頭銜:八宮旋斡天為體八宮旋斡天為體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孔明神數解籤, 手面相
推文 x2613 鮮花 x974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非常謝謝 樓主 ! 圖文 詳解說明資訊 ...........! 表情


地理之法實與命、氣數相符蓋地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7-12 07:2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375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