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21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gphoenix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2 鮮花 x2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測試][主機板] 非獨顯不可 內顯轉檔照樣用的頂級Z68主機板 ASUS P8Z68 DELUXE評測
搭配Intel新一代Sandy Bridge處理器,Intel 6系列晶片組中最高階的產品為“Z68”(基本上可以視為P67+H67合體),一樣有P67晶片組的 PCI Express 2.0以及原生2組高速 SATA 3.0,但USB 3.0能需外加控制晶片(Intel也表示未來會增加對USB3.0的支援能力)。 Intel Z68 晶片組預定於5月上市(不過當時早可以買到現貨),各家廠商採用Z68晶片組的主機板也準備搶佔市場。P67無法使用已整合GPU的Intel Sandy Bridge處理器其中的內建顯示功能,但H67卻無法調整K系列CPU的倍頻功能,選擇其依都會有些許缺憾,故Intel推出Z68 Express晶片組上市,讓Z68與H67同樣支援內部整合顯示核心輸出以外(可開啟編解碼加速引擎),也能完整提供P67晶片組調整倍頻的功能,解決玩家在超頻方面的需求,另外也支援新版的Intel Rapid Sotrage Technology 10.5,能提供使用者建立容量大於2.2TB硬碟的RAID陣列及RST SSD Caching(SSD+HDD的混搭加速模式)這兩項新特性。

主機板大廠-ASUS 推出以Intel Z68晶片組打造規格、功能及用料都為頂峰的主機板P8Z68 DELUXE,支援INTEL於2011年1月初所推出的LGA1155腳位Sandy Bridge CPU產品線,1155腳位目前將是未來1年晶片組主流&效能(提供2組SATA 6G及PCI-E 2.0,USB3.0還是需要外加控制晶片),Z68系列主機板在INTEL一代CPU(Sandy Bridge)上市後,中高階市場的主推晶片組,各板卡廠也準備除了剛面市時推出了相對應的主機板外,依據主流市場的需求的推出更具特色的主機板,搶攻各位玩家口袋中的小朋友。Z68為搭配LGA1155新腳位i7/i5/i3 CPU,一樣屬於第2代Core i架構,Sandy Bridge核心的i3/i5/i7多數CPU具備HT超線程技術,主要目標當然是取代市面上原有Clarkdale以及Pentium系列產品(也取代的蠻成功的,G620及G840推出之後,入門PC整機裝機價格降低不少),Nehalem後繼者要等2011年底的Sandy Bridge-E。另外Sandy Bridge CPU已經把運算核心、PCI-E 2.0控制器及記憶體控制器整合在一起,所以內建新的繪圖核心,透過搭配Z68晶片組就能直接使用,當然也要有輸出接頭也能用,某些主機板不見得會將Z68/H67/H61的輸出接頭做出來,例如本篇測試這張就是,不過一樣可以有條件支援Intel的最新轉檔加速技術,就是透過Lucid的VIRTU技術,以下介紹ASUS在Z68晶片組的主打產品P8Z68 DELUXE的面貌。



[page]p[/page][title] 主機板包裝及配件 [/title]
ASUS P8Z68 DELUXE外盒正面

產品的設計外包裝,與上一代P7系列主機板外盒不同的風格,相當平實科技感。


ASUS P8Z68 DELUXE支援的技術

第2代數位供電設計(DIGI+VRM)及TPU雙智慧處理器。


主打的功能



採用Z68晶片組屬於LGA1155腳位,記憶體控制器一樣使用DDR3之規格,可支援新一代LGA1155腳位i3/i5/i7的CPU產品,最夯的WINDOS7支援度也是OK的。
另外支援另外支援INTEL SRT技術、VIRTU、GPU BOOST、USB3.0、BT GO、UEFI BIOS、、SLI及CrossFireX技術及INTEL82579 Gigabit及Realtek 8111E雙網路晶片等技術。


盒裝出貨版



內掀頁採用高階主機板常見的包裝及透明盒裝



內頁產品技術介紹

支援第2代數位供電設計(DIGI+VRM)、EPU、USB3.0、BT GO、UEFI BIOS、SLI及CrossFireX技術、及額外的SATA6G控制晶片。


外盒背面圖示產品支援相關技術





提供3組 PCI-E 16X插槽供擴充使用,4DIMM雙通道DDR3、8CH的音效輸出、INTEL82579 Gigabit及Realtek 8111E網路晶片等技術、規格,並以簡單圖示簡介主機板支援的功能跟特色,
散熱設計、用料、數位供電、EPU、TPU、USB3.0、EFI BIOS、前置USB3.0、Q-DESIGN、MEM OK。


產地

MIC是很常見的!!


開盒及主機板配件



主機板、配件採用分層包裝。


配件

配件有驅動光碟、SLI橋接器、SATA 6G排線4組、SATA 3G排線2組、後檔板、USB3.0前置外接盒及相關說明書等。


USB3.0前置外接盒



[page]p[/page][title] 主機板 [/title]
主機板正面





這張身為定位在高階頂級Z68主機板,主機板電容少不了一定採用全固態電容,整體用料部分符合高階產品等級,供電設計採用16+2相,MOS區加以散熱片抑制MOS負載時溫度,
CPU端12V輸入使用8PIN,並提供5組風扇電源端子(3組PWM,2組小3PIN)主機板上提供4組SATA3(2組原生)、4組SATA2,此外整體配色採用黑藍配色相當具有高階產品質感。


主機板背面

主機板CPU底板使用金屬製防彎背板,MOS區散熱器使用一般的彈簧式扣具,另一則以固定彈簧扣具固定,PCH晶片組採用強化背板加螺絲。


主機板用料

用上6層板的設計。


主機板IO區

如圖,有PS/2鍵盤滑鼠共用接口、2組Gb級網路、藍芽、2組USB3.0、IEEE1394、8組USB2.0、2組ESATA(1組為POWER ESATA)、同軸及光纖輸出、CLEAR COMS快速鍵及音效輸出端子,
無顯示輸出部分。


CPU附近用料





屬於16+2相設計的電源供應配置,主機板電容採用全固態電容,MOS區也加上熱導管散熱片加強散熱,
CPU側 12V採用8PIN輸入及1組CPU PWM風扇端子。支援4DIMM的DDR3模組,電源採24PIN輸入。


主機板介面卡區

提供3組PCI-E 16X、2組PCI-E 1X、2組PCI,這樣配置對裝機使用者來說應該相當夠用,3組 PCI-E x16插槽採用海豚式卡榫,安裝固定顯示卡時還算穩固。


IO裝置區



提供提供4組SATA3(2組原生)、4組SATA2、USB裝置總共可擴充至14組,面板前置端子亦放置於本區。
另外也提供POWER開關、RESET開關及DEBUG燈號指示,相當貼心,前置USB3.0訊號連接埠在記憶體插槽下方。


[page]p[/page][title] 主機板上控制晶片 [/title]
USB3.0晶片

晶片採用NEC的USB3.0控制晶片


網路晶片



網路晶片採用INTEL 82579V控制晶片,提供Gb級的網路傳輸速度,另1組則是Realtek 8111E Gb級控制晶片。


1394a控制晶片

採用VIA 6315N晶片


音效晶片

控制晶片採用REALTEK ALC892。


環控晶片區

環控晶片採用NUVOTON製品,其下方為DEBUG燈,其右上方為TPU晶片。另外PCI控制晶片採用asmedia祥碩科技晶片。


PCI-E頻寬管理控制晶片

採用PLX8608晶片


ESATA控制晶片

採用Jmicron JMB362控制晶片。


電源輸入控制晶片





SATA 6G控制晶片

採用Marvell 9128晶片提供額外2組之SATA 6G。


[page]p[/page][title] 效能測試 [/title]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2600K
RAM:Kingston Hyperx DDR3 2250 2GX2
MB:ASUS P8Z68 DELUXE
VGA:AMD HD6870 1G
HD:Kingston SSDNOW+ 64G
POWER:Cooler Master Silent Pro Gold 1200W
COOLING:CPU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效能測試

CPU-Z的偵測、GPU-Z、CPU MARK、PI 1M、WPRIME效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Nuclearus



MaxxPI&MaxxPI2M



MaxxMEM&MaxxMEM2M



MaxxMIPS2&MaxxFLOPS2



AIDA記憶體頻寬



HWiNFO32



BLACK BOX2.2



壓縮/解壓縮效能



3DMARK 01



PCMARK7







3DMARK 03



3DMARK 06



3DMARK VANTAGE



3DMARK11



STREET FIGHTER4 Benchmark



MHF Benchmark



MHF Benchmark



BIO5 Benchmark
DX9



DX10



DEVIL MAY CRY4 Benchmark
DX9



DX10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 High



Final Fantasy XIV Benchmark LOW



HEAVEN BENCHMARK 2.5



異形戰場 Benchmark



STALKER Call of Pripyat DirectX 11 Benchmark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9 TESTB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A 1920*1200



Lost Planet 2 Benchmark DX11 TESTB 1920*1200



CINBENCH R10 X64



CINBENCH R11.5 X64



Furmark Benchmark 1.92



DirectComputeBenchmark



ComputeMark



Co CoresMark2010


[page]p[/page][title] Intel Quick Sync技術實測 [/title]
LucidLogix公司的Hydra Engine之前可讓兩大廠AMD(原ATI)、NVIDIA的獨立顯示卡混插,針對Sandy Bridge的內建顯示功能也推出了軟體解決方案「Virtu GPU」,利用軟體虛擬出硬體層,
讓Intel內顯Quick Sync技術與獨立顯示卡的運算能力同時並存。有點類似NVIDIA的Optimus或以前ATI的Hybrid Graphics顯示技術,以軟體管理切換內顯與獨顯功能,電源管理最佳化,該省電就用內建顯示,
需要運算時又能啟動獨立顯卡加強繪圖效能。在虛擬硬體層讓兩種運算相容,不但可以用內顯的特殊技術(例如Intel Quick Sync)。

http://www.lucidlogix.co...virtu.html

獨立顯卡轉檔

測試檔案為HD CLUB製作的101煙火錄影,為1080P MPEG2格式,流量40mbps,大小為2.15G。


啟用硬體加速編碼



轉檔中

啟用的硬體加速為AMD獨立顯卡。


轉檔完成

時間為4分13秒。


啟用Virtu GPU技術使用Intel Quick Sync轉檔

測試檔案一樣為HD CLUB製作的101煙火錄影,為1080P MPEG2格式,流量40mbps,大小為2.15G。
啟用硬體加速編碼。


啟用硬體加速編碼



轉檔中

啟用的硬體加速為內顯的Intel Quick Sync技術。


轉檔完成

時間為3分17秒,與前面的成績相較,可說是快上不少。


[page]p[/page][title] 超頻穩定度測試 [/title]
使用LINX 0.64燒機5回合



穩定過測。

小結:
這張Z68主打是高階頂級市場,以ATX來說效能算相當不錯整體功能也相當完整,這張P8Z68 DELUXE取消掉主機板上內建顯示的輸出功能,主要是考量到頂級主機板使用者裝機多會搭配獨立顯示卡,但又想使用Intel內建顯示轉檔功能之消費族群,連犧牲一點點透過Lucid VIRTU技術,d-Mode模式時可能產生的效能損耗較不能接受者,以完整享受高效能獨立顯示卡效能,除了具有原本P67/H67所擁有的SATA6G及RAID功能外,Z68增加支援SRT及VIRTU功能,除了內建一般使用者需求的裝置以外,也提供3組PCI-E 16X插槽給使用者選擇裝置其最需求的PCI-E裝置組成多卡繪圖組合(支援Quad-GPU的CrossFireX及SLI技術),2組PCI-E 1X及1組PCI擴充性也不錯,如顯示卡、音效卡、陣列卡等,另使用者常需要的AI SUITE II監控軟體及線上更新BIOS的軟體原廠也提供好用的軟體,提升產品價值,因這張主機板讓喜歡追求穩定耐用的使用者對新1155的平台組建,是蠻不錯的選擇,但主機板價位目前不算便宜目前看到大約多要10K起跳,所以多少會影響新裝機者的預算及需求考量(頂級消費應該影響應該比較小些),以上提供給有意購買的使用者參考。


[ 此文章被wingphoenix在2011-06-28 14:20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6-28 14:0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117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