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535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dwithme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级别: 副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超频 & 开箱
推文 x239 鲜花 x2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1
[测试][其他] 为游戏带来更好的音质享受 - CORSAIR SP2500 2.1声道电脑喇叭分享
许多Gamer大都是使用游戏机或是电脑来进行玩遍众多游戏的目的
对于惯用PC玩Game的使用者来说,在3D游戏中的影音效果表现就显得相当重要
首先对于影像方面需要能够顺畅运行的VGA再加上大萤幕LCD,让视觉效果更好
再来音效建议搭配高阶音效晶片与Gaming定位的喇叭,来追求更优异的音质表现



如果是长时间接触电脑的使用者来说,个人认为LCD萤幕、键盘/滑鼠与喇叭都是较值得投资的电脑周边产品。
许多人对于萤幕、键盘或喇叭等配备在购入后可能使用期要长达5~10年以上
投资在等级较优的配备不仅可让使用者舒适度好上许多,产品耐久度也会较佳
以上配备直接与人体感官有所接触,使用较好的配备在长时间使用电脑下较不会有不适感出现

美商CORSAIR海盗船近期推出几款关于音效的产品,可以从网路查到耳机或喇叭等相关产品线
本回分享的是Gaming Audio Series,产品型号为SP2500 High-power 2.1 PC Speaker System。
很清楚可以了解主要定位在游戏领域的喇叭产品,应该能为游戏爱好者带来另一种高阶电脑喇叭的选择

SP2500原厂提供两年产品保固
外箱体积经本人实际测量为57(长) X 49(宽) X 40(高) cm
因为产品外箱较大,里面对于产品的放置空间与保护性都相当不错


SP2500为 2.1 声道PC喇叭系统,以下照片中为Subwoofer低频音箱
8英吋120W,桥接class-D amplifiers集成DSP功率为120W
采用Fourth-order closed bandpass外壳设计,外皮为橡胶材质
尺寸为46 x 25.8 x 29.7 cm,体积以电脑喇叭等级来说相当的庞大
说明书中有提醒,建议Subwoofer最好离使用者25cm以上较佳


SP2500主要为一个Subwoofer与两个卫星喇叭组合而成
此外还有附加一个线控1.8吋LCD摇控器,让操作上更为便利许多


内附配件
多国语言安装说明书与其他相关资讯说明


线材
左起 电源线/3.5mm音源线/RCA音源线/ATX4卫星喇叭线


1.8" TFT摇控器与卫星喇叭的前置底座


摇控器顶端提供两个扩充装置
一个为3.5mm端子的AUX2,另一个为mini USB接孔
底部右下方则是提供一个3.5mm耳机接孔


左右声道的卫星喇叭
尺寸为10.8 x 12 x 15.9 cm,实际重量为924克,外壳为质感还算不错的塑胶所制
前方底下放上垫高的配件,让声音可以更广泛扩散于房间之中


卫星喇叭底部四个角落各有一个圆型软垫


近看卫星喇叭前方配置
中央有蓝色圆圈部份使用面积为3吋,网路上功率资料为40W
左上黑色小圆圈部份使用面积为1吋,网路上功率资料为16W(外包装资料为10W)
左右声道的卫星喇叭连续功率为56 X 2共112W
搭配Subwoofer后总输出功率为232W RMS(外包装资料为220W),藉由6个Class D amplifiers所构成
猜测应该是原厂更新更准确的总输出功率所做的规格修正


Subwoofer低频音箱后方的IO设计
左上Remote为摇控器线材安装处
右上红/白两色的ATX4接孔为卫星喇叭线材安装处
使用ATX4的设计相当不错,可以防止长时间使用后接头容易氧化的状况
左下绿色AUX1接孔,一般音效卡或是内建音效晶片常有的3.5mm端子
右下红/白两色RCA端子,若有较高阶的音效装置可以安装此处以获得更佳的音质


电源输入接孔
旁边印有通过安规认证与使用时需要注意事项


测试平台
CPU: Intel Core i7-990X Extreme
MB: GIGABYTE G1.SNIPER
DRAM: CORSAIR VENGEANCE CMZ12GX3M3A1600C9
VGA: msi N560GTX-Ti Twin Frozr II
HD: Intel 320 SERIES 160GB
POWER: be quiet! STRAIGHT POWER GOLDEN 550W
Cooler: Mega Shadow Deluxe Edition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声音测试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使用MB内建音效晶片做测试
目前市面上内建音效用料堪称顶级的GIGABYTE G1.SNIPER
此外G1.SNIPER与SP2500同为Gaming导向的PC产品
两款产品在音效表现上搭配起来应能更相得益彰


G1.SNIPER主要在音效与网路上的用料不同于以往高阶定位的主机板产品
本身也有多VGA的技术支援,使用者在Gaming的世界有更高的扩充性


采用GIGABYTE G1.SNIPER内建的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音效处理器,晶片型号为20K2。


以往在Creative高阶X-FI音效卡才有的特殊设计 - 内建128MB Memory快取提供给20K2
黄色与绿色皆为日制音效专用电容,这也是小弟首次看到那么高阶的电容放在内建音效上使用
印象中对于MB内建音效的用料,各大MB厂经常都采用常见的固态电容
这方面网路也有不少相关讨论,对于音效使用固态电容可能会让音质导致偏干或偏硬的状况
希望G1.SNIPER采用音效卡专用的高阶用料,可以提升未来内建音效的水准


Creative X-FI的软体介面分为娱乐/游戏/音乐创作三种模式可以选择
娱乐模式面板有注明最高品质的音乐与电影拨放,故以下聆听对于电影使用此模式


游戏模式面板,对于游戏中的音场表现有优化的模式


音乐创作模式,本次并无使用到录音或混音的动作,不会应用到此模式


选择娱乐模式观看电影
高频的音调表现相当不错,不会有太高或是觉得刺耳的高频音出现
中频表现中上,可以明显分辨出人声该有的清晰度
略为欠缺就是中频的饱实感,这方面是X-FI晶片需要再加强的地方
低频表现也是此款喇叭与音效晶片搭配后的重点
重音方面不会太重,听起来较为厚实,在延伸度也不错,以电脑喇叭的定位来说有相当高水准表现。
简单来说整体表现相当平均,SP2500与X-FI搭配后听起来音场感相当好
对于声音的细腻度与真实还原度虽然中高水准,这样的组合非常适合Gaming或是电影方面

选择游戏模式测试在游戏中的音效表现
环绕感相当强烈,尤其在于游戏人物走在木板上的声音
藉由左右声道交互呈现,表现出来的空间感也十分不错
打斗游戏在角色互击声搭配背景音乐所营造出来的效果
在重低音与环绕音场方面都让人觉得很有临场感

本回测试平台为LAG 1366少见的顶级平台
CPU使用刚推出2个月左右的Core i7-990X Extreme
在此做空冷超频分享几种效能数据
CPU 200 X 21 => 4199.8MHz 1.400V
DDR3 1600 CL7 8-7-21 1T 1.600V

Hyper PI 32M X 12 => 14m 47.891s
CPUMARK 99 => 720


CINEBENCH R11.5
CPU => 11.76 pts
CPU(Single Core) => 1.60 pts


Windows体验指数 - CPU 7.8


PCMark Vantage => 22787


网路上较少有Intel 990X的测试分享,此回搭配G1.SNIPER不免也分享一下超频效能
990X超频范围比起先前小弟分享过的980X大约只能空冷4.2G 1.4V左右稳定的体质有不少的进步
由于某些测试软体对于多工方面可能没有支援到6C12T的架构
导致以上有些CPU测试项目增加只比4C8T架构多上一些的效能而已
建议可以参考CINEBENCH R11.5,多工分数990X 4.6GHz为11.76/920 4.2GHz为7.23
在有完整支援到6C12T架构的软体,搭配990X会有较大范围的CPU效能增加

再回到音效主题,有关摇控器的设定模式共分四个主要页面
volume为音量大小,一般调整到第5格以上就已经算蛮大的音量


Subwoofer建议调整到第二阶段,也就是照片中绿色的区域会有较佳的低频表现
不过低频是个人喜好而定,还是可以自由往上或往下再做调整


program选项
LATE NIGHT/STADIUM/CONCERT HALL/CLUB/THEATRE/KARAOKE/DYNAMIC POP/WIDE
input选项
LINE/AUX1/AUX2
eq选项
REFERENCE/CLASSICAL/POP/JAZZ/Mod X/ACTION/DRAMA/FPS/ACTION GAMING/HEADPHONES。
使用者可以微调program/eq两种项目来达到最适合当时环境下的音场效果


language提供高达9种语言可以选择,其中也有中文(简体)与日本语等等
backlight背景画面显示时间,分为5/10/30/60秒
colors可以选择白天或是夜晚,此时LCD的色泽会有适当的颜色搭配


控制器的选项相当丰富,提供非常多的音场模式可以做优化的动作
在语系方面也有9种可以选择,甚至连背景显示秒数或是画面也有白天或夜晚模式
SP2500在控制器上的精致度很高,这也是一般在电脑喇叭领域很难看到的设计

为了让CORSAIR SP2500在声音纯净度上有更高水准的表现
改用ONKYO推出的SE-200PCI做测试,采用VIA Envy24HT系列,代号为VT1724
此音效晶片向来比较适合听歌,在声音纯净度上表现较佳
也有不少音效厂商拿VIA晶片来做录音卡产品,在网路上资讯也一直都有很高的评价


卡上高阶电容用料显示出ONKYO对于专业音效卡领域的用心
网路消息已经看到下一代SE-300PCI改用X-FI晶片,猜测应该是为了迎合Game或是电影方面的爱好者


SE-200PCI的介面基本上是使用VIA驱动软体的介面
对于个人以往使用过几款VIA 1723/1724音效卡而言,这样的设定介面相当熟悉
VIA介面的设定相当简单,全部皆使用预设值,猜测是音质导向的Envy24HT系列并没有太丰富的音场设定。


观看影片后的心得
高频的音调表现很好,听起来比X-FI更加圆润一点,不过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性
中频表现很优秀,可以听到人声更多的细节,整体清晰度更加清楚许多
低频表现也算中上水准,虽然没有X-FI那么具有震撼力,但也相差不远
整体感觉人声非常清晰,搭上背景音乐或特效声音时的层次感也十分明显
重音方面依然不会太重,听起来较为单薄一点,但延伸度更好,整体表现比上述X-FI的表现更为均衡。

游戏表现方面其实与上一段描述的差不多
对比X-FI时,整体听到有多一点细节,但环绕感略嫌薄弱一点,差异上没有歌曲方面那么大
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以调整摇控器中的音场模式就可以有效加强重低音与环绕感

搭配SE-200PCI让SP2500对于声音的细腻度与真实还原度又提高一些水准
较适合对于音质更为要求使用者,中高音部份可以清楚分别有明显提升
SE-200PCI对比X-FI在音场或是重低音方面还是差了一点
不过因为差异度,对于低音方面口味较重者也可以使用控制器中的音场效果,实际使用后让低音可以更有震撼力一些。
另外也可能部份是因为X-FI使用类比3.5mm端子/SE-200PCI使用数位RCA端子的缘故
对于内建X-FI音效能有如此好的表现,应该归功于G1.SNIPER采用高等级音效电容搭配才有的成果。



个人多年以来都是使用5.1声道的喇叭,一开始觉得5.1声道环绕感会比较好才选择此种规格
后续比较过身边几位朋友购入的2.1声道,感觉声音细节与人声表现往往都比5.1声道表现都好上许多。
2.1声道的喇叭在声音表现上才会比较适合我个人的使用需求

此回分享的CORSAIR SP2500属于高阶2.1 Gaming电脑喇叭
CORSAIR在喇叭产品中除了推出高阶的SP2500,同时也推出中阶的SP2200
SP2200价位方面只有SP2500的四成,市场定位属于较为平价的电脑喇叭
首次看到SP2500觉得外观跟质感都相当有水准,对于摇控器的功能也感到相当精致
虽然是定位专门给Gaming使用,但在电影中的声音表现都非常地优秀
是一款相当称职的多媒体电脑喇叭,搭配以上两款高阶音效晶片,整体来说都有发挥出高水准的表现
好的游戏喇叭当然也是要好的音效卡来搭配,才更能发挥喇叭本身该有的音质
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分享给对于游戏喇叭有需求的网友做为参考 :)

以上音质分享心得属于个人主观感受,每个人对于声音的感觉与喜好或许会有些许不同
观感范围为电脑喇叭的等级,对于软硬体的设定都在原厂预设值,避免有设定环境不同而产生声音表现的差异性。



献花 x1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固网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6-02 22:47 |
ylstaringl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特殊贡献奖 特殊贡献奖-2
头衔:八宫旋斡天为体八宫旋斡天为体
版主
级别: 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孔明神数解签, 手面相
推文 x2613 鲜花 x974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表情很期待(副版测试资讯)谢谢你辛苦 !


地理之法实与命、气数相符盖地有。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6-02 23:2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04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