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96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dwithme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级别: 副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超频 & 开箱
推文 x239 鲜花 x2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1
[测试][主机板] AMD Fusion进军HTPC市场 - 技嘉E350N-USB3效能与超频解析
这两三年来家用PC主机好像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以往以Micro ATX为小PC主流
现在有更多ITX MB产品相继现世,让多数使用者拿来做为HTPC的最佳平台
HTPC全名为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优势是以更小体积所构成的PC主机
让消费者在多媒体影音方面能有足够的效能享受,这也是HTPC市场受欢迎的主因

两大CPU龙头对于Desktop PC上的竞争一直相当激烈
Intel这几年来握有入门Atom架构,一般都在NetBook或是AIO PC上出现,零售市场难有管道购入。
后来一些MB品牌在H55或H61/H67都有ITX产品陆续推出,搭配Intel CPU后可以有着不错的效能
后者属于Intel 中高阶HTPC平台,AMD在这方面就很少看到主流或入门晶片组有ITX产品出现。
但还是有少数MB品牌设计AMD ITX晶片组产品,但价格会高上许多的状况
近期AMD推出新规格Fusion架构,可以应用在HTPC或是NetBook市场,加强自己这方面的优势。

本回介绍的就是AMD最新Fusion架构,GIGABYTE所推出的E350N-USB3
外包装尺寸与先前自家推出的H55N-USB3 ITX产品类似,都采用小巧的包装设计


内附配件
说明书、简易安装手册、IO档板、驱动软体光碟与SATA线材


GA-E350N-USB3本体
Mini-ITX规格 17 x 17 cm


晶片组AMD Hudson-M1 FCH/AMD双核心E-350处理器/AMD Radeon HD 6310绘图晶片


背面一览
散热器是用背面四处螺丝孔固定


1 X PCI-E X16 支援X4运作,提供使用者选择有支援Low Profile VGA规格的Case做扩充。
4 X 蓝色SATA,Hudson-M1 FCH晶片提供,SATA3规格
Realtek ALC892,支援7.1声道与High Definition Audio技术


2 X DIMM DDR3,支援1066/1333(OC),DDR3最高容量支援到8GB。
旁边为24-PIN电源输入


中央为黑色大型主动式散热器
底下晶片为AMD APU架构,也就是CPU整合GPU的设计
晶片方面有两种,一种是晶片组 Hudson-M1 FCH,另一种是CPU AMD双核心E-350处理器。


IO
D-SUB/DVI/HDMI
1 X PS2键盘/滑鼠插座
4 X USB 2.0(黑色)
2 X USB 3.0(蓝色)
1 X RJ-45网路孔
1 X S/PDIF光纤输出插座


USB 3.0晶片使用NEC D720200AF1


三相供电对于这样低功耗平台已经非常足够使用


测试平台
CPU: AMD E-350
MB: GIGABYTE GA-E350N-USB3
DRAM: CORSAIR CMX8GX3M2A1600C9
VGA: AMD Radeon HD 6310
HD: CORSAIR Force SSD 60GB
POWER: Antec HCG 400W
Cooler: GIGABYTE内建Cooler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预设效能测试
CPU 100 X 16 => 1600.2MHz
DDR3 1333 CL6 6-6-18 1T
GPU 500MHz

Hyper PI 32M X2 => 40m 52.730s
CPUMARK 99 => 127


Nuclearus Multi Core => 3122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27/1567


CrystalMark 2004R3 => 77537


CINEBENCH R11.5
CPU => 0.63 pts
CPU(Single Core) => 0.32 pts


PCMark Vantage => 3646


Windows体验指数 - CPU 3.8/GPU 5.7


AMD E-350规格为X2 1.6GHz,L2共1MB,没有L3 Cache的设计
CPU效能表现与Intel Atom十分接近,两者间没有太大的落差
虽然AMD推出这系列产品的时间较慢,但也总算在HTPC或NetBook市场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温度表现(室温约20度)
系统待机时 - 51~52


CPU全速时 - 65~66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40nm已经比AMD一般市场 45nm CPU制程有更进一步,但在温度上表现并没有明显地压低
E-350全速与待机温度差距不大,应该可以算是一项还不错的优势

耗电量测试
系统待机时 - 25W


CPU全速时 - 34W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OCCT POWER SUPPLY模式 - 41W


依40nm制程来看,待机时耗电量的表现在PC平台上还算不错,若是应用到NB平台会觉得耗电量偏高。
再看到CPU全速34W与CPU/GPU同时运作的41W相差只有7W左右,功耗落差不大

主要BIOS调效选单,简称M.I.T.
CPU Host Clock 100~120
Memory Clock X5.33/X6.66

电压选项
DDR3 Voltage 1.200~2.100V
FCH Voltage 1.100~1.600V
PCIe PLL Voltage 1.800~2.200V
CPU NB VID Control -0.600~+0.600V
CPU Voltage Control -0.600~+0.600V


内建AMD Radeon HD 6310 GPU选项
UMA Frame Buffer Size 256/512/1024MB
VGA Core Clock 300~2000MHz


进阶DDR3参数设定页面
底下设定为DDR3 1333 CL6 6-6-18 1T


PC Health Status


GIGABYTE在E350N-USB3的BIOS中也提供丰富的选项
并不会因为ITX MB或是AMD Fusion超频能力不是很高就简化BIOS选项
这样一来可以让使用者更自由调整想要的设定,当然也可以做适度的超频动作

超频效能测试
CPU 107 X 16 => 1712.3MHz
DDR3 1426 CL6 6-6-18 1T
GPU 760MHz

Hyper PI 32M X2 => 38m 01.798s
CPUMARK 99 => 136


Nuclearus Multi Core => 3356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57/1711


CrystalMark 2004R3 => 86639


CINEBENCH R11.5
CPU => 0.67 pts
CPU(Single Core) => 0.35 pts


PCMark Vantage => 4094


Windows体验指数 - CPU 3.9/GPU 5.9


E-350 CPU外频从100调整到107MHz,CPU效能方面得到大约7%的提升
加上有超频GPU核心时脉,所以在某些多媒体测试软体上的数据会超过7%效能增进
AMD Fusion超频范围不高,超频也不需要动到其他BIOS选项,小范围超频对于整体效能方面不无小补。

温度表现(室温约18度)
系统待机时 - 48~49


CPU全速时 - 66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超频前后,不管在待机或是全速下的温度都没有增加
甚至还可能会依室温较低而有下降1~2度的状况,主要也是因为超频范围较小的缘故

DRAM效能测试
ADIA64 Memory Read - 3936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3900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4331 MB/s
DDR3 1333 CL6 6-6-18 1T


DDR3 1426 CL6 6-6-18 1T
ADIA64 Memory Read - 4232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4313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4629 MB/s


DDR3超频后约有6~8%左右的效能增加,加上主要AMD Fusion为单通道的设计
消费者对这方面的效能可能无法有太大的要求,改为增加DDR3的容量会是比较实际的作法

GPU测试
预设500MHz

3DMARK VANTAGE => P800
CPU SCORE => 2057
GPU SCORE => 665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30.07 FPS


DEVIL MAY CRY4
1280 X 720 => 25.65/21.33/30.04/19.75 fps


FINAL FANTASY XIV
1280 X 720 => 502


AMD Fusion架构内建自家最新款Radeon HD 6310 GPU,支援DirectX 11
比起目前自家All in one 890GX晶片组内建的HD4290 GPU还要高上一些
在3D效能上也有很大的增进,也许是受到对手Intel Sandy Bridge内建GPU效能大增的刺激?

超频760MHz
3DMARK VANTAGE => P891
CPU SCORE => 2187
GPU SCORE => 744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33.23 FPS


DEVIL MAY CRY4
1280 X 720 => 29.10/23.52/34.55/20.80 fps


FINAL FANTASY XIV
1280 X 720 => 558


从GPU 500MHz超频至760MHz,时脉拉高许多,但3D效能增加有限,约只有10%左右的增加
据说AMD后续出货版本会将GPU锁频,使用者未来可能无法超频GPU,这方面消息令人觉得惋惜
由此得知AMD Radeon HD 6310超频后对于效能没有太大的帮助,CPU等级不高也有可能导致部份效能的影响。

影片播放测试
使用手边两款原版影片,蓝光版本为Inception 全面启动,DVD版本为新天宇 龙啸九锋
以下每款影片为该出版公司版权所有。


开头选单
使用PowerDVD 10软体
解析度为1920 X 1080
此时CPU使用率都非常低,大约落在1~5%左右


影片过程
CPU使用率 18~29%


DVD解析度为720 X 480
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软体
此时CPU使用率都非常低,大约落在1~8%左右


直接播放影片档案
影片解析度1280 X 720
CPU使用率38~83%,大部份为40~50%


影片解析度1440 X 1080
CPU使用率 40~94%,大部份为45~62%


使用影片播放的话,不管是BD蓝光或是DVD在使用率表现上令人满意
如果改以档案直接播放的话,不知道是格式问题或是传输率问题,会导致CPU使用率升高许多
但最终结果都可以顺畅播放,影片这方面是AMD Fusion较为不错的优势

GIGABYTE E350N-USB3
优点
1.导入GIGABYTE第三代超耐久技术,2oz PCB设计、全固态日系电容与亚铁盐芯电感
2.主动式散热器,支援SATA3与USB 3.0两款最新规格
3.内建AMD Radeon HD 6310 GPU,3D效能有显着进步,BD/DVD可以顺畅播放
4.采用AMD最新40nm CPU,制程上进步一点

缺点
1.建议可以直接内建无线网路卡,不过产品价格会再提升一些
2.CPU超频范围不多,GPU超频后效能增加较少



效能比 ★★★★★★☆☆☆☆
用料比 ★★★★★★★★☆☆
规格比 ★★★★★★★☆☆☆
外观比 ★★★★★★★★☆☆
性价比 ★★★★★★★★☆☆


目前GIGABYTE E350N-USB3市场售价约台币4700元,折合美金约160美金
虽然是ITX规格,但在BIOS调效选项丰富,用料上也相近于自家M-ATX/ATX规格
加上AMD Radeon HD 6310 GPU,让3D或是影片效能增加不少
AMD双核心E-350 CPU,因为假想敌是Intel Atom,效能方面就只能说是堪用而已
以用料、规格与效能来说,E350N-USB3在AMD ITX市场上还是个C/P值不错的选择

对于AMD消费市场来看,AMD Fusion在ITX或是NetBook市场提供一款较为平价的选择
这方面也应该是Fusion架构推出的最大目的,此外各家MB品牌也开始推出相关的ITX产品
如果是以价格来看,HTPC的预算达到台币7000元左右可以改为选择Intel的H55/H61 ITX MB搭配i3 CPU
不是非要IXT规格的话,差不多的预算也可以改成搭配Micro ATX 880G与AMD X2 CPU组合,当然主机将大上许多。
由于HTPC市场越来越大,未来可以看到更多ITX MB可以搭配组合,会有助于PC体积的缩小
以上提到的另外两种组合属于中阶效能的组合,该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精明的消费者 :)

日后有时间的话,将会分享Toshiba NB520新款NetBook
搭载Intel Atom N550 1.5GHz与本篇测试中的AMD Fusion架构正好可以做效能对比


[ 此文章被windwithme在2011-03-25 15:06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固网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3-25 13:1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04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