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56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beyond1024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 倒言反事,识破马屁精──魏明帝识破刘晔
《韩非子》有一篇<七术>,说的是国君治国的七种统治术,其中一种叫做「倒言反事」──说相反的话,做相反的事,以试探所怀疑的对象。

  关于「倒言反事」,《韩非子》虽然也举了几个例子,但失诸简略。最贴切的案例,莫过于三国时代魏明帝曹叡试探刘晔一事。

  刘晔在魏明帝时代担任侍中,深受信赖。某一次明帝要讨伐蜀国,群臣皆曰不可,明帝私下问刘晔时,刘晔都说:「可」。但刘晔另外和群臣商议时,却附和说:「不可」。不管可或不可,刘晔总能分析得头头是道,言之成理,所以朝臣或皇帝都很信服。

  在反对讨伐蜀国的众臣当中,态度最强硬的是杨暨。杨暨也是明帝的亲信大臣,每回从朝廷出来,便去拜访刘晔,听听刘晔的意见,而伐蜀一案,刘晔总是一再重申反对出兵的立场。

  有一次,杨暨和明帝讨论伐蜀之事,杨暨恳切规劝,希望明帝打消念头,明帝被劝烦了,反问说:「你一介书生,哪懂军事?」

  杨暨战战兢兢的答说:「我的话不足采信,但侍中刘晔是先帝(曹操、曹丕)的谋臣,他也常说蜀国不可以讨伐。」

  明帝认为杨暨搞错了,因为明明听到刘晔说了n次的「可」,怎么可能如杨暨所说的那样?

  杨暨建议明帝把刘晔召来对质。一问之下,刘晔一言不发。

  事后,刘晔单独晋见明帝,责备说:「出兵是重大的决策,我常害怕说梦话泄露机密,陛下怎么可以对人说这件事?」意思是说,皇上根本不可以和杨暨提起伐蜀一事。

  接着刘晔又说:「用兵之道,在于诡诈,发兵前越机密越好。陛下公开泄露机密,恐怕敌国已经知道了。」一席话,说得明帝连连道歉。

  和大臣讨论军事行动,却变成泄露军机,这不是很奇怪的指控吗?刘晔倚老卖老,把明帝训了一顿,明帝也不敢辩驳。

  刘晔出来后也责怪杨暨,杨暨只能猛道歉。

  有人看不过去,密报明帝说:「刘晔不忠,常迎合皇上,献媚逢迎。不信可以测试他。」

  怎么测呢?密报者建议:「和刘晔说话时,故意用和您想法相反的意思问他,如果他的回答跟您话里的意思不同,表示刘晔的想法跟陛下真的不谋而合;如果陛下怎么说,他就怎么应,表示他善于迎合。」

  这段话的意思是,假设现在有AB两种方案,明帝如果赞同A方案,故意在刘晔面前提出B方案,看看刘晔的反应,是附和B案呢?或者提出异议,认为A案才对。多试几次,就知道刘晔是不是马屁精。

  明帝试了,很失望,刘晔果真只会揣摩上意,于是渐渐疏远他。可怜的刘晔不堪受冷落,精神异常,抑郁以终。

  这个故事见诸裴松之注引《傅子》一书,且为资治通鉴所采,但并未记载于《三国志》。很希望故事是虚构的,否则以刘晔的干练和才学,这样的下场令人唏嘘,这样的晚节不保,令人遗憾。但不管真假,这则故事对各级主管而言,都是相当不错的教材,尤其担心被马屁精包围,怕被灌迷汤而不觉的领导者,不妨试试魏明帝试探刘晔的方法。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1-14 05:5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556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