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051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笑笑 會員卡 葫蘆墩家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發文大師獎
頭銜: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37 鮮花 x52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認識佛教~財布施 (淨空法師講於邁阿密)
(一)財布施

「布施」在整個大乘佛法裡,是菩薩修行最重要的一樣。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起來就是六度。這六條再要歸納,就是布施一條。所以佛首先教我們修布施波羅蜜。「布施」,一般人很難理解它真正的含意。往往聽說布施,就趕著捐一點錢到寺院去。這是錯解!這樣的理解,布施太狹隘了!那裡是菩薩修的呢?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念念為別人,不為自己,就是布施、就是供養,所以人人天天都在修布施波羅蜜,天天都在行菩薩道,只是不懂得,不知道而已。

譬如說早晨起來,你把家人盥洗的東西都準備得好好的,早餐、茶都燒好了,你是在布施、供養你一家人啊!你在行菩薩道,修布施波羅蜜,在修普賢菩薩的廣修供養。你看你心裡多快樂。能這樣領悟就不會說:「唉呀!家人都把我當老媽、下女、傭人,要我天天去侍候他們。」這樣天天發牢騷,所有的布施功德都沒有了。你看,念頭一轉,牢騷、痛苦就變成布施波羅蜜,立刻就得到佛法快樂和智慧的實益。在美國有些制度,叫人不得不布施。譬如醫藥保險,人人都要買。為什麼呢? 怕自己生病的時候,醫藥費付不起,所以先買保險,由保險公司替你付醫藥費。在每個月繳醫藥保險費的時候,如果是為了自己生病而做準備,如此,將來一定會生病;不生病,這些錢沒有辦法開銷啊。如果念頭一轉;我是在修布施、修供養;幫助那些有病的人,供養那些有病的人。這樣布施出去,你一生永遠不生病。為什麼呢? 你修的是不生病的因啊!

你布施、照顧老人,將來你就得善果!即使老了,也會有許多年輕人關懷你、照顧你、侍候你!種什麼因一定結什麼果報。再說一個人服務在公司行號,每天努力工作,如果是為了要多拿一點錢,或是為了地位要慢慢升高,那就不是布施了。如果能存這樣的心: 我今天努力的工作,是布施這個公司、是供養社會大眾,加薪與升遷非我所求,那是在行菩薩道。以菩薩的施捨心在做工作,永遠不疲不厭,會愈做愈快樂。這就是俗話常說: 人逢喜事精神爽。假使事情是自己不願做有不得不去做,就會疲倦、會討厭。反之,歡喜、高興去做的事情,會愈做愈有精神。我今天到世界各地方跟大家介紹佛法,是我歡喜做的!這是法布施啊!你們不懂的,我來教給你們,告訴你們,是希望大家都能減少煩惱、痛苦,都能得到佛法的喜樂和智慧,來充實提升生命和生活美滿!

我在一九八四年,第三次到洛杉磯,一下飛機,講堂已經佈置好了,馬上就去講演。一天講九個小時,還要我站著講,底下的人坐著聽;坐著聽的人累了,我講的人不累,愈講愈有精神,愈講聲音愈大。為什麼呢? 因為觀念、心境不一樣。假如我講經,計算一個小時要拿多少鐘點費,再看看聽的人不起勁,那就會疲倦、厭倦了。我不是為了這個來的,我是以無比歡喜的心把無上、甚深、微妙的佛法介紹給大家。這個歡喜就是法喜啊!是最好的營養。今天大家講求這個營養、那個營養,那是假的啊!看看佛門裡面的「禪悅為食」。禪是什麼? 心地清淨;悅是心地歡喜,這才是最滋養的(最豐富的滋養),所以健康不在飲食!得歡喜心、得法喜,就會健康、長壽、年輕、不衰老。憂能使人老、使人病,每天愁眉苦臉,容易生病,衰老也會非常之快。歡喜是健康的因素,它是從布施波羅蜜得來的。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諸位在此地,汽車都買了保險。為什麼呢? 發生車禍的時候有人賠償。如果你念頭一轉: 我這是修布施,是幫助那些出車禍的人。如此你這個車永遠不會出車禍,永遠有佛菩薩加持你。諸位看看,念頭一轉,就是菩薩;念頭不轉,就是凡夫!菩薩跟凡夫有什麼差別呢? 一個是覺,一個是迷。迷者~樣樣為自己;覺者~樣樣為眾生。樣樣為眾生,自己得的好處真正不可思議,沒法子想像!樣樣都為自己,得到的好處一點點,而且得到了就沒有了。你說,誰是聰明? 誰是傻瓜? 所以說要念念為一切眾生,不要為自己。今生,你有財富、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錢,能用在社會上,能用在大眾上,這是大智慧,是真正會用錢的。假使處處為自己著想,那是很笨的,修來的一點點福報,沒幾天就享完了。如果能念頭一轉,將福報布施給眾生,福報就更增盛,直至無有窮盡。布施的內涵無量無邊。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在日長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修學。只要念頭一轉,就是行菩薩道;轉不過來,就是六道凡夫。以上財布施,只是略舉幾個例子說明,諸位自己要多多去體會,多多去思惟,就會做得圓滿。

財布施,在佛法裡面又把它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內財就是身體。在醫學界裡,有許多捐贈眼角膜或捐贈內藏者,這是內財的一種。再者,我們以體力去幫助別人,也是內財布施。如果我們給人家工作不求報酬,就是義務的工作(義工),這也是屬於內財布施。由此可知,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做布施,就是沒有那種布施的心,所以不是行菩薩道。假如我們有一顆布施的心,那麼每天時時刻刻,統統是修六度,統統是修菩薩法。所以菩薩法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在那裡? 就是在那一念心;一念覺~為一切眾生,就是佛菩薩;一念迷~為自己,就是凡夫。所以佛家善惡的標準: 凡是為自己的都是惡,為別人的都是善。這個初學的人聽了很難懂!人,為什麼不為自己呢? 諸位要知道,凡夫所以不能成佛,是由兩種執著障礙。第一種是我執,第二種是法執。我執要是破掉了,就證阿羅漢果;法執破盡了,就成佛。那些念念為自己的人,我執天天在增長,即使修一切善法,也只是增長執著而已。因為執著不能破除,所以佛說這是惡。你不想出三界,那就另當別論,想出三界,一定要破我、法二執。我執就煩惱障,就是煩惱的根源;法執就是所知障的根源。



每天大笑三聲,可以讓你更長壽哦...^^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10-03-24 11:3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11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