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93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luecrystal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6 鮮花 x10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被貓抓 小女孩染〝貓抓熱〞
【來源出處】 http://www.healthcare.com.tw/healthcare-front...ol?key=10857&c03=A01

 發佈時間:2009.11.13  發佈者: 國泰綜合醫院   
5歲林妹妹,家養貓咪,一個月前被貓咪抓傷鼻子,之後鼻子一直有一個紅色起水泡的抓痕。原本不以為意,直到林妹妹住院前5天開始出現 持續40度以上的高燒不退合併左邊頸部約15乘15公分的淋巴結腫脹及頭痛、疲勞、沒有食慾等症狀,才至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就診,經盧英仁醫師診斷後,當時即懷疑罹患〝貓抓熱〞,馬上安排患者住院。由於患者住院期間淋巴結有明顯化膿情形,於是施以抗生素治療加上淋巴結切開引流(盧醫師同時抽血送疾管局化驗,證實林妹妹確定罹患〝貓抓熱〞)之後,症狀明顯改善,住院兩週後出院。
〝貓抓熱〞病徵包括倦怠、沒有食慾、淋巴腺炎及發燒。患者(超過90%)常因先前遭受貓抓、舔或咬傷,造成紅色丘疹病灶,細菌(致病原:韓瑟勒巴通氏菌Bartonella henselae)通常於2到6週內侵患淋巴結節,可能造成膿瘍。部份個案可能發生侵患眼睛後的症候群(嚴重者甚至會失明)及神經併發症如腦部病變。免疫系統較差的病人,特別是HIV感染者,已證實可發生菌血症、紫斑狀肝及血管瘤症等症狀,而威脅到患者生命。     
家貓是韓瑟勒巴通氏菌的主要媒介及傳染窩。而貓和貓之間則可經由貓蚤傳播病原。小兒科盧英仁醫師呼籲家中若有飼養貓,最主要方法為控制貓身上之蚤類、限制寵物貓接觸病原(維持乾淨飼養環境、限制外出等)、避免被貓舔舐傷口與防止被貓(尤其是幼貓或流浪貓)抓或咬。萬一不幸被貓抓咬,應利用流動清水及肥皂徹底洗淨傷口,嚴重者須立即就醫。此外,也建議定期帶寵物貓至獸醫院進行體檢,於接觸、清理貓糞後一定要用肥皂徹底洗手。
最後,盧醫師也提醒寵物飼養者(貓占大多數,少數牽連其他動物如狗、猴、兔、豬等)、獸醫、5歲以下孩童及免疫功能不佳的人,都屬罹患〝貓抓熱〞的高危險群,須特別防範此病,做好清潔工作。〝貓抓熱〞通常不嚴重,免疫功能正常之病例大多能恢復,但有免疫缺陷之患者,都須接受抗生素治療。

【心得感想】 

不小心被貓、狗咬傷應立即就醫診斷治療,不可輕忽


[ 此文章被bluecrystal在2010-09-10 22:31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9-12-02 06:0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981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