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44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1
[修行][分享] 覺悟本具之佛性
覺悟本具之佛性—一       海濤 輯
1.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解脫世間的痛苦,而達究竟的喜樂。
2.修行是否能達開悟,要視行者的心態而定。如果我們的心態是不淨的,就會像食物中摻了毒藥一樣。
3.當我們在修持或聽聞佛法時,必須培養想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心態,這不僅是短暫的做法而已,最終還要幫助六道眾生解脫痛苦。這就是正確的心態。
4.同樣一個由上師教導的修行法門,也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出現,這完全是依學習的弟子所持的心態而定。
5.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心態,才能獲得修行的圓滿成就?那就是培養利益他人的心態。
6.為何眾生由無始至今一直受著永無休止的苦痛?這是由於他們的動機都是自私的,只追求個人的利益、幸福和享樂。
7.希望究竟解脫眾生的利他心態,就是覺悟的心,或稱菩提心。
8.菩提心猶如照耀在高山上的陽光般,籠罩著我們;而內心生起愛與慈悲,則是我們在面對任何處境時最自然的回應。
9.擁有勇士菩薩般偉大的發心,我們才得以產生菩提心。菩提心是人類最美好的心,能鼓起勇氣依菩提心而活著,則是最偉大的發心,正是這份發心引領人走向覺悟。
10.了解痛苦的真貌後,我們便不再懼怕,並能產生勇氣,真正地把愛擴及到他人身上。這並非我們自認為比他人更優越,而是因為了解人人皆生而平等的道理。
11.生起菩提心是一片喜悅無垠的大海,我們迫不及待期望那股浪潮再度捲起。如果我們是這世間唯一能生起愛與慈悲的人,那麼便應懷抱無畏的歡喜和愉悅來生起它們——直到生命結束。
12.每個人都有能力帶著這份廣大的發心,與自己的心結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力量所在,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讓心開放、柔軟、慈悲,以超越封閉的惡性循環,讓人生更開闊寬廣。
13.思惟自己已擁有的,能擴大我們的心量而不偏狹。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15 19:34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覺悟本具之佛性—二       海濤 輯
1.釋迦牟尼佛已於二千多年前示寂,我們依然可透過自己的虔誠心、信心和修行得到他的加持,因為究竟證悟的佛性——法身或金剛總持的證悟本質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2.太陽即使被烏雲遮住,也不意味太陽會就此失去光輝,它始終照耀著。同樣的,即使佛陀示寂距今已有很長的時間,但只要我們深具虔誠和信心,精進修持,也會感受到他的加持。
3.佛弟子修行菩提道並獲得證悟,便是真正的加持。
4.木材可以燃燒,但也要有起火的因素才行,它自己是不會燃燒起來的。雖然一切眾生都本具如金剛總持證悟的佛性,其中包括我們自己,但我們還需因緣使它成熟,才能了悟。
5.佛性,又稱為成佛的種子,是一種一切眾生都能圓滿證悟的潛能。
6.思惟佛陀的話語,或許只是讓我們能以概念為基礎,略微瞥見空性。我們或許不相信自己眼中所見,但是了悟的種子已經播下去了,這能逐漸鬆動我們自以為是的堅實感。這是智慧的開端,是心能真正看清事物真貌的開端。
7.除非我們達到與佛相同程度的了悟,否則只要我們執著於事物常住的概念,就無法達到如佛陀的境界,雖然我們本具與如來相同的佛性。
8.我們無法認清「我執」是敵人,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凡夫對「我」的執著,才是解脫和覺醒的真正障礙。
9.了解實相之真貌的心,正猶如一道雷射光,銳利而又充滿力量,僅僅憑藉這智慧之光,便能讓我們從存在的幻相中解脫。
10.智慧之光讓人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並照亮讓眾人得以解脫的道路,使人們從黑暗與痛苦的迷惑中清醒過來。
11.當我們能夠關心他人,一如關心自己;能夠忽略自己,一如忽略他人時,我們將覺醒。即使我們必須停留在六道輪迴之中,我們也能夠遠離悲苦。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15 19:34 |
思塵耿介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創作大師獎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21 鮮花 x78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有具省思之道! 表情


一個快樂的人~
不是他們所得到的比別人多~
而是他們要求的比別人少~
願你我都惜福~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15 23:1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27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