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982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   1   2  下页 >>(共 2 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紫柏大师
紫柏大师生平略传

  真可法名原作达观,号紫柏,「真可」为其中晚年自改之名,世称紫柏尊者或紫柏老人。此外,他尚有憨憨子、憨道人、皮球子、皮球道人、憨憨可禅人慈云、潭柘先生等别号。

  真可籍贯江苏,生于嘉靖癸卯年(一五四三)六月十二日,坐化于万历癸卯年(一六0三)十二月十七日,世寿六十一,法腊四十一。他在明末佛教界有极高的地位,在当时即与李卓吾并称为二大教主,后世则将他与莲池袾宏、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并列为明末四大师。有《紫柏尊者全集》与《紫柏尊者别集》二书行于世。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4 10:16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一、在家时期

  真可祖籍句曲(今江苏省句容县),后举家迁至吴江太湖(今江苏省吴县),从此世居于此。父亲名沈连,字季子。母亲梦见有一位异人,赠予她一个带叶鲜桃,然后就怀孕了。真可到了五岁尚不会说话,一日遇见一位异僧,异僧抚其头言:「此儿出家,当为人天师。」从此他便能开口说话。真可幼年时期个性就非常刚烈。德清在〈塔铭〉中说:

师髫年性雄猛,慷慨激烈,貌伟不群,弱不好弄。生不喜见妇人,浴不许先。一日,姊误前就浴,师大怒。自后,至亲戚妇女无敢近者。(《全集》,卷首,页六二六。)

随着年龄的增长,真可更是不能为父母所羁绁。他自己也曾说:「予受性豪放,习亦粗戆,一言不合,不觉赀裂火迸。」又:「吾本杀猪徒狗之人,惟知饮酒恃气而已。」可知少年时代的真可,并非是个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之人。

  十七岁时,真可为立功名,辞亲单身远行塞上。行至苏州闾门时,因遇到大雨而停歇,在此遇到虎丘僧明觉,这个相遇改变了他的一生。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4 10:17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二、修学时期

  僧俗相遇后,明觉邀真可一同回虎丘山寺。是夜,真可听闻八十八佛名颂心生欢喜;清晨,他便向明觉要求剃渡出家。自此以后,真可便由一个恃气少年,成为了佛门僧侣。出家当夜,真可即静坐到天亮,终其一生胁不至地,修行不倒单。在当时明觉欲募铁万斤,以铸造大钟。真可知道后,便只身前往平湖,以他的魄力化得生铁万斤,成就铸钟一事。从出家与化铁之事,可见真可易于常人的决断与气魄。

  化铁归回虎丘后,真可即闭门读书,半年不出户。出家后,真可嫉恶如仇的个性并没有改变,见有出家僧众饮酒茹荤,便喝叱到:「出家儿如此,可杀也!」使得该僧忌惮万分。此时的真可只不过是个出家不久的沙弥,由他所展现出的气势,可以看出他的威猛刚烈的个性,及是非分明的特质。真可刚烈的人格特质,不仅成为他不畏艰难的修道资粮,也展现在他日后教法的刚猛竣烈与单刀直入上;同时也转化成他对于社会人民的高度关怀,使他积极的投入大法的复兴,更以停霸残人害命的矿税为己任。

  二十岁真可从讲师受具足戒。在常熟遇到相国严养斋,相国视为奇器。到嘉兴东塔寺,见有僧人抄《华严经》,跪看良久后,真可感叹的说:「吾辈能此足矣!」之后便在武塘景德寺闭关读书三年。出关后回吴门辞觉,告知:「吾当去行脚诸方,历参知识,究明大事。」从此,展开了他行脚的一生。

  真可行脚甚勤,日行二十里,即便脚疼痛不堪,也以石砥脚继续行走。他所持的是相当精严勤勉的头陀行。在行脚参访的过程中,真可获益良多,他一生中几次重要的禅悟体验,便是在这一段时间受无名僧人的启发而得。万历元年真可行脚至京师,遍参宿老,前后拜谒张家湾的暹法师、千佛寺的礼法师、西方庵的宝讲主等人。最后,又参访法通寺的遍融法师。其中以遍融法师对于真可启迪最深、影响最大。

  在京师停留一段时间后,真可回虎丘醒明觉,不久又前往淞江,在淞江闭关百日。出关后,真可在吴县结识傅光宅、于天池遇管东溟。万历三年,大千润公开堂于少林寺,真可与巢林介如一同前往参叩。在堂上讲公案,见「以口耳为心印,以帕子为真传」,他深切的感叹到:「西来意故如是邪?」于是不复入座,立刻南还。在南还的途中,真可在嘉禾结识太宰陆光祖。

  在行脚修学的时期,奠定了真可一生的基础。他在三十岁左右,已是个甚有修为的僧人,同时行脚遍历四方,使他对禅门的弊病也多有观察、省思,种下兴复佛门的因子。而这一时期真可所结识的宰官俗众,如傅光宅、管东溟、陆光祖等人,在日后对于真可佛教的复兴工作,不论是在寺院的兴修或经藏的刊刻上,都给予很大的帮助。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4 10:21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三、入世时期

  真可感叹道法凌迟,宗纲坠地,故以负荷大法为己任,积极投入佛教复兴的工作。

  有见于明代大藏的稀少,及古板梵筴的笨重,真可在万历七年与陆光祖等人发愿刊刻大藏经,于万历十七年正式开雕于五台山。在刊刻的形式方面,一改传统藏经的梵荚装为方册本,以达佛法广布的目的。在经费的募化方面,真可更是坚持广募,以让天下众生得以布施、种善因。这部大藏,就是后世所称的《嘉兴藏》。除了大藏的刊刻之外,真可对于中国佛教事业的另一大贡献,便是寺院的兴复。他行脚所到之处每见古刹荒废、或为强豪所占,必定立志恢复。在明末,复寺的工作的进行十分艰辛,其中不仅包括经费筹措的困难,还牵扯到豪强侵占寺产的官司缠讼。尽管如此,真可由楞严寺始到归宗云居为止,前后还是复兴了十五座寺院。

  真可曾言他一生有三大负事:「老憨不归,则我出世一大负﹔矿税不止,则我救世一大负﹔传灯未续,则我慧命一大负。」「老憨」是指憨山德清。真可与德清会晤于万历十四年,从此两人便结为知交。两位当代的佛门大师,一起为振兴法脉而努力。真可举凡刻藏、续修灯录、复寺等事都与德清共相商讨,甚至连身后事也嘱咐给德清。万历二十三年,德清被诬以「私创寺院」的罪名而入狱,后遭流放岭南。真可为营救德清,几度奔波于京城与岭南之间,并视营救的德清为自己出世最大的任务。对于德清,真可付出了足以流芳万古的友谊。

  对明末社会经济影响最大者,莫过于矿税的征收。矿监税使对于人民极尽剥削与荼毒之能事,人民苦不堪言。虽然身为出家僧人,但是怀着菩萨济世的精神,真可视停罢矿税为己任。当时南康太守吴宝秀因反抗税使被捕,其妻也因哀愤而投环自尽。虽然真可与吴宝秀素昧平生,但当他在匡山听闻此事后,便立即策仗前往京城,多方的调护﹔并入狱授吴宝秀毗舍浮佛偈,嘱咐颂十万偈后便可出狱。吴宝秀在持颂八万偈后被释出狱,对于真可无限的感念。由此事也可以看出真可对于忠良的爱护。

  虽然吴宝秀已被释出,但是矿税并未停废,德清仍流放未归,续灯的工作也毫无进展。为了营救憨山与停罢矿税,真可积极的奔走于京城各界。真可曾经数次对弟子感叹道:「释此三大负,当不复游王舍城矣。」此时真可心中所念、信中所写,也都是此三大负事﹔而这也为他种下日后罹害之因。真可反对矿税、营救德清的举动,遭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嫉妒与不满。弟子们皆知京城的情况对他相当不利,纷纷写信劝他离开。但真可表示:「吾当断发,已如断头,今更有何头可断!」为了三大负事,他坚决的留在京城中。不幸的是,万历三十一年,岁次癸卯,妖书事件发生,真可被牵连入狱。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4 10:23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四、癸卯冤狱

  妖书事件的发生,起源于神宗一朝的立储问题。万历二十六年时,就有人为郑妃所刻的《闺范图说》作跋,名为「忧危竑议」,言神宗有意废长立幼,并藉以讥讽郑妃。对于此事,神宗并没有深究,后以不了了之作结。但五年之后,也就是万历三十一年时,尽管当时储位已立,然而又有「续忧危竑议」的出现。史称:

续忧危竑议复出,……书托「郑福成」 为问答,「郑福成」者,谓郑之福王当成也。大略言:「帝于东宫不得已而立,他日必易。其特用朱赓内阁者,实欲更易之义。」词尤诡妄,时皆谓妖书。帝大怒。(《明史》,卷一百十四,〈后妃二.神宗后妃.郑贵妃〉,页三五三八。)

显而易见的,「妖书」乃是有心人利用王室之间的矛盾所作,意图在引发宫围的冲突与政治的不安。然而这件事之所以会在当朝引起大轰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朝廷各个党派都想利用此事来打击异己之故。但是何以身处佛门的真可会牵连入宫廷纷争之中?原因就出在于他写给沈令誉的书信。

  沈令誉与真可同乡,同时也是真可的俗门弟子,因行医的关系与官场上的士大夫多有往来。妖书事件发生后,郭正域被诬以造作妖书之名而入狱,并牵连与他有深交之人~~沈令誉就是其中之一。锦衣卫在沈令誉家中大肆搜索,其中查获若干真可所写的书信。信中谈及营救的德清之事,文中说到:「牢山海印之复,为圣母保护圣躬香火。今毁寺戍清,是伤圣母之慈,防皇上之孝也。」神宗和太后之间,本就因对立储一事有不同的见解而产生间隙;御史康丕扬获得此书之后立即上呈,神宗大怒。下令通缉,真可遂成为朝廷缉捕的要犯。

  十一月二十日时,真可已被东厂所盯,十一月二十九日在潭柘寺被西司房办事逮捕入锦衣卫。十二月初二,王之祯审问真可来京的目的;初三再审,诘问何以制作妖书。初五由锦衣卫转送刑部。十四日拟罪,十五日司法定罪。在审理的过程中,刑部曾经对真可动用过仗刑。他在〈腊月十一日司审被仗偈〉中说道:

三十竹蓖偿宿债,罪名轻重又何如?痛为法界谁能荐,一笑相酬有太虚。
坐来尝苦虱侵肤,知解当年事有无?可道竹蓖能致痛,试将残?送跏跌。(《全集》,卷首,〈紫柏老人圜中语录〉,页六四一。)

明代仗刑极其残忍,被仗者不死即残。对于真可的受仗,吴彦先也曾说:「及其被讯,以衰残历诸刑苦,凡侍者皆心欲落,而师云闲水止,了无一事。」可知刑部对真可用刑不止一次,而且极为残酷。然而真可毕竟是个刚毅有修为的人,不仅面对大刑不为所动,甚至还神色自若的为曹学程说法。《紫柏尊者全集》卷首中所收录的〈圜中语录〉就是当时的说法记录。

  十二月十五日刑部宣布定案,真可被判有罪。真可是一个经年在外修头陀行的僧人,对于痛苦的忍耐程度必定超过一般人;且依他刚烈的个性又绝对不可能趋打成招。但从十一月二十九日真可被捕到十二月十五日判罪,期间只有短短的十五天。如此重大的案件,就这样草草的结案定罪,不仅可以看出明代政治的黑暗,更可以看出明代司法的草率。对执事者有意致自己于死罪,真可相当的失望,深切的感慨到:「世法如此,久住为何?」他在〈十五日法司定罪说偈〉中也说:

一笑由来别有因,哪知大块不容尘。从兹收拾娘生足,铁橛花开不待春。(《全集》,卷首,〈紫柏老人圜中语录〉,页六四二。)

从偈语中不难看出真可对世法的失望,同时也透露出他不愿再住世的讯息。

  真可说临化说九偈,遗言:「护持三宝,棱严径山刻藏事,可行则行,不可行则止。」万历十二月十七日辰时,沐浴端坐,数称毗卢遮那佛而逝。曹直指听闻立即趋往榻前,大呼:「去得好!」真可复开双眼微笑道别,他曾说:「怕死不怕死,不在口硬。但临期出脱,看他便了。」真可一生精进修持,强调对于生死的开破,临化他将死生的自在展现无遗。

  癸卯冤狱造成如此令人遗憾的结果,推就其原因,客观的评析,除了明末政治的黑暗外,真可性格的刚烈应该也是一个极大的因素。

  真可坐化后,待命六日,历经霜风尘沙的摧蚀,色身依旧神色不改。出狱后,弟子依照其遗言将之徒身浮葬在北京城西郊的慈慧寺外。万历三十二年京城大水,弟子担心真可肉身为水所化,开棺启视。但见真可肉身端坐如生,丝毫不为大水所害。弟子于是奉龛归径山。九月,供于寂照庵中,此即刊刻《嘉兴藏》的所在地。万历四十二年朱文宁礼塔知塔中有水,弟子法铠等人于是将真可龛移至开山。万历四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由德清举行荼毗仪式。此时虽离真可坐化已十三年,然其肉身丝毫不坏,宛如在世。荼毗之后,留下无数的舍利。十一月二十三日,灵骨塔于径山文殊台,世称紫柏塔。

  真可一生以负荷大法为己任,不仅自己精进修行,同时更积极的投入刻经与复寺的宗教事业中;但是他并不以一代宗师自居,从未开堂普说,且虽有十余座寺院之兴复,也未担任过任何寺院的住持。在明末衰败的佛教环境中,真可树立了一个精进不懈、刚正不阿的人格形象。在明末四大师中,真可住世时间最短、着作数量最少,对后世的影响也不若其他三位大师来的深。而他之所以被尊称为明末四大师之一,根据释果祥分析认为有下列几个原因:一是他本身的禅悟经验深而行持十分严谨。二是他对当时的仕宦之事阶级影响颇大。三是他对于佛教慧命具有广大的使命感,倡导方册藏的印行,对于佛教文化的普及贡献良多。四是他入狱之后,仍能从容化众,及无寂坐化的生死自在。审视真可的一生,释果祥的论断可谓相当中肯。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4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4 10:25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净土思想

  真可的净土思想,是完全就禅者的立场以言净土。首先,看他对求生净土义的说明:

念佛求生净土之义,义在平时持念,至于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但知娑婆是极苦之场,净土是极乐之地。……念佛人以娑婆为笼槛,以净土为空水,厌慕纯熟,故舍命时,心中娑婆之欲了,了无芥许,所以无论其罪业之轻重,直往无疑耳。倘平生念佛虽久,及至舍命,娑婆欲习不忘,净土观想不一,如此等人,亦谓念佛可以带业往生净土,以义裁之,往生必难。故庐山先造《法性论》,次开白莲社,非无以也。盖法性不明,则情关不破,情关不破,则身心受执,终不能消释。故于饮食男女之欲根,断不能拔。所以口念弥陀,神驰欲境。如先以破身心之方,教以见习而熟,则能了知身与心皆非吾有。此解若成,则身心执受虽未顿破,然较之常人,高明远矣。破身心之方,莫若毗舍浮佛传心前半偈,最为截要。或先持千万过,五百万过,三百万过。持数完满,徐为持偈者开解之,自然身心横计,便大轻了。此计既轻,即以持偈之心,持阿弥陀佛专想西方。至舍命时,则娑婆欲念,不待着力然后始空。何以故?乘解专想故。古德云:专心念佛,求生净土。九人念佛,我敢保他无一人不生净土者。此义亦庐山先造法性论,开众生知解,次建白莲社,成众生之行而来也。(《全集》,卷二,〈法语〉,页六七六~六七七。)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4 10:31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真可在言当时佛法的七大错时,就曾提出一般人认为「念佛求生净土易而不难,比之参禅看教,为此着子最为妥当」的错误。他认为念佛往生净土的重点在于临终的一心不乱;而要做到一心不乱,平时净心的工夫就特别重要了,并不是一般人「观想不一」、「神驰欲境」的念佛所可以做到的。净土教理一个很大的特色,即在于众生不必待业报受尽,就能够藉由阿弥陀佛的愿力带业往生。真可虽然并不反对带业往生之说,但是他认为业往生的前提是必须落实在明法性、身心执障已除之上。这种见解与传统净土宗之说并不尽相同,如在《观无量寿经》中就有九品往生之说,即便是下品三等造恶众生,在临终之时遇善知识教令念佛,也可以得生生净土。净土宗师善导有「凡入报土论」,强调五浊凡夫也能依阿弥陀佛愿力往生净土。蕅益智旭也四种净土之说,说明众生虽有修行及业报的差别,但都能皆能感生不同等次的净土。净土的殊胜也就在于能含摄凡圣一切众生。若就《观经》的分类,真可特重去执见性的求生净土之说,应是属于九品中的上品三等。真可的净土思想所含摄的范围,较之一般传统净土宗之说为狭隘。

  基于真可对净土思想的见解,破身心之执就成为其修行的主要重心。引文中真可虽然以庐山惠远先作《法性论》、再结莲社为其论点的说明,但是他并没有倡研《法性论》,而是教人持颂毗舍浮佛偈;他认为持颂佛偈是破身心执障最好的方法,这也是真可最根本的修行方法。他要学人待身心之执轻后,再以持偈之心念阿弥陀佛专想西方;临终之时,娑婆欲念自然不复存在,往生弥陀净土也才成为可能。由上述可知真可的净土思想重点,仍是落实在净心、去执的心性修养上,念佛的工夫反倒成为其次。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6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4 10:32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至于念佛的方法,真可强调的是「专心念佛」,他认为散心念佛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同时他也指出:「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百千人念佛,无有一两人成就者。」「没有定志」是行念佛法门不能成就的原因。因此,他在教人念佛时说:

合眼便忘,如此念佛,念一万年也没干。汝(僧海洲)自今而后,直须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若睡梦中不能念佛,一开眼时,痛哭起来,直向佛前叩头流血,或念千声,或念万声,尽自家力量便罢。如此做了三二十番,自然大昏睡中,佛即不断。……人生如觉,人死如梦,所以梦中念得佛底人,临死自然不乱也。(《全集》,卷八,〈法语.示念佛〉,页七六八。)

真可所指导的念佛法门,相当的威猛,不仅醒时念,睡梦中也须念念不断;不仅在睡梦中不断,即便是在大昏睡中,也要做到不间断。如此的逼迫念佛,释圣严并不十分赞同,他认为:「一味紧迫,使得梦中念佛,可能不是净境,而是由于神经过度紧张,所发生的虚幻梦想。如果体力心力都正常,加上生活在全部的修行状态中,类此的逼迫念佛,也近似于参话头的初步功效了。」审视真可的反对散心念佛的原因,一方面应是对于时代疏狂之弊病所发,另一方面则与他精进不懈、重真参实修的个性有关。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7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4 10:33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其实就真可而言,念佛也只不过是禅修方法之一,并非一定要念佛不可。在「心净佛土净,心秽此土秽,净秽既在心,如何别寻理?」的唯心净土观下,他认为弥陀净土乃是自心之觉、唯心的体现。因此,真可在〈阿弥陀佛赞〉中,并没有特别盛赞弥陀的四十八愿;在万法唯心的观点下,他将弥陀大愿含摄于自心之内,对于自性的肯定反而超过对弥陀的赞诵。同时,他也认为只要能够善用其心,便能够了知心佛众生不二的道理,娑婆与净土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他说:

夫圆觉倒想,初非有常。倒想在诸佛,即名圆觉;圆觉在众生,即名倒想。如众生能善用其心,孰非无量寿觉?娑婆孰非莲花净土?必曰:外众生而得佛,外娑婆而生净土?此为顿根聊设化城尔。今天下请其入化城,则心然皆喜,延之宝所,莫不攒眉而去,何也?(《全集》,卷十五,〈跋东坡阿弥陀佛颂〉,页九0三。)

此段引文,除了说明真可唯心净土的思想外,还有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重点就是:他认为所谓的净土,只不过是佛陀为顿根说法时所设的方便之说而已;是世尊权设的「化城」,并非是能够真正证悟大乘涅槃的「宝所」。基于这个观点,他也为当时趋向于净土的修行方法提出疑惑。可见真可并非十分认同净土法门,他认为净土念佛只是权设之说,唯有见性成佛才是真正的究竟之地。真可的净土思想与《坛经》中所说的「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祇为下根说近,说远只缘上智。……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的思想是一致的。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8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4 10:35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综合以上所述,真可完全站在禅者的立场以言净土。不仅将净土念佛视为禅修的一种法门,同时以「心净佛土净」的立场,否定弥陀净土存在的必要性;且认为净土之说,只是佛陀的权设方便之说,并非是究竟之地。

  虽然真可不以念佛法门为究竟,但是他并没有直截的去反对净土念佛之说,一方面是他视念佛为话头,将净土念佛的工夫含摄于禅修的法门中;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与明末净土之风大盛有关。尽管真可没有强烈的去反对净土念佛之说,但是如果说他「提倡净土」、「鼓吹念佛」则就有待商榷了。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9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4 10:36 |

<<   1   2  下页 >>(共 2 页)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95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