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447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1   2  下頁 >>(共 2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五會念佛》
《五會念佛》

源自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音宣流 適合任何人學練 常念佛號 習氣漸除 身心康樂 法樂充滿

http://jzf.cixin.org/www.fzzj.org/A...?ArticleID=1557

簡介五會念佛法門

觀本法師於其遺著《香光閣隨筆》中,對五會念佛法門,詳究師承淵源;細考名義聲律;別創新聲,附各式譜,並加說明。以清淨梵音,化民成俗,普度群生,乃彼力倡此法用心所在。合唱佛號可為佛友聚會之活動,又可供家中老少同樂。唱佛則傾心流露,聞佛則深印心版;聲樂以念佛,其功效如是深刻。佛號悠揚,有定心之效,有感化之功,因此余亦樂從而倡之。謹就其書中抄錄蓮宗四祖法照大師自述,定中親見阿彌陀佛,蒙佛付囑此法門事,以堅正信:

智者當知,此五會念佛,誦經法事觀門,實非自意,比常秘密而不述之,今恐後世生疑,墮於惡道,聖教明說,除同行深信,為利益故,如是之人,乃可為說,為愍此故,今略明之。照以永泰二年(唐代宗年號、公元七六六年)四月十五日,於南嶽彌陀臺,廣發弘願,唯為菩提,為諸眾生,更無所求,盡此一形,每夏九旬,常入般舟念佛道場,其夏以為初首,既發願竟,即入道場,勇猛虔誠;至第二七日夜,獨在此臺東北道場內,其夜三更,自作念言:只今現有十方諸佛淨妙國土,諸菩薩眾,常聞無上甚深妙法,具大神通,度無量眾,而我不預斯事,莫不由我惡業罪障深重,不入聖流,不能廣度無邊眾生,甚自傷歎!作是念時,不覺悲淚,哀聲念佛;正念佛時,有一境界,忽不見道場屋舍,唯見五色光明雲臺,彌滿法界,忽見一度金橋,從自面前,徹至西方極樂世界,須臾即至阿彌陀佛所,頭面作禮,阿彌陀佛,歡喜微笑,告法照言:我知汝心,實欲至為利樂有情,無一自利,善哉、善哉!能發斯願,我有妙法,無價珍寶,今付囑汝,今將此法寶,於閻浮提,廣行流布,普利天人;無量眾生,遇斯法寶,皆得解脫。法照白佛言:有何妙法?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佛言:有一無價梵音五會念佛法門,正與彼濁惡世,今時末法,一切眾生,機感相應,聞汝暫念,皆悉發心,如是《無量壽經》,說寶樹五音聲,即斯五會佛聲是。以是因緣,便能稱念佛名,報盡定生我國。汝等未來一切貧苦眾生,遇斯五會念佛無價寶珠,貧苦皆除,亦如病得藥,如渴得漿,如饑得食,如裸得衣,如闇得明,如過海得船,如遇寶藏,必獲安樂。何以故?彼諸眾生,遇斯法寶,便能念佛,即此一生,定超苦海,登不退轉,速具六波羅密, 一切種智,疾得成佛,受勝妙樂,亦復如是。言訖、彼佛國界,佛菩薩眾,水鳥樹林,皆悉五會念佛誦經,法照粗記少分,而白佛言:今蒙世尊加被,付囑此法,若有疑心,不依行者,永劫沈淪,不生淨土;若依行之後,未審一切眾生,見聞之者,發菩提心,念佛名號否?入深禪定否?疾證菩提否?有大利益否?阿彌陀佛言:汝但依此五會念佛,誦經之時,我以國土、水鳥、樹林、諸菩薩眾,無量音樂,於虛空中,一時俱和念佛之聲,令於一切之處,人非人等,亦不勞汝,一一親自化之。但見聞者,無不發心,歡喜信受,而便念佛,至命終時,我來迎接,決定有大利益,已後應知。言訖、忽然還見自身,而在道場,睹斯境界,悲喜踴躍,依教念佛,自爾已來,迄至於今,果如先說,疑網悉除,願此世當來,常於惡世,以斯妙法,廣度眾生,咸登極樂,速得成佛,幸諸有緣,見聞之者,勿懷疑謗。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3:47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初聞〈五會念佛〉感應記
周鳳五教授

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初,友人陳祥耀居士贈我〈五會念佛〉及林鈺堂居士〈勸念佛〉錄音帶各一捲。十一月六日上午十一時許,我在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八十五號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辦公室內,請行政助理江仰婉小姐(東吳大學中文碩士)取錄音機試聽(五會念佛)約二、三分鐘,即換聽〈勸念佛〉。起初無聲無息(當時不知此捲前端有二、三分鐘空白),不久忽聞樂聲,繞屋縹緲,若有若無,諦聽久之頗覺與(五會念佛)樂曲神似,然當時(五會念佛)固已取出,不在錄音機中也。我疑其為窗外民間小廟所播音樂(此廟每日午後皆播放台灣流行歌曲),遂步向窗邊,而樂聲戛然而止,回歸書桌錄音機旁,則〈五會念佛〉之樂聲復作。江小姐時來往於窗戶、書桌之間,所聞與我全同,正詫異間,而〈勸念佛〉之演講錄音開始播出。我二人亦遂悟適才所聞者確為〈五會念佛〉無疑矣。感應如斯,歡喜贊歎之餘,敬為之記。時中華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中華民國國家文學博士
                     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所長
                     周鳳五謹記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3:4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陳上師示寂時五會念佛天樂感應實錄

恩師 陳上師於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上午九時示寂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市。當時隨侍在側之譚寶蓮女居士及來訪之蔡先生同時聽到天樂演唱五會念佛,清晰動聽。陳師證量深不可測,曾親證普賢王如來、勝樂金剛等佛位。而彼於示寂時,則特彰此「五會念佛」法門。彼悲心所在乃以之昭示大眾:由此門深入,則易得度脫。吾人記取此床頭咐囑之感應,當勵力如法以修此門,以倡此法,庶幾報答佛恩、師恩於萬一乎!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六日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3:4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隨唱中的修行
林鈺堂

為了舉行火供和獻龍王寶瓶,我常常要開長途的車。沿途我就放歌唱的錄音帶,並跟著唱。起先我選了一捲法國歌,因為我不懂法語,適合我練習聽聲而不受意念干擾。差不多一年後,我才慢慢增加他種語言的歌曲。日語、西班牙語、粵語和國語是我已加入學唱的。我今天錄了一捲隨唱的錄音帶,就包括了以上五種語言的歌曲。

隨唱與修行有什麼關係呢?
我所要學的,並不是要去記憶這些歌曲,而是要做到確實聽清每一個聲音,並且同時要能發這個聲音。用佛法的術語來說,或者可以叫作「現量證得」。要做到這件事,必需心中沒有雜念,並且不期待、不憶持。可以說是動中有定,定上起用。我隨唱久了,一修隨唱,定境就現起,與打坐習定一樣。 

有許多次,我邊隨唱就邊流淚。因為深切體會到說不同語言的人共同的基本是無有分別的,我們被表相迷惑太久了。   

我現在隨唱,有時完全不覺得有我夾在中間—原曲與隨曲是直接一體的,不必加上「經過我聽,經過我唱」的分別意識。

經過這些年的隨唱修持,我覺得我的聽界常能保持清醒,比較不會被心中的念頭遮去了外間的聲音。

有興趣修這個方法的人,首先應選取一個自己不懂的語言的歌曲帶子,翻來覆去的隨唱,邊聽邊唱,而不是一句一句的背唱。久了,再換別種語言。已懂的語言,反而不適初學,因為歌詞的意思會干擾我們純粹的聽音。


                      一九八七年八月三十日

隨唱的修法也可應用在五會念佛上;亦即跟著五會念佛的錄音帶來唱。如此可使念佛更直接而深刻。因為我們不再是以意識作用的記憶來唱,而是以超出意識的直覺來唱。


                     補綴 一九八八年二月五日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3:51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五會念佛
  五會念佛,乃源自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音宣流,其功德利益,據法照四祖法事云:「 五會念佛利益,即於此生為能離五濁煩惱,除五苦、斷五益、截五趣、淨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脫,速能成就五分法身,功德最勝無比」。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3:52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唐 法照(蓮宗四祖)



法照。不知道是什麼身世來歷的人,唐代宗大曆二年(西元七六七年),居住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的雲峰寺,精勤修行從不懈怠。有一天於齋堂用飯時,在盛著粥的缽內,看到五色的祥瑞雲彩,雲層裡現出山林寺院,寺院的東北方有一座山,山下有溪澗,而在澗水的北邊則有一道石門,石門裡面還有一座寺院,它的匾額題著:『大聖竹林寺』。又有一天,再次地於缽中看到雲層中有幾個寺院,其內有池水高臺宮殿樓閣,數以萬計的菩薩眾,間雜地居住在其中。法照將他所見的境界請教一些善知識,有一個僧人說:「諸佛菩薩聖人們的神妙變化,是不可以凡夫的情見來推測的。但是如果只就山川的地理形勢而論,這個地方應當是五臺山。」


大曆四年(西元七六九年),法照在本郡的湖東寺,開設五會念佛道場,感應了祥瑞的雲彩覆滿天空,雲層中現出莊嚴的樓閣,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的身像遍滿虛空。衡州全城的民眾看到之後,都燒香注視禮拜,過了很久才消失。又有一天,法照遇到一位老人跟他說:「你曾經發願要往五臺山金色世界,禮拜朝見文殊師利菩薩,現在為什麼停止不前呢?」說完之後就不見了。法照於是和幾位志同道合的人,遠赴五臺山。


大曆五年(西元七七○年)四月六日,法照等一行人,到達五臺縣的佛光寺。就在那天夜裡四更(凌晨一~三點),法照遠遠地望見一道奇異的光芒照在自己的身體,因此向前接近跟隨而去。走了五十里,見到一座山,山下有溪澗,澗水北邊有一道石門。看到兩位童子,自稱是善財和難陀,他們引導法照到一座寺院,匾額寫著:『大聖竹林寺』,就如同過去在缽裡看到的一樣。此處黃金為地七寶行樹,以眾寶來莊嚴整個寺院。法照於是進入寺院,登上講堂,見到文殊菩薩在西邊,普賢菩薩在東邊,各自坐在師子座上,有數以萬計的菩薩眾圍繞在旁,文殊、普賢則為圍繞在旁的大眾說法。法照於是向前問訊頂禮,然後問說:「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距離世尊在世的時間已經很遙遠了,知識淺薄根器陋劣,業障煩惱尤其深重,本來具足的清淨佛性無法顯露出來。而佛法又浩瀚廣大無量無邊,不知道要修什麼法門,才最容易得到佛法的心要?」


文殊師利菩薩告訴法照說:「你現在修習的念佛法門,正是最適合這個末法時代的。在一切的修行法門中,再也沒有勝過念佛和供養三寶的了,如果能夠這樣做,就能快速圓滿地福慧雙修。此念佛和供養三寶兩種法門,最為勝善和重要。我文殊師利在過去劫中,因觀想佛的緣故、因為念佛的緣故、並且由於供養三寶的緣故,得到如來的一切種智。所以你應當要知道,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以及甚深禪定,乃至十方諸佛,都是從憶佛念佛而生,因此可知念佛法門,是一切法門之王。」


法照又問:「那麼應該要如何念呢?」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說:「在此娑婆世界的西方,有阿彌陀佛,彼佛所發的願力不可思議,你應當要淨念相繼,不要令它間斷,臨命終後,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永遠住於不退轉之地。」說完之後,文殊,普賢兩位大聖,同時伸出金色的手臂,撫摩法照的頭頂說:「你因為念佛的緣故,不久之後就可以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期願能夠儘速成佛,再也沒有比念佛更好的了。只要一心念佛,就能夠快速地證得無上菩提。」法照聽完之後歡喜踴躍頂禮菩薩,然後告辭退出講堂。兩位童子將他送出寺院。才一抬頭,整個寺院突然消失不知所在,法照因此在當處堆積石頭,以標記它的處所。


到了四月十三日,法照和五十幾位僧人,一同前往五臺山的金剛窟,虔誠恭敬地禮拜三十五佛洪名,法照才禮拜了十拜,忽然看到整個地方變得廣大遼闊莊嚴潔淨,其中有由清淨琉璃所建造的宮殿,文殊、普賢兩位大聖,都在裡面。後來法照又獨自一個人到金剛窟,希望能夠再次見到文殊師利菩薩,因此全身撲倒在地恭敬地頂禮懇求。突然看到一個清淨的僧人叫佛陀波利,引導他進入一座寺院,門口的匾額題為:『金剛般若寺』,整個寺院都以奇異的珍寶莊嚴而成,清淨光明閃耀亮麗。


法照雖然一再地親身經歷不可思議的祥瑞感應,但是從來沒有告訴別人。就在同一年(即西元七七○年)的十二月,於華嚴寺進入念佛道場,斷絕飲食訂定日期,誓死往生極樂淨土,到了第七日的初夜,法照正在念佛時,見到一位清淨的僧人進入道場,告訴他說:「你所見到五臺山文殊師利菩薩金色世界的殊勝境界,怎麼不宏傳顯示給世間人知道呢?」說完之後就不見了,法照當時心裡覺得非常奇異。第二天,又見到那位清淨僧,依然如昨天那樣說。法照於是回答:「我並非敢於隱藏文殊大聖不可思議的境界,只是恐怕令凡夫產生疑心而起毀謗。」那位清淨僧說:「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現在居止於五臺山,尚且都要招人毀謗,你又有什麼好自我愛惜、有什麼放不下的呢?只要把你所見到的境界,普遍地告知天下的眾生,使得凡是見聞的人,皆發菩提心,就如同塗毒鼓一樣能普遍地作為影響眾生的因緣(指凡有見聞者皆發菩提心)。」法照因此回憶他所見所聞的境界,並記錄下來流傳於世間。


第二年(西元七七一年),江東的釋慧從,與華嚴寺的一些僧人,隨同法照來到金剛窟,以及在大聖竹林寺立下石頭標記的地方,瞻仰過去的遺跡。來到這個地方之後,正當大眾內心悲喜交集之時,忽然聽到一陣鐘聲,它的音聲優雅響亮,音節段落清晰分明,眾人愈加感到驚喜和怪異,才知道法照所見所聞的境界,的確是真實不虛的,因此將此事書寫記錄於金剛窟的牆壁上,普願見聞的人,都能一同發起無上菩提心。後來又在化現題名『大聖竹林寺』匾額的地方,建立一小區的寺院,仍然稱為竹林寺。


自此以後,法照於是專志念佛,日夜精進從不間斷休息,有一天忽然又見到僧人佛陀波利告訴他說:「你極樂世界的蓮華已經成就了,再過三年蓮華就會開放。」等到三年的時間一到,法照告訴大眾說:「我要走了。」然後端坐往生。又有人說:法照曾經在山西并州舉行五會念佛,唐德宗時,皇帝詔他入京城,請他教導皇宮裡的宮人念佛,也有五會之多,因此號稱為『五會法師』。(宋高僧傳。樂邦文類)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4:06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為何五會唸佛的方式非常攝心?
  

  (五會唸佛即五音唸佛)

  為何五音呼吸念佛的方式非常攝心,我在相關佛經或祖論上找到了一些理論方面的支持,供佛友們參考.具體內容如下:
  五音呼吸念佛一般有兩種念法,一種是專門為個人獨修提供的音調略快的五音呼吸念佛法,也是最攝心的五音呼吸念佛法,另一種是專門為五音呼吸念佛團體提供的念法,音調略微慢些,適合共修道場,念起來很容易唱出對彌陀的思念之情.另外,我給大家建議一種五音呼吸念佛法,就是每次念佛的時候,可以用鼻子而不是嘴巴來念五音佛號,這種念法的缺點是不容易同念佛機同拍,攝心力量不如前兩種,而優點是使用正統嘴巴呼吸的五音呼吸念佛念累了以後,比如長時間念佛嗓子比較累的話,可以用鼻子呼吸念五音佛的方式休息一下嗓子,因為鼻子呼吸念佛可以保養嗓子,至於念佛的時候採取鼻子來呼吸,這是南懷瑾大德開示的唱念佛號的方法.我後面會列出南懷瑾大德開示的原文.

  未說五音呼吸念佛為何非常攝心之前,我先把<無量壽經>關於五音念佛的部分資料提供給大家:
  
  <佛說無量壽經>(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關於極樂世界的音調是五音的經文如下:
  〞枝枝相準,葉葉相向,華華相順,實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
  〞大森林〞的題外話:雖然極樂世界的五音念佛聲應當是有無量種,但極樂世界念佛是採取的〞五音〞這個大原則是無可爭議的,雖然不敢說墓林僧師父傳授的〞五音呼吸念佛〞方式是極樂世界五音念佛當中的一種,但採取〞五音〞念佛這種思路是符合無量壽經的經文的。

  至於五音呼吸念佛為何非常攝心,我從幾個方面講解給大家聽:
  第一:五音呼吸念佛對治〞昏沉〞〞掉舉〞的效果好。
  第二:五音呼吸念佛符合夏蓮居大德強調的念佛技巧。
  第三:五音念佛符合古大德要求的〞大聲見大佛,小聲見小佛〞。
  第四:五音呼吸念佛符合南懷瑾大德讚歎的念佛方式。
  第五:五音呼吸念佛屬於唱念,而唱念比普通念法效果好。
  第六:符合其他一些法師推薦的念佛技巧:

  1.五音呼吸念佛對治〞昏沉〞〞掉舉〞的效果好。
  五音呼吸念佛非常對治念佛當中產生的〞昏沉〞和〞掉舉〞.因為五音呼吸念佛的念法和其他念佛法不一樣,一般念佛法是:南 無 阿 彌 陀 佛.而五音呼吸念佛是:南無 阿 彌 陀 佛.〞南無〞是連在一起念的,〞阿彌陀佛〞是自然念不加力,每次念〞南〞的時候要有一個〞提〞力.而這個〞提〞力正好可以克服念佛時候的〞掉舉〞問題.五音呼吸念佛每次在念〞無〞字的時候,要用〞鈍〞力,這種〞鈍〞力可以很好的克服昏沉,每次〞鈍〞力都好像把人從夢中驚醒一樣,所以五音呼吸念佛非常的攝心,效果非常好.

  2.五音呼吸念佛符合夏蓮居大德強調的念佛技巧:
  另外,五音呼吸念佛方法完全符合大德夏蓮居老居士要求的各種念佛格式.比如:五音呼吸念佛配合呼吸,隨著呼吸來念,所以很大的增強了肺活量,導致唱念的時候,越唱念越有精神,跟著念佛機大聲唱,字句非常清晰,每一個字唱出,都有旋律,其音幽雅,有如溪聲流水一般,餘韻不盡,使人聽了塵念頓消,身心輕快.佛號和佛號之間速率一致,不存在或快或慢的問題.另外〞五音呼吸念佛〞有五個音節,悅耳,唱念有感情,音節和音節之間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非常連貫.五音呼吸念佛是跟著念佛機大聲念佛,容易〞心應口,聲攝念〞.五音呼吸念佛往往要配合各種計數的方式,比如坐著念要〞畫計數本〞或〞撿豆計數〞,走路的時候可以數左右手各自五個手指計數,這樣就不容易〞輕忽養識〞況且五音呼吸念佛五個音節本身要念清楚,聽清楚的話,那本身就是一種計數方式.聽過五音呼吸念佛光盤的佛友都知道:五音呼吸念佛的聲音非常好聽,每個調都非常〞押韻〞,聲音高低也完全取決於念佛人自身的呼吸肺活量,而且音節配合的很好,一環套一環,不給念佛人打妄想的時間,音調當中,念起來非常有感情,念的時間長了往往感到很歡喜沒有憂愁,所以很容易就做到了〞聲和韻穩,字正音圓,懇切綿密,沉著安閒,聲合乎心,心應乎聲 心聲相依,妄念自清〞。

  下面是:夏蓮居老居士開示的〞如何念佛〞一文:
  念佛最忌 精神渙散 字句模糊 先快後慢
  既無音節 又不聯貫 心不應口 聲不攝念
  輕忽養識 古德所歎 如此念法 永難成片
  聲和韻穩 字正音圓 懇切綿密 沉著安閒
  聲合乎心 心應乎聲 心聲相依 妄念自清

  3.五音呼吸念佛是出聲大聲的唱念佛號,所以符合古大德要求的〞大聲見大佛,小聲見小佛〞
  古德開示如下:
  〞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紛起時,振作精神,高聲念佛,聲聲快足,乃至高亢入雲,別具一番境界。高聲念佛能護耳根而啟心靈,滌蕩五陰之塵垢,觀音入心,則心易專而雜念少。《業報差別經》云:高聲念佛誦經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驚怖,三聲遍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聲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三昧現前,十往生淨土。又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高聲念佛一法,願常行之。 〞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6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4:08 |
yamtai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表情 謝謝分享,真是好文章 表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7 樓] From:臺灣固網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09-03-24 15:54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五會念佛:童聲版,有電子琴伴奏,製作者不祥

http://www.buda.idv.tw/downloa...rial_no=2128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8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6:27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五會念佛, 法振法師領眾唱誦
此版本 莊嚴徐緩,音韻悠揚,使人在心平氣和中,憶念彌陀之莊嚴

http://www.buda.idv.tw/downloa...rial_no=2151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9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6:28 |

<<   1   2  下頁 >>(共 2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90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