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339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1   2   3  下頁 >>(共 3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念佛法要(卷三)
念佛引證



持名法門,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故九界咸歸,十方共讚,千經併闡,萬論均宣。凡與經意相違者,即是謗法,不得往生。後學機遲,卒難尋究,茲節引經論有關持名方法精華簡要之義,以便隨時印證,而免修自誤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1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佛說阿彌陀經節引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佛名者,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按】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禪淨各宗,均列入朝暮課誦。淨土十要云:「佛法之妙,莫要於淨土,淨土之妙,莫要於持名,持名之妙,莫要於阿彌陀經及靈峰要解。」要解云:「信願執持名號,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男女也。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仍至頓至圓也。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足證信願持名,定生極樂。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0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佛說無量壽經節引



過去久遠劫,錠光如來出世,次第至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棄國出家,號法藏比丘。佛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國土麤妙。聞已,皆悉睹見,發大誓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惟除五逆,誹謗正法。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發如是等四十八願已,一向專志,莊嚴佛土,安立眾生,住於無上正真之道。今已成佛,現在西方極樂世界,號無量壽佛。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悲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按】此經廣示彌陀因地願行,依正莊嚴,及三輩往生者、均以發心專念為正行。末示當來經滅,獨留此經百歲。大集經云:「過是以往,無量壽經亦滅,佛法全無,惟餘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豈非以持名法門,下手易攝機普,入道穩而得效速耶?足證其時愈後,此法愈契機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1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節引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乃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五百佛,來迎此人,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善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不誹謗方等經典,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隬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大悲觀世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說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事,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按】此經首明修三福為淨業正因,發三心即便往生。末明九品往生之因果,令業障重者,以稱名為正行,由稱名故,能除罪多劫,即得往生。龍舒云:「至誠心者,至誠歸向,無苟且也。堅固心者,堅固修進,更不退轉也。深心者,用心深至,直透淨土,如探海底珠也。三世諸佛與法界眾生,皆由心造,吾心如是,焉得不上品上生。」靈峰云:「觀經專明作觀,因勝觀非凡夫心力所及,故於第十六大開稱名之門。當知人根雖鈍,而無量壽佛之名字,未嘗不心作心是,故稱名者,不勞觀想也。」心作、即心想念,心是、即心是佛也。印光大師:「九品之觀,不過令人知往生之因果耳,但期了知即已,不必作觀,祈一心持名,待至心歸於一,淨境自會現前也。」不云具足十稱,而曰十念者,楊仁山居士以「稱名之時,一心專精,無他念間,惟有稱名之念,十念相續,即得往生。」足證末世眾生,多業深障,應發三心,老實稱名,並隨緣兼修一福二福,或具修三福,迴向淨土,以期品位增高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1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節引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名超日月光,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按】此經的示念佛圓通,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返流旋一,六用不行也。印光大師此為「念佛用功最妙方法。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眼皮放下,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方為淨念。若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三摩地、亦三昧之別名,此云正定,亦示正受。正定者、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復外馳之謂。正受者、心所納受,唯佛號功德之境緣,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足證憶佛念佛,必定見佛,自得心開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2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阿隬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節引



西方安樂世界,今現有佛,號阿彌陀。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堅固其心,憶念不忘,十日十夜除捨散亂,精勤修習念佛三昧。若能令心念念不絕,十日之中,必得見彼阿彌陀佛,並見十方世界如來及所住處。唯除重障鈍根之人,於今少時所不能睹。一切諸善,皆悉迴向,願得往生安樂世界。垂終之日,阿彌陀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安慰稱善,是人即得往生。



【按】依此經十日持名不絕,即能見佛,縱障重根鈍之人,今不能見,迴向願生,臨終必見,即得往生。足證信願行三資糧,以願為前導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2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稱揚諸佛功德經節引



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誦諷念,當起廣遠無量歡喜,安立其意,念使真諦十萬億信心,念斯如來,其人當得無量之福,永當遠離三塗之厄,命終之後,皆當往生彼佛剎土。命欲終時,一心信樂,念念不忘捨,阿彌陀佛將諸比丘僧,住其人前,魔終不能壞毀斯等正覺之心。其有最後聞阿彌陀如來名號,讚說之者,信不狐疑,當相敬心,至意念之,如念父母,斯等普當於彼佛國,具滿眾願。其有不信讚歎稱揚阿隬陀佛名號功德,而謗毀者,五劫之中,當墮地獄。足證持名法門,信尤為要。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6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3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佛說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普廣所問經節引



普廣菩薩白佛言:「十方佛剎淨妙國土,有差別否?世尊何故讚歎阿彌陀剎,諸願生者,皆悉隨彼心中所願,應念而至?」佛言:「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向者少,習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專一,心亂無志,實無差別,令諸眾生,專心有在,是故讚歎彼國土耳。諸往生者,悉隨彼願,無獲不果。」



【按】此經明示:眾生根鈍,濁亂者多,令專心一境,易得往生,足證淨業行人,首重專修。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7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3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不悲心陀羅尼經節引



佛言:「此觀世音菩薩,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隬陀佛國。」



【按】此經明示:「專稱觀音菩薩聖號,獲福滅罪,命終往生。足證與念佛功德無異,願於念佛之外兼念。若遇患難,宜專念觀音,以觀音悲心甚切,代佛垂慈救苦,感應甚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8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4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文殊師利發願經節引



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按】悲華經:文殊師利菩薩、蒙佛授記,於未來南方清淨無垢寶寘世界成佛,號普現。普賢菩薩、蒙佛授記,於未來北方知水善住淨功德世界成佛,號智剛吼自在相王。均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足證發願往生之重要。我輩凡夫,應速發願追隨,不可怠忽!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9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4 |

<<   1   2   3  下頁 >>(共 3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213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