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48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beyond1024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 从坐观虎斗到坐以待毙──保持中立的下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项好策略,但那是指渔翁的实力远比鹬、蚌强,而且躲在暗处,伺机而动。如果两强相争时,较弱的一方,保持中立,坐观虎斗,是不是好的策略?

  一般的答案可能是肯定的。然而,十五世纪义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维利(1469~1527),在他的世界名着《君王论》里,却告诉我们,这是错误的。

  「一位君王必须毫不犹豫的表示他到底支持谁或反对谁。这种政策永远比保持中立好得多。因为两个邻邦冲突时,总有一方会胜利……如果你不公开表明态度,必定成为胜利者的祭品,而失败者也会暗自高兴。」马基维利说:「胜利者不会和他在危难时不拔刀相助的人交朋友,失败者也不会和你结交,因为你不肯助他一臂之力。」

  马基维利的《君王论》写于1513年,在着作里,他并未举出很详细而生动的例子,他大概想不到,往前推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华历史的三国时代,就有人提出相同的主张。荆州牧刘表的两名官属曾如此劝说他们主子,要他在袁绍和曹操之间二选一。

  刘表这人,精通经史,却不谙军事,不通政务。当曹操和袁绍相持于官渡,袁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表面上答应袁绍,实际上虚以委蛇,按兵不动。

  刘表的两名官员韩嵩、刘先分析利害说:「豪杰相争,两雄相抗,决定天下谁属的关键在于将军(刘表)您。将军若想有一番作为,应当乘他们相争时起兵,否则,便应该支持其中一边。如今将军拥有十万大军,却坐壁上观,见贤者有难而不相助,人家来示好而不理会,这两种怨恨必定集中在将军身上,届时想保持中立也难了。」

  那怎么办呢?唯有归附可能得胜的一方,而这一方就是曹操,「曹操英明,天下贤才都归附他,必然胜过袁绍。曹操击溃袁绍后,乘势来攻,荆州便不保了。」

  韩嵩、刘先说得很清楚,要嘛起兵,要拚大家来拚;否则就该投靠(或投降)一边。

  韩嵩、刘先的话至少有五个内涵:

1两边都想讨好,会落得两边都得罪;想保持中立,免谈;
2必须表态,决定押一边;
3押哪边?押会赢的那边;
4曹操必能以寡击众,击败袁绍;要押,押曹操;
5最好的结局是,曹操大赢,归附曹操。

  总结一句,此时保持中立,不支持曹操,将自取灭亡。

  刘表的另一名大将蒯越也劝他这么做,但刘表犹豫不决,想袁绍据有四州,兵足马盛,处于弱势的曹操,真能赢吗?

  由刘表的犹豫,可知他平日根本没做情报工作。如今亡羊补牢,只好派韩嵩去曹操阵营,刺探虚实。

  韩嵩去了一趟回来,大力颂扬曹操,刘表听了,不但不肯定韩嵩的观察报告,反而怀疑他拿了曹操的好处,气得想杀他。要不是刘表的续弦蔡夫人讲情,韩嵩早已一命呜呼。

  刘表最没有中立的本钱,因为他太有本钱。怎么说?本钱来自他所处的地理位置,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黄金地段,是精华地区,这么有本钱别人不来抢吗?想闭关自守,不与人争,怎么可能?

  鲁肃初见孙权时,就提议「剿除黄祖,进伐刘表」;诸葛亮初见刘备时,在「隆中对」也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谁得到谁就有足够的称霸本钱,然而「其主不能守」,刘表没本领守住荆州,因此应该将荆州抢夺过来。

  刘备、孙权阵营觊觎,更不用说实力坚强的曹操。官渡之战后八年,曹操北征完成,便挥师南进,讨伐刘表。大军还没开到,刘表就病死了。

  作为一名领导者,一名在乱世间竞逐的豪杰,刘表是不及格的,他的外表温文儒雅,实际上很没安全感,疑神疑鬼,猜疑妒忌。他胸无大志,犹豫不决,缺乏审时度势的能耐,没有及时应变的功夫。更要命的是识人用人的能力不足,这点下篇再说。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1-08 20:0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23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