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25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1   2  下頁 >>(共 2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淨土法門-信願行
一般人以為要做善事才能經功德的觀念是錯誤的,事實上我覺得除了上述之翻閱佛經、讀佛經之外,念佛的功德也是很大的,阿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而要想求生西方淨土必須具備【信願行】三個字,換言之,這信願行是這個求生西方淨土的法門修行的根本方法,可是你發現了嗎?不是說要很多【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往生西方淨土嗎?而修行方法【信願行】又沒有提到要做善事,那麼具足信願行又如何往生呢?
這裡就涉及到【信願行】必定是能夠有很多很多的【善根福德因緣】的,亦即【信願行】能夠激發起我們本有的自性,這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剛證得佛果成佛時所說的:【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每個眾生都有跟佛相等的智慧德相【包括功德、福德】,只是由於執著於妄想而不能享受到與佛相同的果位,而具備【信願行】三字正是可以幫助我等恢復本來的自我,而能求生於西方淨土,終至於圓成佛果。

【信】:
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己善根深厚方得接觸此淨土法門、信釋迦佛絕無妄語、阿彌陀佛決無虛願、西方確有極樂世界、信自己依法念佛之因必定得到生西方淨土之果、信事理無二念一佛名即念無量佛名、修持淨土法門即修持無量諸佛至深法門)

【願】:厭離此五濁惡世,欣慕西方願意求生淨土。

【行】:日日專持阿彌陀佛名號,不令夾雜、間斷。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9-03-05 22:24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雖然在次第上來說,【信願行】三者,一般是先有【信】,才有【願】,最後才是【行】,亦即祖師所說的:【非真信,則不足以切願;非切願,則不足以導行】。

但是個人卻以為,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一般由信下手,則能產生較大的力量,而真實的【願力】也是透過真實的【信念】而產生,換言之,祖師的說法並沒有錯誤,也是非常正確的。惟我認為,世間的事很難說,眾生的根器也不盡相同,誠如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說不定有哪些怪咖,可以從【行】開始下手,然後逐步透過身體力行之後,而引發起自己原始本來之面目,而明心見性的,例如:廣欽老和尚,他不認識字,卻能只透過每天念【南無阿彌陀佛】而明心見性的,真的是很厲害,難怪淨土宗第九代祖師藕益大師說,要我們每天都訂一個功課,什麼功課呢?就是每天規定自己要念幾遍阿彌陀佛名號,哪怕是一千、一萬都可以,這樣經年累月,自然就能讓自己的境界大幅度提升。

想想,過去我在當兵時,也曾經給自己一些功課,每天就是隨身攜帶計數器,一天到晚持咒念佛,結果效果非常好,當時幾乎都是心想事成,實在是功不唐捐,事實上,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一再地強調要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這都是為我們好的事,我們當然要遵從。(而觀世音菩薩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靈感大悲心陀羅尼經中也說道,要我們除了念他的名號之外,也要念本師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我們不可以一天不念佛。)
表情 表情


[ 此文章被winkor在2009-03-06 19:51重新編輯 ]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3-06 19:41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徹悟禪師語錄

  眾生所以輪回者。六道也。餘趣眾生。為驚瞋苦樂所障。無暇向道。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但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人身豈易得乎。人道眾生。從生至壯以及老死。眼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世間塵勞生死業緣耳。佛法豈易聞乎。得人身已難。況得男子身六根具足尤難。聞佛法已難。況聞彌陀名號淨土法門尤難。何幸而得難得之人身。何幸而聞難聞之佛法。聞之而猶不肯信。不深為可惜也哉。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而不願。猶不信也。願而無行。猶弗願也。行而不猛。猶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願不切。願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總之生真信難。信果真矣。願自能切。願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願。加以勇猛行力。決定得生淨土。決定得見彌陀。決定證三不退。決定一生補佛。既得生淨土矣。曠大劫來生死業根。則從此永斷。既一生補佛矣。至極尊貴無上妙覺。則便得圓成。此一念真信所關係者。豈淺淺哉。苟非障道緣薄。生死業輕。久種善根。宿因深厚者。何以能爾。然吾人無量劫來。業力輕重。善根深淺。皆莫得而知。但業力由心轉變。善根在人栽培。是故宏法者。不得不善巧方便。懇切開示。而學道者。不可不竭力奮勉。勇往直前。但一言入耳。一念動心。皆可轉變業力。皆能栽培善根。雖聞種種緊要開示。都無一言所入。雖遭種種逆順境界。曾無一念奮發。是為真業力深重。真善根輕鮮。則亦莫可如何也矣。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3-08 00:46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徹悟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他生活的年代離我們也比較近,西元1741——1810年。他所住持的寺院在北京的紅螺山資福寺。在徹悟祖師那個時代,資福寺是我們中國淨土宗的一個中心地帶,就是那裏出現了一代祖師。印光大師對徹悟大師非常推崇,他在出家五年之後,專門到紅螺山資福寺去參學,入念佛堂念佛,在那裏住了三年,號稱“繼廬行者”。“繼廬行者”也跟東林寺慧遠大師有關,繼承廬山東林寺慧遠大師的志向,專修念佛法門。印祖在紅螺山資福寺的時候,每天就像讀佛經一樣讀《徹悟禪師語錄》,深得《徹悟禪師語錄》之精髓,又瞭解徹悟大師一生自行化他的德業,於是印祖就推尊他為淨宗的第十二代祖師,是從印祖這裏開始的,也只有祖師才能識祖師。印光大師對這些語錄非常推崇,認為徹悟大師所開示的法語,是可以繼往聖,開來學,驚天地,動鬼神的,是這樣驚天動地的文句。只有從大光明藏裏面流現出來的智慧靈文,才有這樣驚天地、動鬼神的能量啊!一個淨業行人真的能依徹悟大師的《語錄》來行持,決定可以俯謝娑婆,高登極樂,為阿彌陀佛的弟子,作蓮池海會的良朋。所以徹悟大師的語錄真的是淨土宗最上、最要的開示。這是印光大師給我們未來的淨業學人,推薦的一顆摩尼寶珠。印祖在新彙編《淨土十要》的時候,把它附在了《淨土十要》後面。再來看徹悟大師一生的德業,他又叫夢東禪師,早年是參禪的,參禪開悟了的一位禪師。對於教下也非常通達。他為什麼轉為淨土呢?是一次生病的因緣,不能痊癒,他就想到五停心觀——多障眾生念佛觀,就開始念佛,念佛使他的身體好了。他就猛然思惟,覺悟到:“念佛一法,是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諸大菩薩所宣導,是我們中國像智者、永明、蓮池、蕅益等諸大善知識所身體力行的法門。我生在這樣一個時代,這些菩薩、大善知識都這樣去做,我敢不依從啊?”他忽然有這一念覺悟,就把參禪的事情放下了。當時依他來修禪的人很多,他就跟他的門徒們說,現在我要開始來念佛了,你們還想參禪的,可以找其他的地方去,想念佛的就留下來。他這樣猛地一轉頭,就一心念佛,專修念佛。他在後來幾十年專修念佛的過程當中,身心還真的得到了很大的安樂,智慧也有很大的提升。臨命終時是預知時至的,在大家的助念聲中,臨往生的時候說了一句話:“稱一聲佛名,見一分相好。” 就往生了。往生的時候異香滿室,停留了七天,頭髮都由白髮變成黑髮。三七日荼毗的時候,出現一百多顆舍利子。有部分舍利子現還供在紅螺山資福寺裏瞻仰。享年七十歲,僧臘四十九年。這是徹悟大師大概一生的行業。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3-08 00:4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如本法師講:

憨山大師云:修行第一要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一片。若人果為生死心切,念念如救頭然,只恐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要將這一聲佛咬定,要敵過妄想。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情牽纏遮障,如此下苦工夫,久久成熟,自然相應,如此不求成片,而自然成片矣!

抱持著如此觀念、動機和意志力,來念阿彌陀佛,你不想念到成片,也不得不自然成片,修行之人,必須生死心切。一般人念佛都只是念結緣的而已,念爽的、念歡喜心的,看他心情的變化,愛念就念,不愛念就不念,或是初一、十五才念,這些都是生死心不夠切,如何才叫做生死心切?就是要萬緣放下,將直往西方的心提起,縱然念佛念到當下會往生,也要往生極樂世界去,這樣聽懂嗎?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3-08 23:1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如果阿彌陀佛現在要帶你去西方極樂世界,你還會惶恐驚嚇的說:阿彌陀佛你晚點再來,三十年後再來,我還年輕。像這樣子就是生死心不夠切。念佛會被妄想牽著走,世緣的心不斷生起,這要如何達到往生的條件-一心不亂呢?所以說修行首要就是生死心要切,生死心不切的話,一切都免談,生死心不切的話,如何敢跟別人說要念佛念到成片呢?不用說了啦!所以,如果生死心夠切,認真的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如救頭然,就像頭頂上有火在燒一般,專心一意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生命就快沒有了,你還有心情打妄想?想那些有的沒的?考慮過去,盼望未來?心想如果我失去人身,那就萬劫難復呀!一暴百千劫,再回頭來是幾時。如果沒有往生淨土,投胎轉世去,不一定還能做人,投胎六道中的哪一道是由業力來決定的,而做人只有六分之一的機會,還有六分之五是不可能做人的,我們不要以為人死之後還是做人,這是邪見,又稱為常見,人死後做人,那誰要當鬼?人死後又做人,那誰要做豬、牛畜牲?如果人死後又做人,那天神、阿修羅誰要做?如果人死後還是做人,那地獄的眾生誰要做?大家都不要呀!佛弟子應如是正思惟。人之所以做人,要有做人的條件,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守五戒來世才有機會再當人,不然的話,難啦!人往往沉溺於邪見中不知回頭,正所謂:「得人身如爪上塵,失人身如大地土。」所以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你就會將一句「阿彌陀佛」咬住,敵過妄想,敵過七情六欲,戰勝它、打倒它。在一切時、一切處,佛號念念現前,不被世間上的父母、兄弟姊妹、眷屬的感情纏住、障礙住。如此來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加深功夫,久久成熟,自然就能感應道交了,念到能念所念雙泯,無對立,菩提自性顯露,生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此時此刻,證成無生法忍,自性彌陀、自性淨土現前。

念佛只要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念佛就沒意義,如感情要頓斷,不要糾纏不清,藕斷又絲連,心想著男、女朋友,想一些世間塵勞事,這些都是生死心不夠切,雖是念佛也只是結個緣而已。念佛要以什麼心情來念?要將七情六欲頓斷,不要貪戀五欲六塵,把名利、感情、財產一切放下,單單一句「阿彌陀佛」提起,生死心切,阿彌陀佛直念下去,「阿~彌~陀~佛」,這句純、清、光明,祥和的一句阿彌陀佛,勝過打妄想時念一萬句的佛,修行就是生死心要切,當下與法相應。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3-08 23:20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憨山大師云:於二六時中,單將一句阿彌陀佛,橫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一切世事都不思想,但只將一句阿彌陀佛,作自己命根,咬定牙關,決不放捨。乃至飲食起居,行住坐臥,此一聲佛時時現前。若遇煩惱境界,心不安時,就將這一聲佛提起一拶,即見煩惱當下消滅。念念煩惱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滅煩惱,便是佛度生死苦處,若念佛消得煩惱,便可了得生死,更無別法。

憨山大師這樣教導我們,於二六時中,一天二十四小時,對真心要拼往生的人來說,單單一句阿彌陀佛就足足有餘了,橫在胸中就是放在心裡,阿彌陀佛‥‥‥你要怎麼念都無妨,大聲念、小聲念、心念、金剛念,只要發出你的誠意、獻出你的真心,一心一意就是要往生西方淨土,念念不忘,心心不昧,這樣的話,往生西方淨土絕對勢在必得,世間的一切種種事情,不要牽腸掛肚,單單將一句阿彌陀佛當成自己性命根本。咬定牙關將一句阿彌陀佛咬緊,不讓它閃失,不讓它有所差錯,絕對不將它放捨,不論是在飲食、吃飯、睡覺,或者是在行住坐臥,佛號時時現前,如果遇到任何煩惱境界,心不安的時候,能將這一句阿彌陀佛的聖號提起,日子一久,漸漸你的煩惱就會消滅,這就是所謂佛度生死苦處,六道輪迴就沒有你的份,三界的苦命兒,六道的流浪漢,就和你無緣了。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6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3-08 23:23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愛不斷不生淨土,業不重不生娑婆。」業障越重的人,更需要念佛,不然業障會牽著你去投胎轉世,輪轉生死,你被愛吃肉的業牽走了,被愛名愛利的心拖走了,被虛榮心拖走了,被嫉妒的心牽走了,被貢高我慢的心拖走了,花花世界無時無刻迷惑著你我,而單單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把你拉回來,如此來回拉鋸,修行就猶如上戰場,苦戰到最後,你想勝利,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所以業障越重,就越需要念阿彌陀佛;越病苦就越要念阿彌陀佛,因為生病之後,就沒心情念佛,煩躁、鬱悶充斥內心,便放棄不念,因此往生不成,又是構成多生累劫的輪迴不休!這輩子別再歷史重演,別再重蹈覆轍,應如喪考妣之心來念佛,要將這輩子當作是最後一世,不要因為病魔的關係而障礙你往生,擾亂了你修行的腳步,進一步是西方蓮池,退一步是地獄火坑,你選擇哪一個呢?感情越重的人,更加要念阿彌陀佛,不然會被感情的業把你困住,愛恨情仇,剪不斷、理還亂,把你沖昏了頭,使你失去理智,無法提起佛號;注重名聞利養的人,貪名重利的人,更加要念阿彌陀佛。佛號要提起!往生淨土最後的勝利者,就非你莫屬。心如果向五欲六塵的人,則步步都是死棋,如同坐上無方向導引之噴射機一般,直奔生死黑洞的六道之中。所以你不念佛,請問是要往生到哪裡?六道輪迴可不輕鬆!所以不念佛求願往生西方淨土實在是不行。唯有佛才有辦法救我們,試問世上有哪個人,包含你爹、娘、兄弟姐妹、眷屬朋友,乃至天下間所有的教授、博士,有辦法救度你嗎?這些人也在生死業海中沉浮不定,尚待別人去救度,焉能度人!唯有佛才能救度我們。所以沒有念佛往生淨土絕對不行,這樣諸位清楚嗎?沒有往生西方淨土便在六道輪迴,受苦冤枉不輕鬆啊!這輩子哭的淚水已經夠多了,而多生累劫所哭的淚水就如同四大海之多,只要生死輪迴未了,再如何的哭泣,淚流屯積如虛空,始終是無法哭畢業的,所以眾生實在是業障太重了。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7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3-08 23:24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是往生西方淨土根本的條件,來看憨山大師教我們如何念佛:憨山大師云:若念至一心不亂,臨命終時,淨土境界現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則能感阿彌陀佛放光接引,如此必定往生之效驗也。

如果念阿彌陀佛,念到口不離佛,佛不離口,佛佛由心起,達到一心不亂之境,當臨命終時,淨土的境界就浮現,大地黃金為地,有七寶池、八功德水、七重樓閣,亦有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寶莊嚴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浮現在你的眼前,自然生死輪迴就無法束縛你,控制不了你了,此刻就可以蒙阿彌陀佛放光來接引你,往生到淨土蓮邦。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看到阿彌陀佛現前、看到朵朵蓮花來接引你,這就是往生西方淨土的一種見證、一種瑞相。念佛的時候,音聲不絕,心心不間斷是因,到最後一心不亂現前就是果,這句佛號念得純而不雜,精而不亂,單單一句阿彌陀佛就足矣!你念得如此虔誠,卻沒有辦法往生淨土就奇怪了!更何況是你身心投入往生的行列來念佛;斯斯文文的念佛就能往生,甚至簡單的念兩句佛號,有心要往生的人都能往生了。說到這裡有人問:如本法師!你的開示很有趣,念阿彌陀佛難道一定要念得那麼認真嗎?所謂:一分虔誠,一分功德。你把身體性命完全投入在一句阿彌陀佛中,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佛不二,打成一片的時候,這樣子念阿彌陀佛,往生指日可待矣。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8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3-08 23:25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元朝優曇大師云:真信修行之事,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專意一念,持一句阿彌陀佛,只此一念是我本師,只此一念即是化佛,只此一念是破地獄之猛將,只此一念是斬群邪之寶劍,只此一念是開黑暗之明燈,只此一念是渡苦海之大船,只此一念是醫生死之良方,只此一念是出三界之徑路,只此一念是本性彌陀,只此一念達唯心淨土。
表情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9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3-08 23:25 |

<<   1   2  下頁 >>(共 2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56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