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681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rt9049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9 鮮花 x2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禪定][分享] 心經(一)“觀自在菩薩”
這篇文章是敝人上廖老師 課堂的資料分享 給各位 對 心經有更多的了解.如果各位先進覺得這文章讓大家感覺有需要我再續舖...


心經()
第一章
“觀自在菩薩”
很多人一開始就迷惘了!怎麼是“觀自在菩薩”?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是〝觀世音菩薩〞而是〝觀自在菩薩〞,那我就先來解釋吧!
那是因為觀世音菩薩是觀察眾生的疾苦而尋聲救苦、
而〝觀自在〞卻是用來觀照自己的自在心、
因此開宗明義〝心經〞就已揭櫫是用來自省與體悟的、
那為什麼用〝觀自在菩薩〞?是觀照自己的心是自在的嗎?
那又當然也不是!因為能觀照審視的心、是那部投影機與超級大硬碟‧因此重點是:
用我們這顆意識心去觀照到有一本來就存在的心、並且找到那原已具足的那顆心(真心、大硬碟的投影機)、能夠這樣清楚的觀察到與覺知的菩薩、就叫做〝觀自在菩薩〞。
那這樣的意思不就是明白的在告訴我們、這顆意識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的心(腦─勝義根)是假的!
答案當然是假的,怎麼不是假的!你睡著時意識是模糊的還能知能覺嗎?那又是誰來喚起你的熟眠、當然不是那已模糊的意識、因此那就有一個東西本來就是存在的、你身前死後牠都存在著、是生生不息的、是如如不動的、那才是真正的〝自在〝,因為如果會高興、憂愁、討厭的心一定是不自在的,
這不就是告訴各位是有一個東西、我們姑且稱其為〝真心〞,那就是我們要找的東西、那個東西是自在的、所以這就是人生命的疑團、這當然也就是佛法的精髓所在、釋迦牟尼傳法就是在教你找到這個〝真心〞,有所區別的是〝有人用自己的修持方法今世就找到(自力),有人不在此娑婆世界找太難了!那就依佛菩薩的願力、到另外的星系(淨土)讓佛菩薩來教導找到,僅此不同而已‧但追根究底盡未來際,你還是要找到那個東西〝真心〞。
那這個東西是什麼?
〝其實真心就是我所稱謂的超級大硬碟,容量無可限量並照單全收,這亦就是我所說的附有超級大硬碟的投影機、而今世就是那大螢幕,因此當然是找到牠並把牠關掉〞否則我們還不是在那大螢幕下賣力的演出、一世演過一世、一生接連一生〞、永無出期。〞
還是不很清楚、那我就更說白話些、那就是我們這顆清楚明白的心、其實是假的!因為那只是一種投射作用!但有一個東西是真的、牠是亙貫古今、如如不動的存在著、但唯有透過我們這假的意識心才能找到那真的、而那所謂的菩薩與佛就是已找到那〝真心〞的覺悟者、他們根本不會為那意識心操弄、相反的他們慈悲更焦慮急切的要教導我們找到那真的〝真心〞,這就是所謂菩薩的行願、這樣夠清楚明白了吧!
至此你應該還會問;那這意識心怎麼會是假的、明明就是那麼的真實!喜、怒、憂、思、悲、恐、驚、樣樣具足,怎麼會是假的、不是嗎?
不要急!這部份我會在未來的章節交代清楚、但目前你就是要先有這樣的認知。
〝一切意識有為法所延伸出的都是虛妄的、我們所有能知能覺的意識當然都是假的、當然這些假的也都是靠那真的〝真心〞提供資訊才能存在、但沒有透過這個假的意識(腦)也是無法找到真的、這就像在黑暗的環境下、須要有投影機的投射螢幕、透過螢幕我們才能找到投影機是一樣的道理〞
回歸正題〝觀自在菩薩〞能觀、能察、能覺的當然是假的、所以觀是無法自在的,因此千萬不能誤解為〝觀自在菩薩〞是一個審視內觀能夠自在的菩薩、或是觀照自己是自在的菩薩、那都是錯誤的!因此這〝觀自在〞是真的假的並行不悖的、所以應該說〝不觀自在、本來就是清淨的、何須觀知自在〞。
至於〝自在〝那是幾乎無法操控的,因為只要具足七情六慾、人是不可能自在的、但找到、這〝真心〝的自在、是有方法與脈絡可尋的、因為菩薩的〝自在真心〝是不受情境影響的、因此也之所以有〝心隨境轉是眾生‧心能轉境市是菩薩〞
這樣的描述與形容、因此從這個角度切入、一定是契理又契法的、故學習情境的轉換又何嘗不是找到〝真心〞的好方法、因此我就來傳授〝情境轉換〝的法門、這部份各位就把牠當成找到〝真心〞入學的初級考試吧!
〝情境的轉換是可以對治的、透過轉換的學習、是可以時時觀照保持一份愉悅的平靜與祥和、因此這本就是一種動中的禪是與持名唸佛等觀的、並有相同的異曲同工之妙、並習後的法喜充滿更是尋根之旅真心的踏板與最堅實穩定的力量〞
什麼是情境?佛門法義會告訴你是六根接觸六塵所產生的……,但那太堅深與複雜了!
其實〝情境就是引起情緒自現的反應〞
有如:孩子功課不好引起的惱怒、父母噓寒問暖引致的窩心、…
因此人們無時無刻不是在相關第三者情境的籠罩之下、喜怒哀樂又有何者不是因此孕育而生、但除此之外自身的情境滋生、更是影響情緒最可怕的來源、無論是緬懷過去或是恐慌於未來仍未實踐的冀望、皆是於情境的變遷使然、那麼培養善於對治情境是可以成就一種修為與操持、而菩薩就是這部份修為的佼佼者、因為菩薩知道那些皆是虛妄的假象、而且根本不會隨著情境來變遷移轉、因此這當然也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與模式。
那當如何來學習情緒的轉換?首先我先來設定一個方向。
那就是會引起負面表列的情緒‧我們先來學習對治如:憤怒、沮喪、…
至於正向的慈悲、寬容、…
就留待尋覓出〝真心〞時再來處理吧!但終極還是要拋盡、這也就是禪宗要我們尋覓的過程是〝不思善、不思惡〞的觀念之所在、此部份亦留待日後再來開講。
那只提出負面表列的部份來移轉、原則上處理起來是要簡易的多了!但事實上因人之習性、累積堆砌已久是不太容易一蹴即成的、但方向與方法對了、我們還是可以逃離情境的磨難、並成就對治的能力、至此雖〝雲淡風清〞但也可堪欣慰的歡喜樂受。
對治的方法:我提出二種策略一起來應對、該用何者為先或兼行就由各位的隨喜來選擇、但一定要戮力以赴並奉行不悖、我的經驗告訴我是絕對可以成就的。
一、耳根吸納後的釋放(外來的情境):
1 當負面的情境來襲時首先一定要知道、並告訴自己又來了!(那是情境的觀照)
2、影響最為深遠的大部份是眼識與耳識、就如同老婆莫名其妙的指責你、為什麼那麼晚歸?其最驚心動魄就是老婆的聲調與憤怒的嘴臉,那是最為驚天地而泣鬼神的、如果你吸納照單全收、那你就陷在那腦怒的情境中成就著心雖境轉的迷離困境、但不吸納面對、逃避是與事無補的、因此還是選擇吸納、但
先認知那是一種情境的考驗與淬煉、了然於胸。
然後再觀想把那聲調與嘴臉全部吸納入耳根裡、再從右耳進左耳出(你可以默想進來!出去!如此反覆數次),是可以有顯著的潛移默化之神效的、任何的負面表列外在因素來時、這是對治最可轉換的方法。
二、動中禪的修定(自發的情緒反應):
四禪八定中禪定的數息、有人說這是對治心作意所引起的情緒最好的方法、此部份我不予正面的評價、因為有太多的心魔皆是在此刻湧現的、那適足以成就她們的機會、也因此創造出諸多精神解離患者、這樣的情況不絕如縷,因此我還是再三強調
〝除非已找出那個─真心─(所謂的明心見性),是不適合修習解脫道的四禪八定的、因為那是本末倒置的〞
,那該如何來對治那心作意所擁出的負面情緒、我想動中禪定的修習是可以對治的。
對治方法:
1、當負面情緒湧出時、你還是一定要清清楚楚的知道並告訴自己〝又來了〞!
2、選擇一固定的時間、如晚上或白晝皆可、然後選擇做一件隨意的動作、如:喝茶、泡澡…(須要用體力與智慧者皆不宜、如看經書或運動…),然後盡情的放鬆心情、當意念浮起來就打下去,一次二十分鐘持之以恆四週、你會發現浮起來的意念似乎愈來愈少了!甚至有進入〝空〝的境界但心是清明的、甚有人觸動六根發起自性的神通、若如此請勿沉溺於那禪空的喜悅、法喜充滿後就回來、那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控制心浮起的負面情境、做到了!就可以了(雖要常保任、時時觀照那心作意的起心動念、但不可以以此為樂、切記!切記!),因為這樣的修習是很容意觸動六根的。
〝耳根吸納後的釋放〞與〝動中禪的修定〞是對治情境內外的法器、只要各位持之以恆的修持是很容意臻於化境的、這就是情境的對治全貌、這當然也是〝自在〞的初入、這樣夠仔細了嗎?
觀自在!不觀也能自在、
能觀的就是在情境裡、怎麼自在
但真的是〝觀自在菩薩〞,那是因為〝自在的本來就是自在的、不觀也能自在、
觀之!當然也是自在的、
本文引用 廖英智 老師 的 心經新註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8-11-30 00:4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07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