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280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達人奇兵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貼圖天使獎
頭銜: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08 鮮花 x354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1
[資訊交流][保健] 紅嘴黑鵯


紅嘴黑鵯(ㄅㄟ)
科名:鵯科
學名:Hypsipetes madagascariensis
英名:Black Bulbul
別名:紅喙嗶仔、紅嘴烏秋


天氣好的園區,不時會聽見鳥鳴聲;但總只聞其聲,不見其鳥。

”紅嘴黑鵯”聲音百變,偶爾像喵叫聲,偶爾像叫你”小氣鬼””小氣鬼”,全身像大捲尾的黑,所以剛剛出生還沒像父母嘴巴塗了口紅、腳上穿了紅鞋的幼鳥,偶會誤認為是大捲尾。

頂著一頭爆炸頭的鵯科鳥類”紅嘴黑鵯”果然名如其實。

《紅嘴黑鵯檔案》

台語:紅嘴烏鬚,全長:24公分。
紅嘴鳥秋羽色與大小極似山烏秋,嘴紅色因而名。為台灣特有亞種。近似亞種廣泛分布於非洲東方之馬達加斯加島和阿富汗、印度緬甸、中南半島,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長江以南,西至喜馬拉雅山麓和海南島。分布於大陸東南部的異亞種,羽色與眾不同,頭、頸及胸上部白色其他部份為具有光輝的黑色配以鮮紅色的喙和腳,為很美麗的鳥類。

紅嘴烏秋,在台灣棲息於山麓至低山區附近,為普遍的留鳥,在霧社海拔1150公尺高處曾有觀察記錄,非繁殖期常成群有時聚集成百隻大群在雜林或果樹林活動,叫聲極喧鬧,以昆蟲、漿果等為食。營巢於離地不高的樹上,以草莖、細樹枝築碗形巢。嘴及腳為鮮紅色,全身則為黑色,在野外非常容易觀察到。甚至於還沒看到,只要一聽見一群嘰嘰雜雜很熱鬧的聲音飛近,就知道是紅嘴黑鵯來了,牠們有時候心血來潮還會發出如貓叫一般「喵-喵」的聲音,相當吸引人。 每 年夏 季 5-6月 間 開 始 營 巢 繁 殖 , 巢 呈 淺 杯 狀 , 每 窩 產 卵 3-4 枚 , 呈 淺 粉 或 白 色 , 上 佈有 棕 紫 色 斑 。

《傳說一》紅嘴黑鵯布農族人稱為haipis,傳說haipis在一次大洪水中幫助布農族的祖先到水上孤島取得火種,布農族人感謝haipis,不獵殺haipis。

《傳說二》相傳從前有一個部落,居民與動物們相處得很和諧。有一天村裏發生一場大火災,火燒數日,死傷無數,損失非常慘重。紅嘴黑秋為了幫忙救火,不顧危險,嘴喙和腳趾為火苗燒得通紅。所以原住民很尊重紅嘴黑鵯。

《傳說三》布農族人相傳黑鵯到中國大陸取火種,因而雙腳及嘴喙被盪紅了,而身體則變黑了。或許是深怕這偉大的功勞遭世人所遺忘,因此每當人類接近時,絕對不會忘了向世人喧鬧的說:「去找、去找」。





寬心待人 輕聲細語 做事細心 規規矩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先回到原點想想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HiNet | Posted:2008-05-22 08:01 |
焦糖瑪奇朵 會員卡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創作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75 鮮花 x242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頭上那撮毛,
真的是~有帥氣到~ 表情


獻花 x1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8-05-22 08:2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013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