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91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我真的姓朱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0 鲜花 x6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新理论:昆虫传染疾病导致恐龙灭绝
http://news.sina.com.tw/global/cna/t...514129810.shtml

中央社 (2008-01-07 19:25)

媒体报导,根据广获接受的理论,六千五百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
导致恐龙灭绝。但现在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恐龙灭种是由于另一种同样
具有毁灭力、但某种程度规模较小的威胁,也就是会叮咬动物的昆虫。

英国「每日邮报」报导,科学家认为,恐龙这种爬虫类动物会绝种,蚊子与虱子
传递疾病可能是主因。

报导说,在植物生态出现改变的情况下,这些昆虫让恐龙更难生存。

蜜蜂与传粉昆虫促成开花植物快速扩散,导致草食性恐龙失去传统食物来源,
草食性恐龙数量减少,以草食性恐龙为食的掠食者也跟着减少。

研究团队波纳夫妇乔治与罗贝塔说,这项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何恐龙经过这么长时间
才灭种。

根据广为各界接受的说法,白垩纪至第三纪期间小行星或彗星撞上地球,导致恐龙绝种。

另一种说法是,印度火山爆发导致气候急剧变迁,造成恐龙灭亡。

俄勒冈州立大学动物学教授乔治波纳指出,恐龙并未立即消失,反而拖了数十万年
甚至数百万年。


乔治说,小行星撞击可能导致急速灭亡,气候变迁也可能在相对上较短的时间内造成
绝种。

但是这种会叮咬动物的昆虫帮助新兴疾病扩散,再加上开花植物的扩散,以及恐龙
必须与昆虫竞争植物资源,这些因素「非常符合」漫长绝种过程。

波纳夫妇在新书「谁让恐龙消失?白垩纪的昆虫、疾病与死亡」中描述这项理论;
这本书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部发行。

波纳教授说,检视保存在琥珀中的昆虫,发现了会引发疟疾、痢疾与「其他腹部不适」
的有机体。

-----------------------------------------------------------------------------------------------------------

所以恐龙皮,昆虫咬的破?!(也对那时候昆虫很像很大架...)
还是说恐龙吃昆虫...那就跟人吃禽流感的鸡一样呢....
琥珀中的昆虫!!...那这样子侏儸纪可以卷土重来继续拍哩...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8-01-09 05:09 |
宏星大雄丸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142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国X党说恐龙灭绝都是陈X扁害的XDDDD


某手机商说 : CALL妓,始终来自于人性 XDDDD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8-01-09 13:48 |
思诚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鲜花 x22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宏星大雄丸于2008-01-09 13:48发表的 :
国X党说恐龙灭绝都是陈X扁害的XDDDD

一定是他害的没错

在泛蓝逻辑下,一切的不如意都是他害的

这是可以肯定的


本家消息
反攻大陆 解救人妻正妹 消灭万恶共匪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HiNet | Posted:2008-01-10 04:03 |
我真的姓朱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0 鲜花 x6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这样讲,是在调侃国民党吗?!
这样很像是讲成该党不论事情真相与否,都牵连到现任元首= =+

但是,也没有这样子吧,
不过搞不好,在970520后,另一党会不会就直接切割@@a
然后才是把所有责任推给....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8-01-10 07:3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20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