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67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ngie168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砭石療法簡介~63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直徑約10公里的隕星擊中
砭石療法簡介~63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直徑約10公里的隕星擊中.......
砭石療法簡介

距今63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有一直徑約10公里的隕星擊中泰泗地區,隕星爆炸使地表灰岩剝離飛入空中,在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等離子體環境中石灰岩與星際物質相互滲透,交融,最後落在地表,形成碎片狀薄型浮石.我們稱這些具有特異性質的微晶變質灰岩為[泗濱浮石]也就是古人所謂的[砭石]

  砭石療法(砭術)是我國傳統中醫療法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砭石作為醫療用具出現可追溯到石器時代,多用於切割排膿放血治療,後逐漸發展為針刺療法。

關於砭術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提到了以砭石治療癰腫。《黃帝內經》將砭石與針、灸、藥及導引按蹺共同列為中國五大醫術。後因砭石稀缺,砭術逐漸被"九針"取代而消失。上世紀末,科學家通過遙感物理技術重新找到製作砭具的材料--泗濱浮石,使砭術有機會再現臨床。

  泗濱浮石產于中國山東泗濱地區,是由數千萬年前隕石衝擊石灰岩,在高溫高壓下形成的變質岩。泗濱浮石具有三大與眾不同的特點:含有鍶、鉻、錳等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每刮擦人體一次可產生3698Hz的超聲脈衝;遠紅外線波長超過15μm,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種進入極遠紅外波長範圍的岩石。這三種特性使得泗濱浮石製成的砭具具有疏通經絡、宣暢氣血、祛寒除濕、開痹止痛、散瘀消腫 、定驚安神及緩解肌痙攣、改善微循環等作用。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理療科將久已失傳的砭石療法引入臨床應用,已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療效。理療科主任介紹,以泗濱浮石為砭具,結合中醫臟腑及經絡腧穴理論,對慢性健康問題效果甚為理想。

砭術的特色

  砭術的基本方法有十六種,稱作砭術十六法。包括感、壓、滾、擦、刺、劃、叩、刮、拍、揉、振、拔、溫、涼、聞、撾。是針灸、刮痧、推拿、按摩的前身。砭術的特點有三,一是無侵入性無任何毒副作用。二是以經絡學為辯證施治理論,疏通經絡。三是製作砭具的泗濱浮石,由於其自身具備的無法類比的特異性、獨到的穿透力,即作用在機體深部經脈的效能,可強化高效地疏通經絡。疏通了經絡,氣血自然通暢無阻,營養物質及氧的供應充分,機體就健康了
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guestbook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HINET | Posted:2007-06-12 00:2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64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