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94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ef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3 鮮花 x49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台灣] 培育億萬富翁 理財教育趁早教
卓越雜誌 vol.272, Fri, 13 Apr, 2007

  鬆軟甜美、入口即化的棉花糖擺在眼前,相信每個人都會心動不已,但如果有人告訴你,只要等待15分鐘,暫時忍受棉花糖的誘惑,之後就會再多給一塊棉花糖做為獎勵,你會如何做抉擇呢?這樣小遊戲對於一般成年人來說,肯定輕輕鬆鬆就能拿到獎賞,但對於還沒上學的幼童來說,這可能是項「煎熬」的任務。

  在史丹福大學一項頗具代表性的實驗中,就是將一群年僅4歲的孩童單獨留在實驗室裡,並照上述的遊戲規則來考驗孩子的耐心與抵抗誘惑的定力。在沒有大人看管的空間裡,沒有人會告誡這群孩子「不准吃」以獲得獎賞,全得靠孩子的意志來決定。後來,實驗室經過多年的追蹤調查,發現當年克制不住、立刻吃掉棉花糖的小孩,長大後普遍表現不佳,而忍住不吃或是掙扎很久之後才動口的孩子則表現優異許多。

  這項實驗所得出的「棉花糖理論」就是講述「延遲享樂」的重要性。將這樣的概念延伸至理財投資上,如果在拿到紅包、領到薪水後就即刻消費,而從未考慮過投資理財、儲蓄等可能性,就等於不斷累積自己的負債壓力。相較於那些懂得自我管理、進行財務規劃的人來說,即刻享樂者似乎已預告了未來「錢途」的黯淡。

  延遲享樂的要求,對於毫無克制能力的孩子來說,或許太過強人所難,但是按部就班、及早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理財觀與價值觀,讓他們瞭解「需要」與「想要」的差別,卻是能否培養「富小孩」與未來「富爸爸」、「富媽媽」的關鍵因素。因此,要避免孩子長大之後成為有錢就花的「月光男」、「敗家女」,或是美國社會所說的「理財文盲」(financial illiteracy),甚至是日本人口中年過30歲、經濟仍舊無法獨立的「嗑老族」,讓理財教育「向下紮根」絕對是解決父母未來隱憂的不二法門。

  投資富小孩入門法寶

  當全天下父母親們盡力培養孩子的智商(IQ)、情緒商數(EQ)、逆境商數(AQ)時,現在又多了所謂的「理財商數」(Finance Quotient)新名詞。如何從小培養孩子高明的理財智慧,也成為當今父母最關心的話題。

  對於全球許多知名的理財專家來說,理財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有專家甚至不諱言地表示,「財富管理其實是一門得終其一生不斷研究的學問」,更何況是要讓年輕的孩子瞭解理財的高深藝術。因此長久以來,如何施行合理適切的理財教育,就不斷地困擾著全天下無數的父母。以下就提供幾個理財教育小秘訣,讓每位家長都能輕鬆入門:

  教導正確的價值觀 1塊錢也能積少成多

  要如何讓小孩瞭解儲蓄的重要性?從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與價值觀?要給孩子多少零用錢才不至於讓他們揮霍無度?而且在孩子們瞭解理財與金錢觀念後,卻又不至於因為過於謹慎而成為別人眼中的「守財奴」,或是事事「向錢看」的勢利鬼?這種種難題肯定曾讓許多父母感到頭痛不已,但如果能確實掌握「何時開始」與「如何開始」的關鍵要訣,孩子們肯定能擁有健全的價值觀。

  理財專家認為目前社會中有那麼多背負大筆卡債、信用破產的人,就是因為缺乏正確的理財與金錢觀,有鑑於此,就得及早累積孩子的財富因子,掌握孩子吸收理財觀念的黃金期。而理財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7-05-05 21:51 |
McDonalds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那三歲的小女孩 ~ 以後應該是一個很會賺錢的小富婆

文章中的 " 別受欲望驅使 「需要」與「想要」大不同 " ~ 我覺得很有意思

因為 ~ 有些時候上大賣場 ~ 都無法克制那種消費欲望

可能小時後 ~ 我就是那種沒有辦法等糖吃的小朋友   表情


獻花 x1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7-05-12 10:0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74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