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274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洛商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法界
「法界」所指的是什么?练功与法界有何关连?
法界是佛家常用的名词,所指的是宇宙万物之根性,道家称之为道界或道,以科学的观念对照来说,指的是基本力场、能量中枢、常数或频率周期。法界的能量直接干扰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十二正经、中脉七轮,对我们的思想、情绪、五毒五蕴都有影响,也因此我们常觉得天地是有情的。「天若有情天易老,月如无憾月常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都是从人的角度去看天,觉得天充满感情,其实这不过是人心的投射。的确,法界是「有情」的,但这个情不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情,而是大情。法界不以有情为根本,只是不停的运作着。所谓法性般若,任运自若。天道无亲,逝者如斯。
 大情不分你我,不分好坏,不分善恶,不分种族,不分智愚贤劣圣凡卑下高低;自然界的风暴、地震、火山爆发、旱灾等等不会因为人的祁求而有所改变。法界的大情有它既高且大的一面,但我们很难体会,总是给予过多的期望或埋怨,譬如连下几星期的雨我们就觉得心情郁闷,希望天气早日放晴,可是真的连出几天大太阳,我们又受不了,又希望来点雨,一下嫌风太强,一下又嫌一点风都没有。其实刮风、下雨、酷热、严寒这都是自然的现象,无所谓好坏,之所以觉得它好或不好,是人将情绪投入,可说是咎由自取。倘若身心能保持平衡,就能诸息外缘,向中驰骋,如如不动,面对各种状况,情绪也就不受影响。
 佛家里的有情世界,包括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中世界、三千小千世界、娑婆世界,以及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这三界里又包含三十三天、天龙八部等层次,这都是佛家所定义的各种不同的生命层次。另外,佛家也将这些不同的层次归纳为所谓的十法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缘觉、声闻、天人、罗汉、菩萨、佛等。每一个层次都是不同生命现象的代表。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地方、任何状况下都因不同时空力场,反照出不同的生命层次,而有不同的业力和因缘运作产生。
 法界包含天道与人道,人道所指的是身体的五蕴五毒与六缘尘影互动而生凡俗之七情六欲的阿修罗道场;七情六欲本因境我识力互动生化而透过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中脉七轮所激荡出来。人若不能体会天道的运作,就不能强化人道的基本力量,那么被影响就大了。任何一个空间就是一个世界,千江有水千江月。长江三峡巫山十二峰,每个地方的转折都很精彩,我们每走一步,越是感觉其中空间的神奇变化,但想抓住这种感觉却又抓不住,这时由于情绪被带动就会出现有情法界里的一些问题。
 法界本身是无情的,可是我们看它却是有情的;长江三峡本来是静态的,但当我们给了它名称之后,譬如巫山十二峰有所谓的神女峰,这时我们去看它时就会产生一种假象,创造一些六缘尘影、五毒五蕴,从生物学来讲是我们的荷尔蒙启动,动情激素产生,身体就会有很多不同的感觉,感觉一出现,就无法控制自己;又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只因诗人的心情不佳,所描写的景色也就带了点悲凉。这样的有感而发虽然可化解部分的负面情绪,但若不能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也就很容易将感情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所以陆九渊就说,我们要「刚猛奋发」,而不要沈埋于「卑陋凡下」之处。孟子也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直养而不害」,直养而不害所指的是,不以五蕴五毒的情绪作用去影响我们的心思、心性和心气,这时浩然之气就可以培养出来,就能扩大我们的格局。
 人若往阴暗面走,自然就有负面的情绪来干扰你,这是法界里的运作模式。当你以一种不好的态度,不良的心去处理某些事情时,受打击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道是一种能量的运作,它以某种频率不断地运转,直接影响我们的心,而身体感觉这种能量运作最强的部分是我们的潜意识。佛家里所谓的八识田,就是讲五蕴六识在运作时,属于身体感觉的能量场系统所产生的连锁反应。这个反应直接与天道、法界相连,就造成很多我们身体内部的反应。因此我们所要努力的是,将身体的五蕴五毒完全化解,掌握道心运化识心的原则,这时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就都不会受影响,功夫境界才会更高。
 很多同学来练功都是有目的的,有的为健康,有的为神通,有的为求道,多少都带了一些心思。但我常跟同学说「有心练功,花果全无;无心练功,层层上升」,这两者的境界相差很远。心念与法界一直在互动,在这过程中若不能「顺以应之」的话,就无法入道,功夫的提升就会有限。练功与法界之间有很大的关连,同学必须透过内在身心灵的锻炼来体会当中的道理,明白什么是天道、天命,体会中正平和的心,并以至柔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逆境,体会生命的最高层次,进而成就自己。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01-05 20:0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18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