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04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霞客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2 鲜花 x102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武术] 太极拳的源流 论中华思维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老子 》

太极拳的源流
太极拳由谁人始创﹐众说纷纭,向无定论,有说唐代许宣平;也有说宋代张三峰,明代张三丰,或明代陈王廷,亦有说是明代或清初之王宗或王宗岳等,很难说清楚。有记录可考的是河南陈家沟及赵堡镇所传的太极拳,自晚清经几代承传,已分成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另有浙东太极拳源于王宗等说法,尚待考据,但无论各派源流如何,都以王宗岳的太极拳理论为依据。这样问题就简单得多,只要弄清楚王宗岳太极拳理论的思维源流,太极拳由谁始创便不重要了。

王宗岳的太极拳理论,一般相信在明未清初时形成,正是王夫之,方以智,黄宗羲延续「宋易」,并把「易学」推向经世致用的高潮的时代。王宗岳在这个时候采纳了「宋易」「太极思维」的精华,以「阴阳」、「八卦」、「五行」为运动原则,以「心」、「气」主客配合,以「中」为用,完善了太极拳的拳法和理论,是潮流趋势与时代的产物,是自然而然的。事实上,用「太极」来命名这拳,已说明了其源流。

「太极」是中华思维的核心。「中」就是「太极」,「太极」就是「中」。


中华的「中」
中华民族,在古时称为华夏,是华族及夏族的合称。华族、夏族是汉族及许多中华少数民族的先祖。有说因为华族、夏族聚居中原地方,所以称为「中华」,是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相对而言的。也许是偶然的巧合吧,这「中」的地理位置竟成了中华民族思维的源头,从而催发出东方数千年的灿烂文化。

「中」,是一个蕴含了相对意义的词。「中」本身是没有义意的,它是相对其他东西而言才有意义。有「左」有「右」才有「中」,或有「上」有「下」才有「中」,或有「前」有「后」才有「中」,或者同时有「前」、有「后」,有「左」、有「右」,有「上」有、「下」才有「中」。「中」是相对「前、后」,「左、右」,「上、下」而言的。没有「前、后;左、右;上、下」,就没有「中」。所以说「中」,虽然没有指明是「上、下」的「中」,是「左、右」的「中」,或「前、后」的「中」,但正包含了「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八个方位的义意。

「中」可大可小。任何物体,总有中点,地球有中点,太阳有中点,银河有中点,不管有多大,就一定有中点。另一方面,任何最小的东西,总可以中分,中分之后,又可以再中分,再中分....,不管有多小,总可以在小中再分。大有大「中」,小有小「中」。

「中」可虚可实,一个链球的中心是实的,一个马德堡双半球(真空铁球)的中心是空的,但空的仍然是中心。所以「中」是一种关系,是四方八面的均衡点。中的均衡是四方八面,四方八面的均衡是「中」,相互定义,要点是「均衡」。

「中」可动可静,静态的均衡对称是「中」,动态的均衡对称也是「中」。钟摆由左摆到右,再由右摆到左,对称均衡点是摆幅中间。旋风不停转动,均衡点在不动的风眼,只要对称平衡,怎么动也是「中」。

「中」可以是具象的,物体有中心,最明白不过。「中」也可以是抽象的,《三国演义》说:「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民族的分离,是由中央向四方八面离散;民族的集合,由四方八面向中心聚合,这个「中」是抽象的。再举 一例,近代西方文化,以希腊罗马的思维及传统为中心,文化的发展,总围绕这个中心,这个中心是抽象的「中」。

总的来说,「中」是相对两端的中点。这相对两端千变万化。古人用「阴阳」两字来概括了所有对待的两端。「阴阳」只是代号,可以代表任何相对待的事物。「阴阳」既是两端,但又是一体,相分而又不能相离,离开了便不是「阴阳」。因为是一体,所以有「阴阳」一定有「中」,「阴阳」相接之处就是「中」。说「中」虽然不说「阴阳」,但已包含了「阴阳」在内。所以「阴、阳、中」是「涵三为一」的。说一就有三(「阴、阳、中」),说三(「阴、阳、中」)即是一,一而三,三而一。「阴、阳、中」是将具体事物的共性抽象,因为是共性的抽象,所以有普遍性。「阴、阳、中」的简约便是「中」,是整体的浓缩。

中华文化对「中」的研究十分深邃。从传说的伏羲画卦,文王演《易》,与及由《易经》而衍生的「阴阳」、「五行」、「太极」、《河图》、《洛书》等,都是研究「阴、阳、中」「涵三为一」原则的学问。这些学问已有数千年的承传,在中华文化形而上的思维方面固然影响深远,对一般人日常生活的意识倾向及在器物应用上,已到了日用而不知的地步。


思维的「中」
在思维上,儒家、道家与佛家对中华文化都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历来许多学者多能兼精三家,使三家的学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这三家的理论与思维的发展,都是围绕「中」这个核心,而且与「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密不可分。



「易」源流很远,相传是伏羲画卦,文王演「易」。又说夏代的「易」称为「连山」,商代的「易」称为「归藏」,周代的「易」称为「周易」,而「连山」「归藏」已佚,只余今天流传的「周易」。又有说其实「连山」、「归藏」已包含在「周易」之中。

「易」包括《易经》及《易传》。《易传》共十篇﹐是解释和发挥《易经》精神的文字。称为《十翼》。相传《十翼》是孔子所作,(近代的研究怀疑此说,认为《十翼》是春秋战国时解释《易经》的作品,非孔子一人所作)。孔子晚年研究《易经》花了许多工夫。孔子时代的书册是刻或写在竹简上,再用绳将竹简一片一片接连起来。孔子翻看《易经》的竹简甚勤,先后三次把连系竹简的绳子弄到坏断了。



孔子编鲁国史书《春秋》,带领弟子研究治国平天下之道。他的言行学说由弟子编成《论语》。相传孔子的弟子曾参,根据孔子的思想,着有《大学》。孔子的孙子子思,着有《中庸》。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发扬孔子及子思的思想,着有《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宋朝以后读书人必读之书。孔子思想以「仁」、「义」为中心,以「智」去认识世界,以「诚」为修已功夫,以「信」为待人之道,以「礼」为治世方法。后世称为儒家思想。

通过知识(智),可以认清事物的本质,可以认清人的本性,依循人的本性去发扬,自然会「仁」,自然会「义」,信守「仁」、「义」的行为是「信」,有不合人的本性的行为,可用「礼」去改正。依循本性是「诚」。而「诚」的「本质」是「中」。所以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中」能「和」,则天地万物各就本位,各自演化而整体和谐发展。相反失「中」失「和」,则万物失位,混乱与灾难不绝。可以说「仁」、「义」、「礼」、「智」、「信」在于「诚」,「诚」的本质是「中」。儒家的中心思想是「致中和」的所谓「中庸之道」。

孔子生于周朝末期的春秋时代,天下由治而乱,孔子抱「拨乱反正」的胸怀,希望能帮助大国君主治理国家,建立大同社会,所以在思维上着重如何去达致「中」,是积极、有为的思想,其门徒后学秉承这思想,在「中」上加上许多不同的观点与定义,以及提出许多达致「中」的方法,更加积极有为。但「中」这东西,既具体又抽象,而且是没有终极的,故愈定义愈不清楚,愈有为愈有所不为,愈想「致中和」,愈显得不中不和,没完没了。反过来说,正因为没完没了,所以「致中和」才永远有意义。



生于孔子同时而略早的老子,传说是周朝藏书室的官吏。他看事物除了看表面外,更看到事物的内在。他明白事物总是由相反相成的两面组成,世人只看到事物的美好一面,追求美好,但一有「美」这观念产生的时候,「不美」同时产生了。所以「美」已兼具了「不美」的本质。同理「善」已具备了「不善」的本质。因为有「不善」的现象存在,所以才要为「善」。老子看事物,能从相反去看,所以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比世人对这世界了解得更清楚。世人总要有所作为,但「有为」的同时即「有所不为」,有所得即有所失,得到这个,就会失去那个,顾此失彼。老子提出「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是不自作主张去改动自然的平衡,是十分积极的思想。后世对忖l「无为」的思想多从消极方面去理解,是对老子的误解。

春秋时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周朝中央政权已失去控制封建诸侯的能力,各大诸侯以「有为」是尚,互相争战兼并,社会的均衡被全面破坏,民不聊生。传说老子对这个景象十分无奈,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守关的令尹十分尊敬老子,请老子把他的思想书写下来流传,老子写了五千字,西行而去。流传下来的文字,后世称为《老子》或《道德经》。(近代考证指出,《老子》一书,是老子辞官隐居民间后,他的思想在民间流传,后人将他的言论汇编而成,成书期不晚于战国时期。)

《老子》五千言,阐明了老子对自然及自然法则的看法。老子的「自然」,与现代观念的「自然」不尽相同,他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本然如此」。自然是「无中生有」,「有」是与「无」相对而来。「无」是一个概念,是时间与空间未有意义,「有」是时间与空间都存在,为万事万物具备了存在的条件,「有」与「无」是相对的两面,不是由一个「无」生出一个「有」。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自然的法则。「道」是「无中生有」,玄之又玄的「妙有」,这个「妙有」,是「阴阳」相分而不相离。「阴阳」相分是「二」,不相离是「一」,相分的混和是「三」,万物是阴阳相分而相混和的各种表现,相分相合,生生不息。人分男、女,人是「一」,男、女是「二」,男、女生子代,子是男、女的和合,不再是「一」,是「三」。「一、二、三」的不断重复,就是生生不息,万物不断演化的状态。「负阴抱阳」是阴阳相分不相离,「冲气以为和」是阴阳相分又相混和的「中」。这也就是「阴、阳、中」「涵三为一」意义的解释。这个「中」,是自然而然,不求而得的。我「无为」则自然「中」,不求而自「中」,求「中」反而会失「中」。这相反相成的道理。老子阐释得最清楚。后世称老子为道家的开始。

孔子的学说及老子的思想,都是继承《易》思维的发挥,孔子「有为」求「中」,老子「无为」自「中」,是由不同的方向去理解事物的本质及事物运行的规律。二者都不离「阴、阳、中」「涵三为一」的思维核心。



佛教最早在汉朝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流行,至唐代大盛。佛教源于印度,由释迦牟尼开创。释迦牟尼出生时代与老子差不多。释氏由事物本质去解决人生问题。他在世时常为弟子、帝王及民众说法。去世后弟子多次集结,将他说法的记录写出,成为流传下来的佛经。佛教在释氏死后数百年间继续发展,十分兴旺,众弟子后学因为对佛所说的教义解释不同,产生「上座」与「大众」两部派。而释氏所说的佛教思想,在他死后分成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兴盛的佛教,除在印度本土外,也流传到邻近国家。佛教流传分南传与北传两宗。南传多为小乘教义,流行于缅甸,泰国东南亚一带。北传多为大乘教义,流行于中国及东亚一带。

中国所传佛教,属北传大乘教义。南北朝时西域僧人鸠摩罗什在姚秦朝庭支持下,翻译了大量大乘经典,其中大多是龙树及其弟子提婆所传的佛教「中观」思想,后世称为「大乘空宗」。南北朝稍后印度僧人真谛来华,介绍了无着,世亲所发展的大乘「瑜伽行派」思想,后世称为「大乘有宗」。唐朝太宗时玄奘西行求法,翻译了大量瑜伽行派的理论经典。

佛教由一开始传入中国。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佛学及派生许多不同的宗派。大乘佛教以普渡众生为宗旨,普渡众生是要众生解脱,解脱的方法是要明白万物的本质。「空宗」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因缘关系而生,本质是空的。「有宗」则认为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由心所识。凭这个「识」可以了解事物的「真如」(真正的本质)。佛教的理论体系比较复杂繁琐,愈繁琐的教义,愈不适合中国社会。发展到后来,便只剩下最简单,相信只要反复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就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宗」﹔及反对繁琐修行方法,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禅宗」。二者合流,发展成为"禅净双修"的中国佛教潮流。释迦牟尼说法,多是弟子提出问题,佛祖说这错了,并详细解释何以不对。跟着引导下一个提问,佛祖又说这也不对。说这世界是「有」,不对;说这个世界是「空」,也不对。由这不对;那也不对之间,引导弟子去思考及领悟事物的本质。这错而那又不对,到底是甚么?其实是「没有」的「有」,是「不空」之「空」。「有」与「没有」本来就是一体,把它分离,当然不对。「空」与「不空」,本来就是相混和,不必分开,不强把它分开,本质自显,这个本质,就是「中」。明心见性,就是明这个「中」。


易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大动乱的时代,汉武帝独尊儒学的局面被彻底打破,道家与佛家的理论,因为适合时代的需求而有长足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渗透,互相糅合。「易」的解释,也渗入了这个时代的思维。「易学」固然影响儒、道、佛的发展。儒、道、佛也包含在「易」的解释里面。到隋唐时,社会繁荣安定,各种学术兼容并包,形成中华文化一个空前大整合的趋势。易学的发展也归纳了儒、道、佛的内容。

研究《易经》,可以从象、理、数三方面去探讨。「象」是现象,是物质实体在各种环境的表现,是可见的或可感知的。「理」是现象背后的原理,每个现象背后都有一定的原理,依循一定的原理就会发生一定的现象。例如空气中的水分子将太阳光线散射成彩虹,彩虹是现象的「象」,水分子散射阳光是原理的「理」。「数」量与序,现象依循原理而表现,在时空中表现出规律,规律一般是「量」及「次序」的关系,用「数」来表示。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的拳架是「象」,拳架有秩序的缀连是「数」,「象」与「数」的背后有个总的原则是「理」。

「易学」自先秦时期奠基,到两汉开始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称为「象数派」的方向,着重研究「易」的「象」与「数」;另一个称为「义理派」,着重研究「易」的「理」。

汉朝学术以「经学」为主,通经的可以做官。《易经》为《五经》之首,研究的学者很多。汉朝「易」学以「象数」为主,「义理」不是主流。魏晋时社会大动乱,流行以「老」、「庄」解「易」,反过来以「义理」为主流,但「象数」仍然流传不绝。隋唐社会比较安定,尤其是唐时国力强盛,容纳各种学术思想共同发展,是一个思想大融合的时代。儒、道、佛固然大整合,「易学」的「象数」、「义理」也同时流行,并溶合了儒、道、佛的理解。唐朝学术思想的大整合,为宋代「易」学发展铺平了道路。

宋代是「易」学发展的一个大时代。「阴阳鱼」古《太级图》在这时面世。「阴阳」、「五行」合并的概念再发展。「阴阳」出于《易》,「五行」源于《尚书.洪范》。「阴阳」、「五行」合并见于《太级图》、《河图》及《洛书》,用《河图》、《洛书》解释《易》,称为「图书之学」,仍可归宗为「象数派」,但比汉代的「象数」具有更深的哲理性。

宋代「象数派」发展的同时,「义理派」也一日千里,形成完整的哲理体系。这个体系以儒学的观点为主,后世称为「理学」或「道学」。宋代理学名家都是大学问家,内里又可分为「气本」、「理本」与「心本」三派。「理学」研究宇宙的生成,本质及规律。「理本」以「理」为宇宙本源及最高原则。「心本」认为「心即理」。「气本」主张「理在气中」。「象数派」与「义理派」在宋代同时发展,而且互相影响,再经名儒学者的整合,使宋代的「易学」,「象数」、「义理」互相交融,易学的哲理化与体系化。使「易学」更趋成熟。

元、明及清初的「易」学发展大体上是「宋易」的延续。到清中叶干嘉年间因为政治的影响,「易」学改向考证、训诂方面发展,直至清未民初,没有很大的进展。

对太极拳影响最大的,是「宋易」。《易》本来是一套研究动态中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学问,但到两汉时变为着重支节,割裂主体,流于规律的僵化。魏晋及隋代「易」融合了儒、道、佛的发展,「易」的研究也由支离归向整体。到唐宋时进入一个高潮。宋朝自道家学者陈抟将道教保存的古《太极图》,以及与「太极」相关的《河图》、《洛书》来研究《易》,兴起了以图式研究《易》的「图书之学」。图式没有文字,只有点阵。由点阵可以看出是物象(象)、及物象与物象之间动态关系(数)的抽象归纳。这归纳显示出背后的原理(理)。由于图式简单,又没有文字说明,由不同观点入手,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总的来说,从点阵方位的分布,可以看出由阴阳对偶而显示空间四方八面与中心的关系。中心与四方八面,构成一个可合可分的空间。另外由点阵数目顺序中,又可看到在空间的运动,中心与四方八面,是依循一定的运行规律。这运行规律可以用五个步骤来表示,故称为「五行」。「五行」说明空间开合时,中心与四方八面的时间顺序。「整体」是由「中心」与「四方八面」两个局部构成,「整体」动时,如果「中心」与「四方八面」,依循一定的空间规律与时间规律运行,则「整体」仍然维持一个不变的「整体」,是动态的「整体」。如果不依这个规律运行,则「整体」变形、割裂,「整体」支离不成「整体」。「阴阳」、「五行」是这规律的归纳。太极拳的基本运动原则,是根据「阴阳」、「五行」的「整体、时间、空间」的运动规律。「阴阳」、「五行」的运动原则,在太极拳称为「八门」、「五步」,合称「十三总势」。

在「宋易」「图书之学」发展到高潮的同时,「义理易」也在研究宇宙本质与万物的关系上大有发展,其中北宋时居于河南汴梁的张载从物质观点出发,提出「气一元论」。张载认为「气」充斥于宇宙所有空间,聚合时成为有形实物的「实」,分散时不是没有,是看不见,拿不到的「虚」。这「虚」、「实」就是「阴」、「阳」。「阴」、「阳」都是「有」,。「阴」、「阳」虽然性质相反,但能相混和、相交融。「阴」、「阳」不分的整体是「一」,分「阴」「阳」是「二」,「阴」「阳」混和是「太和」﹐「太和」是「三」。「三」代表「阴」「阳」相混和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所以「三」代表多,代表万事万。万事总是「阴阳」,「阴阳」相混成「太和一气」,「太和一气」就是万物。万物是「阴阳」的「中」,是「阴、阳、中」「涵三为一」的「中」。太极拳的精要在「阴阳相济」,「阴阳相济」的精要在「中」。

到明未清初时,王夫之把张载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成为完整体系化的「气本体论」。王夫之更以理势的原则分析历史:凡合乎发展原理的,自然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势不可挡,正好体现了发展的原理是当然之理,即「理所当然,则势所必然」。依循发展的原理的运动,有一定的趋势,趋势一旦形成,便势不可挡。「阴阳相济」是运动发展的总原理,依此原理所发展形成趋势,是阻挡不了的。

与王夫之同时的方以智,由曾祖父一代开始,到祖父、外祖父、父亲、业师,都是「易学」大家。方以智生于一个数代治《易》的家庭,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治《易》观点。由「义理」的「心本」、「理本」、「气本」,到「象数」的「河」、「洛」,都能融会贯通。方以智的「易」学,精髓在其「三一中五」说。"三一"是"一在二中,三即一"(即「阴、阳、中」「涵三为一」)。"中五"是"二交而旋,环为四,中为五"。「阴阳」相交为「中」,以「中」为中心旋转,「阴阳」成圆环是「四」,中心就是「五」。「阴、阳、中」的转动,「外围」与「中心」的关系是「五行」的关系,方以智借用一、二、三、四、五来论证圆的哲学模式。方氏对「中」有很深的体会,方以有三子,名为方中德、方中通及方中履,可见方氏对「中」的重视。方氏的哲学模式,就是太极拳的「得其环中」境界。

「宋易」虽称为「宋」易,其实包括元、明及清初对「宋易」的延续发展。「宋易」经南宋朱熹集程颐、程颢及其他前人之大成作出总结,统合了「理本」与「气本」的理论。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则开创了以「我心」为主体的「心本」论。陆九渊的「心学」经明中叶王阳明的发挥成为「陆王心学」。到明未清初的黄宗羲。把「陆王心学」,与朱熹的「理本」,及张载的「气本」论整合,主张 「心即气」。以「心」或「志」(意志)作为「气」流行的主宰。也就是太极拳所采用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本源。

晚明社会,混乱多灾难。哲学倾向经世致用发展。形成「实事求是」的潮流。所谓「实事求是」是指「实理」、「实效」与「实证」三方面。太极拳应该是王夫之、方以智、黄宗羲这个「易学」朝向「经世致用」时代的产物。有「太极思维」修养的拳家,应用「太极」原理,创造出具有「实效」的太极拳,从而「实证」「太极」原理是「实理」。

以上的论述,可以明白太极拳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它与社会思潮息息相关的来龙去脉。综上之论,也可以确定「太极思维」来自「阴、阳、中」「涵三为一」的整体思维,是「太极思维」的源头,也是《易》和佛、道、儒结合的中华文化精华。《太极图》的出现,《河图》、《洛书》「图书之学」的研究兴于宋代,故太极拳最早也衹能始创于宋代,而真正完成太极拳成为独特拳法并完善其理论的时代,则应该是王夫之、方以智、黄宗羲等人以后的清初或稍后。根据现有的文献,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各种太极拳论中公认最完善、最正确的拳论,这是王宗岳对太极拳的贡献,也是他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理论而应用于实际的成就。至此,争论己久的王宗岳究竟是什么时代人的问题,也就因此解决了。



转帖于太极之神...五金先生 (个人觉得他非常..非常神...) 小弟也有打太极 造诣差他很多 ~"~ 他对太极拳论述非常之专精 不论在历史考证或实务上都很厉害 看得懂的大大能吸收是福气喔


[ 此文章被霞客在2005-12-14 08:00重新编辑 ]



尘与土. 云和月.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教育部国小 | Posted:2005-12-14 07:4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552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