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4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flyou108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鼻子過敏
最近天氣時熱時冷,有很多人擤鼻涕,是感冒嗎?還是「鼻子過敏」。感冒和過敏在表現上,有甚麼分別?
大部份感冒都有咽喉痛或氣管發炎現象,多半也會有咳嗽症狀發生,而過敏沒有。

感冒,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大部份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所致。過敏,是沒有病毒也沒有病菌,只是對某些東西過敏,例如牛奶、雞蛋、黴菌、灰塵或?(一種很小的動物)之類的東西。

中醫怎麼看鼻子過敏的現象?

所謂「過敏」是甚麼呢?是身體對外來的東西,像灰塵、?之類的動物、或黴菌等當成病源了。身體對這個外來的病源產生對抗的機制;如果這個對抗的機制過度了,就叫做「過敏」,也就是說「過度敏感」的意思。

有的人會有過敏現象,可有的人就沒事,怎麼回事?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好端端坐在這兒,突然有個人披頭蓋臉地罵你一通,有的人反應好快,立刻跟人家吵起來;可有的人呢,心平氣和地給罵完了,甚至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一點反應也沒有似的;還有更好樣兒的,還幫那罵人的倒杯水,叫他消氣,修養好到這個程度。每個人的反應都不一樣。

實際上,每個人身體對於外來物質的反應機制也有不同?有的人太過敏感,有的就不敏感。

中醫怎麼治療鼻子過敏?

我們從過度敏感的這件事情來看。對付外來的灰塵、?類、細菌、病毒等,如果有適當的免疫反應機制,而不是過度或沒有反應,那就是最好的。中醫可以用一些藥方,幫助血氣平衡,最後讓那些過度對抗侵襲的機制變得比較平緩。

血氣平衡跟鼻子有甚麼關係呢?

人體為甚麼會過度地對抗外來侵襲?就是因為血氣不平衡所以只要把血氣平衡就行了,例如有一個處方叫做「逍遙散」,就能讓人的氣血平衡,也就能讓心神平靜,在抵禦疾病的能力方面,也會平和,所以心情平和或不平和,跟疾病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針對鼻子過敏,稍稍減一點激烈的反應就好些,也就是古中醫講的「氣血太和」,就不會太敏感。

西醫有一個治療的方式叫做減敏。「減敏」其實不是把敏感給減下來,只是施給病人一點疫苗,逐漸的加大劑量,就是靠外面施給的過敏原,讓人去適應它。

中國人,在過敏和感冒等各方面,比起外國人,不那麼容易過敏,可能是因為中國人居處的地方,不像外國人的環境那麼少有灰塵,反而中國人比較不會過度敏感。可現在,都跟外國人學了,各方面逐漸西化,也出現越來越多的過敏現象。就是反而不能適應環境。

鼻子有一點點的過敏,其實也是好事,怎麼說呢?

環境中突然有灰塵了,哈秋哈秋打幾個噴嚏,就把灰塵就給嗆走了,那不是好事嗎?因為灰塵對身體本就是一種刺激,本來不是好東西,灰塵沾到鼻黏膜了,打個噴嚏,讓黏膜分泌的液體包著灰塵,給推了出去;同樣的,如果進來的是?蟲類或黴菌、細菌之類的也因為身體產生的這種反應,也給噴了出去,那就是好事。還有,身體感到寒冷了,打幾個噴嚏,把體內的寒氣給噴出去了,不也是好事嗎?

氣血太和,讓人不是那麼過度的敏感,而是該反應的時候就反應,不會因為太敏感而一直擤鼻涕,也不會完全沒感覺,讓外來侵襲的物質長驅直入,等到有大問題的時候就來不及了。

除了吃藥及精神上的心平氣和可以達到氣血太和之外,有甚麼保健的方式可以讓人同樣達到種效果?

中國古時候的人們就講了,該睡的時候睡,該吃的時候吃,該喝的時候喝,就這樣子,很簡單的生活方式,古人有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說法,那就是說該工作就工作、該休息的就休息。《黃帝內經》就有「法於陰陽,合於數術」的說法,叫人根據天地晝夜與季節的陰陽變化而生活。

那就是常講的「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就是不讓人生病,生了病來找醫生就已經是末招--「中工治已病」了。有時,我會跟病人開玩笑講:「別逼我當中工,好不好?」
古時的中醫,本來就是在生活中實踐的。它認為,人嘛,就是應該正常生活的;醫生嘛,也不是以看病為目的的,所以「中醫」這個「中」字,應該當做「和諧」來解釋。

來源:http://hk.epochtimes.com/bh/5/11/9/n1114438.htm
心得:適度避免及保養,減少鼻子過敏機率。


[ 此文章被flyou108在2005-12-06 09:53重新編輯 ]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政府網際 | Posted:2005-11-23 08:0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96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