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230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pwspw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1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国内九条河川 充斥环境荷尔蒙
国内九条河川 充斥环境荷尔蒙

记者薛荷玉/报导


国内九条河川的鱼体内都检出环境荷尔蒙--溴化二苯醚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如果人吃了这些受溴化阻燃剂污染的吴郭鱼、豆子鱼,将对人体的甲状腺荷尔蒙产生干扰,易造成甲状腺肿大的「鹅喉症」 (俗称大脖子)。

环保署昨天公布在国内六条河川上中下游,包括兰阳溪、后龙溪、大甲溪、乌溪、八掌溪及凤山溪,及新竹香山河口、鹿港溪河口及二仁溪河口等三条河川河口的60个鱼体样本,发现100%都检出多溴二苯醚。

环保署环境检验所指出,在包括吴郭鱼、豆子鱼、乌鱼、泰国鳢鱼等60个样本中,检出的多溴二苯醚平均浓度为每克中含108奈克 (脂质),其中最低的是宜兰兰阳溪的25.1奈克,最高的则是有许多电镀工厂的中部二仁溪,浓度最高达281奈克,高于挪威鱼体的7.9~124奈克,及波罗的海鱼体的12~30.7奈克。

多溴二苯醚主要用途是作于阻燃剂,不少电器用品的塑料外壳、防火建材、地毯、汽车用品、塑胶泡绵及婴儿衣物等,都使用多溴二苯醚作为阻燃剂,可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减少火势的延烧。

但环保署指出,多溴二苯醚产品废弃或碎裂后,溴化阻燃剂会经由气态或附着于小颗粒上,进行远距离散布,传输到环境中,经由河川底泥而进入小虫、小虾、小鱼、大鱼,再进入人体。

除了多溴二苯醚之外,环保署之前也在国内河川底泥、鱼体内,找到另二种环境荷尔蒙,其中来自清洁剂的壬基苯酚 (NP),会造成雄鱼雌性化,另一种用于船舶底漆的氧化三丁锡 (TBT),则会造成鱼贝类雄性化,雌贝还会长出阴茎。

环保署长张国龙昨天感叹地说,雄鱼雌性化,雌鱼雄性化,未来台湾河川中游的大概都是「中性鱼」了,环保署未来除此九条河川之外,将再进行全国河川大体检。

欧盟日前已禁用危害较大的五溴二苯醚及八溴二苯醚,要求其改用含磷的替代品;我国环保署六年前公告十溴二苯醚为毒性化学物质,对使用用途加以列管,但未禁用,近期将再公告五溴二苯醚及八溴二苯醚为列管毒化物。

小百科》多溴二苯醚


多溴二苯醚包含五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及十溴二苯醚等,它具有高沸点、高脂溶性、低水溶性、在自然界及人体中不易被分解等特性;多溴二苯醚会经由食物链的生物浓缩效应进入人体、并造成毒害,除干扰甲状腺素分泌外,多溴二苯醚还具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特性、致突变性、并有可能致癌。

长期进行国内河川底泥、鱼体中多溴二苯醚调查的成功大学环境微量毒物中心主任李俊璋表示,甲状腺素是由人体的脑下垂体所分泌,但多溴二苯醚的成分与三碘及四碘甲状腺素十分类似,其进入人体后,就会「通知」脑下垂体停止分泌三碘及四碘甲状腺素,反造成这二种甲状腺激素的不足,并导致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大造成的「大脖子」,在早年国内食盐还未加碘之前十分常见。

【2005/11/07 民生报】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11-07 10:38 |
richkcl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是否开板报导内的几个溪流上游都是废弃厂或是回收厂或是提炼废五金厂?不然怎么都会溶出多溴本醚类的物质?就我的认知此类物质大多是一些塑胶产品的添加剂且添加比例并不多,除非其数量多到很多的地步.如果是用燃烧来处理时应该会裂解掉则为溴物质的污染环境问题,这对人体的伤害比较严重些.目前的塑胶品添加物质已经将疑似会致癌的溴化合物排除掉,且将一些重金属(铅.镉.汞.砷等等)含量也限制在可容许范围内所以目前全球是在提倡绿色环保运动.国内的工厂也正在推行此一运动堆地球生态尽一份力量. 表情


What u see is what u get!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1-08 08:35 |
allotropes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就算添加量不多 但是对于动物的伤害很大
文中有个重点提到
这个分子是"高脂溶性 低水溶性 难分解" 所以会堆积在动物的脂肪中
根据生物放大作用
也就是食物链的关系
由食物链低层的生物堆积一点点 可是高一层的消费者吃掉它
堆积在自己脂肪中 一直往上累积
到了人类 是食物链最上层 浓度就会很高
而且这是一种hormone analog
只需要几ppm 甚至更低的浓度 就可以影响人体
在此提供一些观念更正一下!

如果要查类似的消息
可以搜索DDT 和 生物放大 的字眼


回文很无力
言之有理和内容空泛报酬一样 真可笑
没钱再po就好 不需对管理群期待
in非专业领导专业的台湾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11-09 23:1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96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