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79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oca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不偏之謂中
黑暗星空中最奇怪的天體

不偏之謂中!這種黑洞不太大也不太小,是一種「中型」的黑洞。
撰文╱馬瑟(George Musser)
翻譯/王道還

天文學是一門研究「極端」的科學──全是人類所知最大的、最遠的、最老的、最熱的、最冷的、最密的、最空的玩意。但是最近發現:最奇怪的天體居然不怎麼極端,它是中型黑洞。

教科書上說黑洞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擁有恆星的質量,是一顆垂死恆星內爆(塌陷)後形成的,另一種擁有10億顆左右的恆星質量,沒人知道它們怎麼形成。不過,過去幾年天文學家已經發現的證據顯示:宇宙中還有一種黑洞,質量介於100~10000顆恆星之間。「它們也許是個橋樑,介於那些我們知道的恆星質量天體,與我們認為我們知道的超級質量黑洞之間。」英格蘭萊色斯大學的沃德說。

1980年代中,天文學家開始注意到地球軌道天文台拍攝的X光照片上有些神祕的光點。那些光點比已知的恆星質量黑洞亮,可是比活躍的超級質量黑洞黯淡。表面看來,它們的亮度表示質量大約在100個太陽左右。要是質量小一點,它的重力就抓不住光線向外發射的壓力;這些玩意,不管是什麼,就會炸開。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爾伯特所言,今天天文學家知道的這種中等亮度X光天體(IXO),已不下200個。學者研究過的螺旋星系中,有一半至少有一個IXO。

2000年秋天,由美國卡內基麥隆大學的格里菲思、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卡烈特、麻省理工學院的松本浩典領軍的三個團隊,宣布了錢卓拉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最亮IXO(位於M82星系)。要是有人認為較高的解析度會讓問題消失,最後會發現IXO其實只是一些普通天體緊密集合在一起,他們就錯了。雖然錢卓拉的確將一堆尋常的天體拍成一個光點,但是光點中至少有個東西算得上IXO。它明顯不在星系中心,因此不是休眠的超級黑洞(它會很快沉入中心);而從無線電與紅外線照片看來,也不是超新星的孑遺(它會以多重波長發光)。

此外,卡烈特的團隊認為他們發現了那個IXO的X光強度有十分鐘的週期閃爍,因此推估它的大小大約不到十光分(一光分相當於1800萬公里,太陽直徑約140萬公里),可以當作它是中型黑洞的證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特別召開了記者會,宣布IXO之謎已經解開。兩週後,閃爍現象證實是儀器的「人工」,而不是「天工」。NASA並沒有為此召開第二次記者會。

其他團隊也拍攝各種IXO的X光光譜,抓到IXO會擺盪在亮而冷與暗而熱這兩個模式之間的證據。已知的黑洞都是這樣。不過,直到最近黑洞假說仍有疑問。黑洞愈大「胃納」愈寬,它周圍的質量圈應該在老遠以外,因此會比較冷;可是IXO實際上比恆星質量黑洞更熱。日本京都大學渡來兼也等人提出的解答是:物質落入黑洞的速率非常高,結果質量圈因而向內推進。只要用一個會起伏的掉落速率,就可以解釋三個IXO在亮度與溫度上的變化。

對理論家而言,中等質量不會產生黑洞。垂死的恆星也許會遺留一個相當於15個太陽質量的黑洞,不可能更大了;比較重的恆星不一定會遺留較重的黑洞,因為它們在燦爛的一生中,往往會拋棄大塊質量。另一方面,早期宇宙的氣態雲會塌陷成巨型黑洞,質量超過100萬個太陽。也許中型黑洞涉及恆星或恆星質量黑洞合併成一個星群的事件,在M82星系就有一些證據。或者,也許中型黑洞是宇宙第一代恆星塌陷的結果,那些恆星是在洪荒時期形成的,可說是巨人一族。但是這些解釋或者其他解釋,都無法讓人完全釋疑。「我很抱歉我們還搞不清楚狀況,」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理論家馬瑞爾說,「這個領域裡典範還沒有形成,那正是有趣的地方。」

【本文轉載自 2002年1月號 〈不偏之謂中〉一文。】

來自 http://www.sciam.com.tw/news/ne...ocNo=14&CL=13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8-26 08:5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14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