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3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小醫師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 抗憂藥導致自殺? 醫界表示尚難斷定 =
資料來源:奇摩健康新聞;東森新聞報

自藝人倪敏然自殺以來,憂鬱症成為台灣社會各界關心重點,據媒體指出,「克憂果」(Seroxat)會增加憂鬱症病患自殺,但是憂鬱症患者本來就是自殺率高的族群,因此目前難以斷定自殺與藥物的關連性,但醫師建議病患服藥控制憂鬱症時,家人還是應該多加注意,並給予高度關懷,才是治好憂鬱症的不二法門。

英國泰晤士報引用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1500多名憂鬱症病患分別服用「克憂果」、安慰劑,結果使用「克憂果」患者有7人企圖自殺,投以安慰劑的病患僅有1人想自殺。

因此,服用「克憂果」的病患,企圖自殺的比率高出了 3倍。

對此,基隆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陳志根表示,這不是第一篇抗憂鬱劑可能增加病患自殺風險的報告,之前也有病例報告指出,「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著名的百憂解和克憂果同屬於此類藥物)會提高憂鬱症病患的自殺率。

陳志根也說,藥物是否引發憂鬱症病患自殺,目前沒有定論,但是這次的報告發表在高知名度的英國醫學期刊(BMC)上,有服藥組及安慰劑做對照,值得進一步去探究藥物與自殺的關聯性。

對此,台灣葛蘭素史克藥廠卻指出,「克憂果」於1990年上市,1997年進口入台灣,迄今全球有800萬人使用,從未接獲服藥導致自殺風險上升的報告。

衛生署藥政處副處長劉麗玲也強調,目前尚未接獲相關病例通報,病患不宜貿然停止用藥。

國軍北投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李光輝則表示,這份研究中,1500人有7人企圖自殺,比例其實非常低,憂鬱症病患原本就有自殺意念,到底是病情控制不佳,還是藥物使然,目前還是很難下定論。

不過,家屬應多關心病人的病情,才是治好憂鬱症的不二法門。

感想:
目前臨床上用此類藥物的患者很多~
對於服用後有自殺傾向的人其實沒什麼遇到。
會服用這類藥品的人本來就要多加小心他們有自殺的傾向,所以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研究,結果雖然指向因病患服用此藥物才增加自殺的機會,但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否則我想也會增加正在服用此藥品的病人心理的負擔~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8-23 00:0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28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