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01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耗時7年 稻米基因完成定序
編譯楊清順/美聯社紐約十日電


國際稻米基因定序計畫已經繪成稻米的基因圖譜,可望加速改良這種養活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農作物,台灣學者也參與。

稻米是基因組最先定序的農作物。這項研究計畫的一位領導人物、紐約冷泉港實驗室專家麥康比說,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助於育種專家培育新種稻米,產量更多,養分更高,更能抵抗病蟲害。他說:「我認為這將有助於找出基因,可能不到十年就可以改良稻米。」

國際稻米基因定序研究成果發表在預定十一日發行的「自然」雜誌。國際稻米基因定序計畫成立於一九九八年,參加研究的科學家來自十個國家,由日本科學家主導。

科學家在「自然」發表的報告中估計,稻米有三萬七千五百四十四個基因。但他們說,繼續研究的結果一定會增加。人類只有兩萬到兩萬五千個基因。

他們指出,稻米基因組完成定序,對改良育種及生物科技提升稻米產量至為重要。有人推估,未來廿年全球稻米產量絕對可以增加三成。

除了日本,參加這項計畫的還有台灣、美國、巴西、中國大陸、法國、印度、南韓、泰國、英國等地的科學家。

研究稻米抗病的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專家潘蜜拉‧隆納德說,稻米基因組完成定序後,科學家可以進行新的實驗,解開稻米的祕密。例如隆納德女士的實驗室利用國際稻米基因定序計畫公布的資料,設法找出稻米應付細菌攻擊、乾旱等壓力的基因。她說,她的研究又可以協助研究育種的科學家追蹤特定基因。

【2005/08/11 聯合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8-14 08:05 |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台灣成水稻基因定序5大國 國旗入圖譜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中興大學校長、前中研院植物所所長蕭介夫昨天表示,以中研院為主的台灣研究團隊,花兩億元完成一條水稻染色體的基因定序,成為「水稻基因定序五大國」,不但國際曝光率大增,國旗也出現在圖譜上,堪稱台灣之光。

蕭介夫指出,水稻有十二條染色體,共四億三千萬鹼基對,參與「國際水稻基因體定序計畫」的十國當中,只有美、日、法、大陸和台灣五國完成一條以上染色體的基因定序,其中台灣負責第五條染色體三千五百萬鹼基對的定序,貢獻度百分之八,大陸則負責第四條染色體。

蕭介夫說,中研院植物所接下水稻基因定序計畫之初,只能湊出幾千萬元經費,只夠定序半條染色體,李遠哲院長後來向國科會等單位爭取到兩億元,商請榮陽團隊、賽亞基因公司和成功大學投入,完成植物基因定序的「標準製程」,未來的基因圖譜示意圖上,會出現中華民國國旗。

蕭介夫指出,全球半數以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水稻基因定序完成後,可配合破壞或加強基因表現方式,找到特定基因功能,改良出抗病、抗旱、抗鹽、提高穀量等特性的稻米,對以稻米為主食的亞洲國家幫助最大。

蕭介夫還說,水稻是基因序列規模最小的農作物,基因定序完成後,有助了解小麥等其他農作物的類似基因特性,且水稻和人體也有某些類似基因,例如水稻有十二個「類肥胖基因」,可能和感受光線、穀粒大小有關,人體也有至少四個肥胖基因。未來可能在水稻DNA(去氧核醣核酸)中,植入減肥、美白或預防疾病的基因,人只要吃飯就可達到這些作用。

【2005/08/11 聯合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8-14 08:0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23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