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6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ao456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135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7.1新制》到大醫院看病 部分負擔將調高
http://news.pchome.com.tw/life/udn/20050...035047039897.html

未來民眾直接前往大醫院就醫,「基本消費額」將由三、四百元調高至五、六百元。健保局為落實轉診制度,公告自7月15日起調高西醫門診及基本部分負擔,依「轉診就醫」或「逕赴醫院就醫」二類方式計收:經轉診醫學中心就醫者為210元、區域醫院14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維持在50元。未經轉診,逕赴醫學中心的部分負擔金額為360元、區域醫院240元、地區醫院為0元,基層診所50元。另外,民眾急診應自行負擔的費用,醫學中心為450元,區域醫院 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如加上大醫院更高的掛號費、藥費部分負擔,民眾得精打細算。

此外,鑑於以往用藥引起過敏反應頻傳,健保局決定自7月1日起,全面在健保IC卡上登錄個人過敏藥物,讓醫師在為病患診療開處方時,即可過濾某些容易引起過敏的藥物,民眾不必擔心忘了攜帶藥物過敏卡,進而提高用藥安全。

為配合「健保IC卡第二階段預防接種資料登錄及上傳」作業,7月1日起,家長帶寶寶前往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接種各類疫苗時,切記同時攜帶健保IC卡及兒童健康手冊。若出生尚未取得健保IC卡的寶寶,則除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外,可由母親或父親的健保IC卡先行登錄。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如此一來,轉診制度應該比較能落實,只是,小診所可能因此病人會增加,在總額預算的制度下,工作量增加而收入反而降低,病人的負擔也更加增加,應該要有相關配套措施因應比較好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台灣索尼 | Posted:2005-06-29 13:50 |
laijemin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官商醫中間的利益輸送省掉就不知道可以省下多少了...還得每年調高來魚肉民眾....


UD目標每日一萬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7-13 09:22 |
bao456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135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http://news.pchome.com.tw/internation/cna/2...13084952180017.html

治療癌症新藥有效但價昂 多數病人無力負擔

治療癌症的新藥物高昂的價格已成為美國醫藥界最關切的問題,因為多半這類新藥只能延續病患的生命一段有限的時間,藥劑的費用卻動輒上萬美元,非一般人能夠負擔。

研究醫療保健效益的經濟學者們指出,新的治療癌症藥物價格節節高升,讓醫生們和政府相關決策者對於是否應不考慮費用問題和供應病人這一類藥物,大傷腦筋,因為這還關係到保險給付的問題和大眾醫療照顧的公平問題。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目前在美國應用的治療癌症新藥包括 Avastin、Erbitux、Gleevec、Herceptin、Rituxan和Tarceva。除了Gleevec 對於血癌有相當好的療效,其他幾種新藥的療效只是比原有的治療方法能多延續病人幾個月的生命。

報導說,由於藥廠在研發上投下鉅資,這些新藥上市的價格非常高,非一般人可以負擔。治療結腸癌的Avastin一年的藥費就高達五萬四千美元。即使有投保私人醫療保險,保險給付有上限,許多病人甚至湊不出個人負擔的部份。

報導指出,即使新藥只能延長病人的生命幾個月,醫生們也不能拒絕開新藥的處方。醫療資源的分配是現實問題,拯救生命是道德問題。以治病救命為職志的醫生在用藥時其實不會有孰先孰後的考量。

報導說,藥廠將治癌新藥的價格拉得如此高,醫療界和病患也鮮少提出批評,因為新藥的研發不只投資驚人,也常常是長達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加上不同階段的臨床實驗,如果預見市場反應不見得理想,藥廠可能會失去開發新藥的興趣。

美國醫療界估計,未來五年治療癌症藥物的銷售將是藥品市場中成長最快的,而平均價格仍會持續上漲。

就這種情況看來,即使新藥能救命,可能也只有少數人能受惠。

新聞來源:中央社

這篇正好來回答樓上這位大大的詰問,現在醫藥日新月異,無論在檢查或是治療方面,都一直有長足發展,但是這些新的醫療工具與藥物,費用大多十分昂貴,這些就足以讓醫療支出大大增加;再加上台灣已經是高齡化越來越明顯的國家,平均壽命越來越長,慢性病文明病的比例就會越來越高,相對的,醫療費用更是會增加的非常明顯,以目前大家的就醫習慣,請問大大健保費若是沒有慢慢提升,那錢要從哪邊生出來?
現在的醫護人員真是非常難當,不但負擔加重,收入減少許多(健保局目前申請1塊錢的醫療費只發給7毛左右),還要應付日益複雜的醫病關係,面對一些哭笑不得的言論,真的是令人嘆息。請大家能多互相體諒,讓這社會多一些和諧,這才是眾人之福!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台灣索尼 | Posted:2005-07-13 11:46 |
小醫師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laijemin 大大所言是一般大眾的心聲。但是目前台灣的醫療制度有些盲點並不是一般人可以看清的。

試想想有那一家保險公司願意大小病都保的,那你就知道保險真正的意義不是在保大多數人的小利益~
這並不是說我不看重一般大眾看病的權利。只是當大家都利用健保的好處來讓自已小病得到保障,那麼那些真正需要幫助,而卻要花費高昂醫藥支出的人們來說,相對的他們的利益就會被削減。
所以真正了解保險的人來說,是在你沒有危急需用時,出些金錢和力量,集合眾人力,來幫助真正要幫助的人。因此一定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會像健保一樣對全民做出這樣的保證。

由此而知,台灣的健保想對全台兩千萬人民做出任何疾病都可以保險的方式,本來就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加上目前國人就醫的習慣不健全(也就是小病也要看醫生,有些是可以自行痊癒的)說難聽一點,已經被慣壞了,很難改正。大小病都保,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敢這樣做的,就只有台灣。所以可以看到許多亂象,比如:外勞囤積很多藥(每次看醫生都沒吃)帶回自已的國內販賣或送人、有些阿公阿媽一定要天天去診所看病拿藥、移居國外的台灣人每次生病都回台灣看病。
你覺得是台灣的醫療環境好嗎?當然不是,是因為台灣看病便宜。在美國看病還要預約,看一次病要好幾百甚至幾千美金,他們不回國來看嗎?

而且健保每年的醫療支出也不都是花在人事交際上,那只佔小小的一部份,不了解真正的支出的人請勿誤導視聽。國人如果不濫用健保資源,現在健保也不會變成這個樣子。如果你仔細想想,花你每天幾十塊錢來保障你的健康,算是只有在台灣才有的吧~
(自已加保其他的健康險,一定比健保貴而且你要的時候要不到錢。思及此,你還抱怨花些錢來保障自已健康是不值取的嗎?)


[ 此文章被小醫師在2005-07-21 10:49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7-20 22:32 |
小醫師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bao456於2005-07-13 11:46發表的 :
.....
現在的醫護人員真是非常難當,不但負擔加重,收入減少許多(健保局目前申請1塊錢的醫療費只發給7毛左右),還要應付日益複雜的醫病關係,面對一些哭笑不得的言論,真的是令人嘆息。

這點我支持大大。
收入減少那是和以前比,在現在社會經濟和健保體制下,一定會有的後果。這點我覺得沒什麼好抱怨~
但是我們所面對的醫療糾紛,才是很多人不知道和永遠不會面對的問題。

醫師也不是神,只是他花了許多年的時間來學習如何幫人治病。但我們生病,常常是一種進行式~
也就是說,第一天的病情和第三、第五天的病情會不一樣。而現代醫學講求的是「實證醫學」,就是要有證據說什麼話。所以當你生病第一天去看醫生,有些症狀不一定會表現出來。而回家後可能在後來的幾天症狀陸續出現,但台灣人看病的觀念一向是 "第一家診所或醫院無效,會找第二家看" 。所以後來看病的醫師當然很容易就診斷出來~  
由此而衍生的問題是:  
民眾如果在第一個醫師沒診斷出來,而病情又在後來幾天急轉直下,有生命危險之時,就會認為第一個醫生誤診,就會告第一個醫師,要求賠償。太多的醫療糾紛是這樣子產生的~

試想一下:
如果你家電腦的硬碟某一天出了怪聲,第一天你請人家檢查好像沒什麼事。但是第二天發現又有異常,你讓另一家維修的人員檢查,發現 power 出問題,供電有異常,讓你的硬碟也連帶受損。你告第一家維修的人沒看出來。但事實是第一天情況還沒到那麼嚴重的程度,當然人家檢查會說沒事~

所以,當你是一個醫師,你今天看病的病人,你的檢查沒有異狀,但是他可能會在三個月後來告你誤診。醫師當然會謹慎的看病,因為那是他的天職。只是有時病情不一定會照你的想法走,這時你的麻煩就來了~ 因此,如果你每天面對病人都是這樣的情形,心裡壓力會不會很大,自己想就知道了。
目前日漸變差的醫病關係就是這樣子一天天被搞得沒法恢復從前。只要彼此信任關係愈來薄弱,醫師被告的機會就會增加,你覺得這是人民之福還是人民之禍呢??

( 誰說醫師的天職就要看病,我有其他的才能我不能做別的工作嗎? 我就只幫家裏的人看病,別搞到每個醫師都只幫家人看病,那這個社會就完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7-21 11:2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37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