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285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   1   2  下页 >>(共 2 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天文奇观 深度撞击探测彗星
本报综合十二日电讯报导


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的「深度撞击」(Deep Impact)太空船定7月3日发射撞击器,撞击并探测「谭普彗星一号」(Comet Temple 1),预期将会产生肉眼可见的亮光,夏威夷的天文台在这项撞击研究中将扮演主要的角色,全世界也就只有夏威夷居民可以有如同电影前排座的最好位置,在撞击发生时,看得最清楚。

夏威夷毛纳基亚 (Mauna Kea)山上所有主要的望远镜,和哈莱亚卡拉(Haleakala)山上的两座望远镜,都准备好观察这项撞击,NASA 特地安排让夏威夷的高倍望远镜能看得最清楚。

NASA在1月发射了如小汽车般大的「深度撞击」太空船,将与谭普彗星一号在距地球2亿6800万哩处会合,三周后的7月3 日下午7时52分,太空船即会发射一个撞击器,以时速2万3000哩的速度,撞上谭普彗星一号表面,这个实验旨在找出一个彗星混沌表面之下的物质。

在撞击前,位于两大光体角宿第一星(Spica)和木星(Jupiter)间的谭普彗星一号光线暗淡,无法用肉眼看到,但撞击可能产生短暂闪光和一堆云雾状的物质,这些物质因反射阳光,可能持续发亮数小时,甚或数日,肉眼可能看得到。

不过夏威夷大学天文研究所科学教育和公共关系主管藤原说,这是项实验,没有人能预测会发生什么,就算没有可眼见的结果,也会有科学结果,全世界的天文台当天都会观察此实验,NASA的太空望远镜钱德拉(Chandra)、哈伯(Hub-ble)、史匹泽(Spitzer)与深度撞击号上的望远镜都将传送观察资料回 NASA,夏威夷的地面望远镜也将提供补充资料。

科学家说,彗星好像时间锦囊,拥有太阳系形成和演进的线索。彗星由冰、气体和灰尘组成,是来自45亿年前太阳系最早和最冷时期的原始残余物。深度撞击号是首个探测彗星内部的任务,藉着撞击造成一个坑洞,让科学家看到彗星内部深处未改变过的物质。

【2005/06/13 世界日报】 @ http://ud...om



献花 x1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6-14 07:55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撞击彗星 人类首次 美耗资百余亿

【编译陈世钦/美联社洛杉矶二十六日电】

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太空探测器预定七月四日撞击一颗彗星,以探测彗星核的成分。这将是人类首次和彗星直接接触。

如果一切顺利,「深层撞击号」太空船届时将释出一个酒桶大小的铜质探测器,高速飞向相当于半个纽约曼哈坦区的「坦普尔一号」彗星,预期将撞出一个约一个体育场大的坑洞,撞击时彗星距离地球大约一亿三千万公里。

加州帕沙第纳喷射推进实验室计画经理葛拉迈尔表示:「情况就像一颗子弹尝试撞击另一颗子弹,而第三颗子弹要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

科学家希望探测器在彗星表面撞出一个面积够大的凹洞,露出彗星的原始核心,进而搜集各种有关太阳系起源的线索。太空总署的太空观测工具,包括哈伯、史毕哲、钱德拉等太空望远镜,以及全球各地的地面望远镜将记录太空探测器撞击彗星的过程。

如果探测器撞上正确的位置,估计撞击力量将使彗星亮度短暂达到正常的四十倍,西半球部分地区民众肉眼或许可以看见。

这项任务耗资三亿三千三百万美元(约台币一百零三亿四千九百万元),如果成功,深层撞击号将成为历来第一艘接触彗星表面的太空船。去年,太空总署的「星尘号」太空船携带太空星尘样本返回地球,途中与「狂野二号」彗星擦身而过,最接近的距离约仅二百卅七公里。

科学家表示,深层撞击号太空船具有真正的科学研究价值,或许有助于解释有关太阳系起源的基本问题。

四十亿年前,大量气体与尘埃浓缩后形成太阳与行星,彗星就是太阳系形成后遗留的残块,主要成分包括冰、岩块与尘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彗星的表面温度上升,只有结冻的里层保有最原始的太空原料。科学家对彗星及其原始核心所知甚少。

科学家预估,太空探测器撞击彗星表面后可能形成一个环形凹洞,并向太空喷出圆锥状的碎片。他们说,彗星的轨道不会因此大幅改变,撞击也不会使彗星或任何碎片进入与地球相撞的轨道。

科学家于一八六七年发现坦普尔一号彗星。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椭圆形轨道运行,大约每隔六年可见一次。

深层撞击号太空船今年元月自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角发射升空,四月传回坦普尔一号彗星的第一张照片。在太空探测器撞击彗星时,太空船将在大约八千公里外以高解析度摄影机拍下撞击过程。

【2005/06/27 联合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6-28 21:09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撞击彗星 美国庆超级焰火秀

编译朱小明/综合报导


7月4日美国国庆日当天,美国航太总署(NASA)将推出史无前例的太空焰火秀,「深层撞击号」(Deep Impact)太空船在飞行了4亿3100万公里后,将放出一具冰箱大小的撞击器,迎面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预料将撞出长宽各14公里和5公里,约有半个纽约市曼哈坦区面积大,相当14层楼深的坑洞,届时天空将出现火树银花的人造天象奇观。

可惜预定撞击时间是台北时间4日下午1时52分,台湾所在的东半球正值白天,所以无缘见到。

「深层撞击号」今年1月12日发射,7月3日将发射一个重372公斤的撞击器,以时速3万7000公里飞向彗星,以这种速度,从纽约飞洛杉矶只需六分钟,预计24小时后撞上彗星,预料瞬间爆发的威力相当于4.4吨的炸药,媒体都以「世纪撞击」(the crash of the century)称之。

NASA表示,撞击不会改变彗星的路线,也不会把彗星撞成两半,对地球不致构成危险。喷射推进实验室专家叶欧曼表示:「就像蚊子撞到波音767飞机一样。」

NASA希望藉此了解彗星内部的成分,寻找46亿年前太阳系诞生的线索。

撞击过程经过精密计算,NASA科学家形容,有如用一个球在空中撞击另一个球,同时用第三球上的摄影机拍照。因为每个彗星的成分和运动方式都不同,而且速度又快,NASA也没有把握一定成功,但即使未能撞个正着,也将拍到彗核最清晰的影像。

【2005/06/30 联合晚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6-30 22:16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NASA撞击彗星 倒数2天
【编译朱小明/综合报导】

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深层撞击号」太空船1日已飞到距离「坦普尔一号」彗星约240万公里处,并已开始传回彗星的照片,包括彗星「打喷嚏」的喷发情形。

「深层撞击号」上月在距离3200万公里处首次看到彗星的主体彗核部分。NASA喷射推进实验室科学家叶欧曼斯形容坦普尔一号,「是一个乌黑、腌黄瓜形状、华盛顿特区大小的肮脏冰球」。

「深层撞击号」一切就绪,准备发放出撞击器,在台北时间4日下午1时52分在距离地球1.33亿公里处和彗星对撞,这项耗资3.33亿美元(约台币105亿元)的计画,将是人类首次和彗星的彗核部分接触。

由气体、尘埃和冰组成的彗星,经常有喷发的情形,「深层撞击号」已拍摄到数次科学家称之为「打喷嚏」的小型喷发,使彗星亮度突然增加。NASA科学家表示,坦普尔一号喷发的情形比预期频繁。他们观察到的最大一次「喷嚏」,使得彗星的彗发部分水份倍增,科学家长久以来推测,彗星撞击时把最初水分带给地球。

预料坦普尔一号的喷发情形并不会影响撞击器的方向,但接近彗星时会「十分颠簸」。撞击器上有自动导航系统,在两小时内有三次机会可以修正轨道。NASA表示,目前看来没有问题,预料撞击误差不会超过两百公尺。万一撞击器任务失败,可能启动紧急计画,让「深层撞击号」也飞去撞彗星。

撞击时迸发的冰、尘埃和气体将用光谱分析,以确定物质构成。科学家认为,彗星内含有太阳系初期的冰冻残留物,希望能籍由这次撞击,增加对太阳系起源的了解。

【2005/07/02 联合晚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7-03 21:47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撞击误差 不超过2百米

记者王慧美/综合报导


美国深层撞击号太空船将于7月4日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撞击误差控制在200公尺以内。

国际在线报导,研制深击号太空船的保尔太空技术公司负责人之一的韩德森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目前深击号已经到达坦普尔一号彗星运行的轨道上,误差不到1%,估计释放撞击器15分钟后跃离轨道没有问题。撞击器的自动巡航系统「星空跟踪」和自动导航系统经几千次的地面实验和模拟,撞击误差应不会超过200米。

韩德森说,撞击器与彗星在同一轨道上,同向但以低于彗星速度运行,通过三次「推动」调整姿态与位置,准确地与彗星的预定撞击点相撞。而飞行器在释放撞击器后,以每秒100公尺的速度跃离轨道,在与彗星不同的轨道上观测撞击过程。

深层撞击号载有两对摄像设备,一对对准彗星内核,一对对准彗星的晕圈,采集图像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直到撞击发生,它将拍摄到人类有史以来距彗星内核最近图像,最小可以分辨出20厘米的细节资讯,探测器将传送图像资讯直到撞击毁灭,撞击过程将被全程摄录,撞击中迸发的冰、尘埃和气体将经光谱分析确定其物质构成。

【2005/07/02 联合晚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7-03 21:50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彗星哈啾…拍到了 明天看「撞」况
【编译王丽娟/综合二日外电报导】

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撞击彗星「坦普一号」的任务已一切就绪。今年一月十二日从佛罗里达州升空的太空船「深击号」(Deep Impact),将根据计画,发射一个铜制撞击器,让它在四日美国国庆当天,将彗星撞出一个陷口。

深击号太空船一日已飞到距坦普一号彗星约两百四十万公里处,并已开始传回彗星照片,包括彗星「打喷嚏」喷发的情形。由气体、尘埃和冰组成的彗星,常有喷发的情形,深击号已拍摄到数次科学家称之为「打喷嚏」的小型喷发,使彗星亮度突然增加。太空总署表示,坦普一号喷发的情形比预期频繁,他们观察到的最大一次「喷嚏」,使彗星喷发部分水分倍增。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推测,彗星撞击时把最初的水分带给地球。

深击号上月在距离三千两百万公里处首次看到彗星的主体彗核部分。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科学家叶欧曼斯形容坦普一号,「有如乌黑的腌黄瓜,是个大小如华盛顿特区的肮脏冰球」。

这次任务主要是为解开彗星内部物质及太阳系形成的谜团,科学家预测,这次撞击会撞出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陷口,将彗星核心的气体和灰尘激喷到太空中,让科学家首次得以窥见彗星这些冰体的原始内部物质。

深击号预定三日即释出铜制撞击器,三百七十二公斤重的撞击器,大小和洗衣机或一张扶椅相仿。撞击器将以每小时约三万七千一百公里,也就是每秒十点一三公里的高速,撞击「坦普一号」。

太空船的摄影机和其他仪器,将在五百公里外拍摄撞击实况并记录彗星的物质。其他仪器和观测站如哈伯太空望远镜、仙陀罗X光太空观测站、史匹哲太空望远镜也将加入观测行列。

撞击器本身也有摄影机,可以传回两小时影像,直到撞击的最后一刻。

预估撞击的时间应是美东时间四日凌晨一时五十二分(台北时间四日下午一时五十二分),因距离和时间的关系,专家认为,只有太平洋地区使用望远镜的地球观测者,可以看到彗星或目击任何撞击的证据。

加州巴沙迪那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主任艾拉奇形容这次撞击任务,是太空探险中一次高风险且大胆的试验。实验室科学家葛莱梅说,基本上,它是发射一颗子弹,在准确的时间和准确的地点,击中另一颗子弹。万一撞击器任务失败,可能启动紧急计画,让深击号去撞彗星。

这次任务耗资三亿三千三百万美元。如果任务圆满达成,艾拉奇认为一切值得,人类将从数千年来的畏惧彗星,变成了解彗星。

太空总署太阳系研究部主任丹泽勒说,多年来该署的任务以了解太阳系的形成与宇宙是否另有其他生命为主,彗星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应能解答这些问题。

彗星据信拥有早期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物质,专家认为,它可能含有有机分子。坦普一号发现于一八六七年,是最接近地球的彗星之一,每五年半绕行太阳一周。

【2005/07/03 联合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7-03 21:56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NASA明天撞彗星 阻止未来地球被撞

记者王慧美整理


美国深击号(Deep Impact)太空任务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以撞击的方式来研究彗星。这次太空任务具有两个重大意义,一是了解太阳系起源,一是设法阻止未来彗星撞地球灾害的发生。


了解彗星表面下到底是什么东西


了解彗星有助于解开太阳系起源之谜,因为彗星含有来自太阳系最偏远、最寒冷地区的冰、气体和尘埃,是约45亿年前形成太阳系的残存物,当时气体和尘埃凝结形成太阳和星球。

科学家过去对彗星的研究只以拍照、光谱等方式研究,仅能了解表面结构与形成。例如哈雷彗星,中国最早的记载在春秋时代鲁文公14年,至今已回归至少35次。彗星每次回归接近太阳时,表面受热使挥发性物质大量蒸发,远离太阳后星体冷却,表面经过多次受热、冷却的重复过程,与太阳系原始状态已不同,科学家相信,只有彗星冰封的内部含有最原始的太空物质,所以深击任务才要用撞击的方式去了解彗星表面以下的东西。

地球过去历史中受到外来天体撞击的事件层出不穷,科学家也认为彗星终有一天会撞击地球。与深击号Deep Impact同名的星际科幻片「彗星撞地球」演的就是一颗巨大彗星不停往地球方向加速前进,使地球濒临灭亡的危机。如果能了解彗星的质量、体积、密度、速度、组成等,对未来人类要躲避彗星撞地球的灾难有很大帮助。

从深击号撞彗星后溅出的喷出物的范围和覆盖物随时间变化的速度,科学家可以估算出彗核的密度和质量。未来发生彗星撞地球时,科学家就可推估出用多大力量让它偏离与地球对撞的轨道。


只有14分钟可以观察撞击结果


深击号的撞击器是选用铜块,这是因为科学家认为彗星是「脏雪球」,平均密度低且体积不大,不太可能具有重金属核,才会决定利用铜块来进行撞击,以避免混淆与干扰。

这次深击任务的难度很高。彗核的直径约6公里,预定的撞击区域直径只有400公尺,撞击残片散布范围则小于200公尺,而且彗核还会自转,因此撞击难度非常高。撞击点特别挑选较平坦而宽阔且地形较单纯,也方便太空船进行观测,以避免撞击过程太复杂,或喷出物质被卡在山谷里看不到。

因彗星会转动,故撞击器丢出后,太空船会向下移动,但仅有13、4分钟的时间能观察撞击结果;之后太空船就会经过彗星的碎片区,虽然太空船本身的太阳板如同防护盾,希望能防止碎片撞击,但有可能14分钟后太空船就会被击毁,即使太空船逃过一劫,但撞击区会因彗星自转而可能移出太空船观测视野。


挑选坦普尔一号 因为它的位置


至于为何挑选坦普尔一号彗星作为撞击的目标?坦普尔一号远日点在木星轨道附近,近日点在火星轨道附近,公转周期5.5年。2005年7月4日台北时间下午1时52分撞击发生时,坦普尔一号恰在近日点附近、靠近地球,是它这个回归周期中最近、最亮的时候,故除太空船外,地面望远镜也能观测到撞击结果,而且地球可连续而完整地与太空船进行联系,将观测结果即时传回地球。此外,彗星自转速度极慢,自转一周仅1.7天,太空船可观察撞击坑的时间较长。

撞击时间在台湾的下午时间,如果撞击后达一等星亮度、时间持续很久,一般口径约30公分以上的小型望远镜就可以观测。科学家预估,撞击之后的效果或许可以持续几个星期,就像彗星撞木星之后,撞击的黑斑存在了很久一样。

【2005/07/03 联合晚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6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7-03 22:02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撞彗星》今午2时 放撞击器撞彗星

深击号上的撞击器用铜块为主要材料,因为科学家认为彗星是「脏雪球」,不太可能有重金属核,决定利用铜块来进行撞击,

【编译朱小明/综合报导】

美国太空总署撞击彗星的作业已进入最后倒数计时阶段,「深击号」太空船预定于台北时间3日下午2时放出撞击器,飞向坦普尔一号彗星,准备为24小时后和彗星进行太空大对撞。

「深击」计画首席科学家赫恩说,深击号现在距离彗星还有约两百多万公里,距地球近1.3亿公里,一切都在掌握中。

今年1月12日发射的「深击号」至今已飞行了四亿公里以上。依照计画,深击号进行最后一次轨道调整后,就要释放出369公斤的撞击器,预计撞击器将在台北时间4日下午1时52分左右,以时速3.7万公里的速度撞上坦普尔1号的彗核,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迸射,形成太空中的焰火秀。

【2005/07/03 联合晚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7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7-03 22:07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撞彗星》台湾看到时 只剩疤痕彗星体

记者韩青秀/台北报导


中央气象局表示,由于撞击彗星的时间发生在台湾时间下午1时52分,等到台湾可以看到彗星时,亮度已经减弱,不过仍可用望远镜观看留下「疤痕」的彗星体。

天文站技士郑振丰表示,这次美国太空总署「深撞击号」 (Deep Impact)太空船的撞击目标,是距离地球1亿3千多万公里名为「坦普尔彗星一号」 (Tempel 1)的彗星,370公斤的撞击体将以每秒10.2公里的速度直击彗星。

郑振丰表示,撞击刹那产生的灰尘,以及可能喷发出的气体将造成明亮闪焰,并在彗星体上留下一个美式足球场大小、深七层楼的坑洞。

郑振丰表示,由于撞击彗星的时间是世界标准时间7月4日5时52分,相当于台湾当日13时52分。撞击时,彗星可由10等提升到5或6等人类肉眼可目视的亮度,不过只有美国西南部、墨西哥或夏威夷等地区有机会目睹,正值白天的台湾将难以同步观看。

台北市天文馆组长葛必扬表示,尽管撞击当下并不适宜台湾观测,不过约六个小时后,当彗星自转再次面向地球时,相当于台湾晚上8时,亮度虽明显减弱,但是在光害较低的地方以望远镜观看,或在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等地,将可观测到撞击后的彗星。

【2005/07/03 联合晚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8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7-03 22:09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彗星撞击器 地球人顺利摆上

编译王丽娟/综合三日外电报导


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的太空船「深击号」三日顺利将撞击器施放到撞击路径上,准备让它与快速行进的「坦普一号」彗星相撞。预估撞击时间为台北时间四日下午一时五十二分。

「深击号」于格林威治时间三日六时零七分(台北时间三日下午二时零七分)释出三百七十公斤重的铜质撞击器,让它踏上长约廿四小时的不归路。预料西半球部分地区可见到高速冲撞。

撞击器成功的与母船分离时,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任务控制中心爆出热烈掌声。施放约十二分钟后,装有摄影机的一个探测器开始与撞击器脱离,朝另一路径前进,科学家预期撞击发生不久,这个探测器会抵达距离彗星五百公里处,摄下撞击后的情形。

科学家预估撞击的时间为格林威治时间四日五时五十二分(台北时间四日下午一时五十二分)。

此次撞击彗星任务,旨在让科学界一窥彗星核心的奥秘。这项试验让人联想到一九九八年的好莱坞电影「彗星撞地球」,片中太空船以核武攻击一颗彗星,化解彗星撞地球的危机。但科学家说,此次试验纯粹是为科学目的。

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的任务科学家尤曼斯说,撞击不会大幅改变「坦普一号」的轨道路径,这颗彗星在可预见未来也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飞越撞击点的探测器约有十三分钟时间可拍摄撞击情形以及撞击形成的尘云与气体。之后,探测器即会被彗星核心的分子暴风吞噬。

撞击器本身也会在它生命最后几分钟拍摄并传回影像到母船。

【2005/07/04 联合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9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7-04 11:51 |

<<   1   2  下页 >>(共 2 页)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1963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