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0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t0306894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頭銜:
版主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資訊] Peugeot 407 (2.0)


在外觀造型上,407 2.0和2.2車款近乎相似,僅作了些許改變,包括取消了全功能電動天窗、雙層氣密式側窗及車側後視鏡的電動摺疊功能,小地方的裝飾也作了些調整,像是2.0升的B柱飾板改成了黑色霧面式樣,而非2.2升的亮面裝飾;2.2升車款在全車環繞式防撞護條上多了鍍鉻飾條,輕量化鋁合金輪圈有防盜螺絲,握把式的車門外把手採取了和車身同色的設計,這些都是2.0升車款所沒有的。在尺寸上2.0車款在車高、前後輪距及車重的部分比2.2要稍微小或少了一點,但是整體來說,外觀的變化並不大,不仔細看其實不容易察覺二者的差別。

內裝配備上的改變較多。2.0升的車型取消了定速裝置、電子防眩室內中央後視鏡及門檻飾板等配備,將2.2升的鋁合金立體雕花環景內裝飾板改為碳纖維原色設計,雙前座前後高低的電動調整也改為手動控制,並取消了雙前座腰靠的調整;而2.2升車型的恆溫空調系統多了左右獨立雙區出風,左右的遮陽板也依舊保有照明功能,跑車化的桶型座椅除了真皮之外也還多了麂皮可供選擇。其實這些改變的好處在於能降低成本,或許其中某些配備對於部分消費者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更便宜的價格才是吸引他們最好的理由。
1.內裝鋪陳上,碳纖維原色的環景內裝飾板、霧面類金屬飾板與黑灰色真皮材質座椅,展現出時尚前衛的跑車風格。
2.407 2.0將前後高低的雙前座電動調整座椅,改成手動調整,2.2升車款的座椅材質同時也比2.0多了麂皮的選擇。

這具直列四缸DOHC 16V引擎,代號為EW10J4,可輸出137hp/6000rpm最大馬力與19.8kgm/4100rpm最大扭力。
407 2.0搭載了一具代號為EW10J4的直列四缸DOHC 16V引擎,採前置引擎前輪驅動,1997c.c.排氣量可輸出137hp/6000rpm最大馬力及19.8kgm/4100rpm最大扭力,馬力和扭力較2.2車款略少了23匹及2.3公斤米的輸出,2.2的引擎氣門結構也多了VTC可變氣門正時系統。407 2.0和日前推出的2.2升車款僅差距200多c.c.,這也讓我們不免好奇,這其中的差距到底會有多大。在試駕的過程中發現,和2.2升車款相比,407 2.0的油門設定在右腳踩下直到有動力反應之間,有一段明顯的間距,剛接觸或許要花一段時間才能適應,不過這無礙於它的馬力輸出。在內湖五指山蜿蜒崎嶇的連續彎道上,爬坡的動力輸出平穩順暢,雖然和2.2升相比是有一小段差距,不過仍表現出進口2.0車款應有的水準。

在將近極限過彎時可以明顯感受到ESP系統的作動,雖然比不上雙B車款般的流暢,但是在攻克彎道時,這樣安全的主動配備還是賦予駕駛人不少的信心。路途上行經碎石路面時會明顯感受到原廠硬中帶軟的懸吊設定,在高速過彎時,穩定的底盤結構設計,讓我們再一次見識到了Peugeot車系優異的操控特性與精準的路面回饋。

另外,2.0車型的前輪煞車系統由2.2車型的13吋通風碟與雙活塞制動卡鉗換成11吋通風碟與單活塞卡鉗,輪胎也由215/55R17改成了205/60R16,除此之外,在底盤結構的部分,不論是四速手自排系統、車速感應式動力方向盤、三模(正常模式、跑車模式、雪地模式)程式化檔位控制及前複合式前雙A臂/後複合式多連桿懸吊系統,都採用了相同的設計。

在主被動安全配備方面,407 2.0 為了延續NCAP撞擊測試五顆星的最高肯定與頂極安全防護的理念,因此在這方面沒有作任何的改變,包括緊急煞車力道輔助系統EVA、防鎖定煞車系統ABS、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EBD、彎道煞車控制系統CBC、車身動態穩定系統ESP,加上全車總數多達9顆氣囊的配置,帶給駕駛者全面性的保護。

出處來源:http://www.carnews.com.tw/1car/Gtest20050401.asp



介紹大家一個透過facebook來玩的網頁遊戲 : 海盜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4-25 08:4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10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