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1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ighb0925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說][分享] [轉貼]   花蓮行
在鬧鐘未叫前,已驚醒,按掉床頭的鬧鐘,輕聲快速的漱洗著,深怕吵醒一向淺眠的二姊。鐵門關上的那一剎那,呼吸恢復至原來的頻率。行經早餐店,向老闆要了四份早餐,來到巷口的福客多,手機分秒不差的響起,以為A已等待多時,但在聽到B充滿睡意的聲音,仍舊是叨叨絮絮的遲到藉口,電話在怒火燃起前被我掛斷。

因B的遲到延誤了行程,還好雖是清明時節,北宜公路上並沒有出現車潮。而車外的公路風光雖很迷人,但會暈車又坐後座的我,睡覺成為唯一明智的選擇。一路上睡睡醒醒,途中只在太魯閣遊客中心小對逗留十分鐘,便直接殺到這兩天的落腳處檜木居check in。

而來到位於鯉魚潭旁的莫內花園供奉已大唱空城計的五臟六腑廟,已是下午一點半了,點了泰式檸檬魚套餐是一大敗筆,那餐點的美味程度,我想以後也不敢領教。原本還在慶幸還有對岸重重山巒及其在湖中層層倒影可以做心靈上的補償,沒想到天空不做美的唱起哭調,讓原本在露天茶座賞景的人們不得落荒而逃。在室內待得雨小了,與朋友兩兩的撐著傘,沿著舖陳在鯉魚潭岸旁的步道閒散的走著,朦朧的雨,像一層輕紗飄然披於翠巒碧波之上,遠離城囂,陶然忘憂於縷縷煙氣裡,是一種閑靜的幸福。

因雨也因車程疲憊,離開鯉魚潭後,在民宿檜木居小憩。入夜,才是台北人生龍活虎的時刻,原以為南濱夜市該不會讓人失望,但逛慣了北部的夜市,對它仍是不得不小小的失望。隨便找個攤位,草草的結束晚餐,隨著人潮往南濱公園走去,夜晚的海看得並不真切,倒是公園內,草地間立的多海洋生物塑像,讓我小小的佇足觀看。沿著海岸的海濱步道走走,海風徐徐的吹拂,十分涼爽舒適,遠處依稀有港口,隱約看到有船進出的情景。當時間越來越晚,人潮越來越多,煙火、仙女棒的出現,並不讓人驚訝,童心未泯的買來一把仙女棒,重溫已遠走的童年。

次日,早餐過後,來到遠離塵囂、位於一處幽靜山巒間的好望角。好望角民宿旁綠草如茵的露天咖啡座上遠眺海港景緻,下望被四周翠綠的山巒林木所圍繞、埋沒的彎延小路。入目的是這樣怡人的景色,背後曬著的是暖暖的陽光,拂面吹著的是徐徐的春風,這樣愜意的時光,真該悠閒的喝杯咖啡,至於城市喧囂的凡塵俗慮,在好望角是無法感受到一絲一毫的。

在一路彎延的山路往下,每每錯車總令人膽顫心驚,終於來到位於起伏的綠色山坡之間的呼庭。牛山--以各種漂流木及十足的創意所塑造出的一個藝術殿堂。『牛山,也就是牧牛耕種之地,我們阿美族人則稱之為呼庭(Huting)。曾幾何時,成群結伴的牛隻少了、靠牛來耕作的畫面也不再了,現在依稀可見的是野放山上悠遊自在玩耍的牛群,於是「呼庭」我們阿美族人的心裡有了另一個意義---一個自由自在、無憂無慮所在地,也就是我們經營這塊地所懷抱的想法。』在呼庭休閒區所拿到的簡介小單張有著這樣的一段文字,引起心中小小的感動。然而大自然的感動,在這小小的一方天地似手無所不在。

在這樣一個有山有海的地方,在這樣一個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的地方,那種對大地的恩賜的讚美與守護,讓心中的某種早已被遺忘的記憶,越來越清晰。感動,沒有能力用文字形容,彷彿這是世上最後的淨土。害怕無法負荷胸臆中忽然湧起的情感,匆忙的尾隨朋友的腳步往美麗的海灘跑去。進入佈滿大小不等礫石的海灘,擺脫腳上的束縛,用腳感受大地,愈往海邊走去,腳下的步伐亦愈大,加入朋友們快樂踏浪之旅。
來到花蓮的光復糖廠,飢腸轆轆的一行人直接到小吃部解決民生問題。飯後的甜點是每到糖廠一定不忘品嚐的冰品。路旁停著一輛牛車,樹蔭下繫著兩頭牛,供人拍照用,心中的不忍加速了離去的腳步。步過糖廠的人造池塘,來到一間民俗藝品店,便入內逛逛,起初對店內的產品並不抱太大希望,因見得多了,總覺得賣得便是那些東西了,沒想到店內擺了許多以貓為主題的木雕,記起花蓮的其中一個朋友喜歡貓,卻苦於氣喘不能擁有一隻真實的貓,於是收集一屋子的貓飾品,於是挑了集可愛的貓,增加她的收藏量。

馬太鞍溼地,似乎尚末規劃完全,來訪的遊客,除了我們,便無其他人。信步走來,對溼地生態的不熟悉,有點懊惱,然而有如步入鄉間小道的景色撫平了絲惱怒。溼地種植最多的似乎是蓮花,顯然不是花季,蓮花開的稀稀落落的,少了「出淤泥而不染」韻味,更難想像照片或是畫像中優雅的姿態,合該是賞花的時間點也不對,蓮,似乎在清晨太陽要起不起時,最有靈韻。
 
吉安慶修院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是日據時代所建的佛寺。寺內主要供弘一法師與不動明王,另外有88座石佛像。進入大門後,先到左側洗手。彷彿置身在日本的神社。因進入神社內,要脫鞋,故只在這棟木造的古樸建築物外欣賞。行至紀念品販售處,熱情的老闆沏了一壺茶請我們喝,並放了一段記錄片,讓我們更了解慶修院的歷史。

結束了一段歷史之旅,車行往山中傳奇。到了目的地因天色已暗,看不出其造景別緻之處,但在半山腰的餐聽,讓我想起西子灣的英國領事館。而用餐的位置往下所見之夜景,雖沒有萬家燈火的繁榮,但至少一望無際的視野,好過貓空給我的印象。山間野菜是美味可口的,好料理加上好景色,讓山中傳奇不至於浪得虛名。

七星潭,這趟行程的最後一站。海灣上遍佈來訪的遊客,租了腳踏車的我們便打算不下去同他們攪和。沿著自行車步道,踩著久違了的腳踏車,徐徐海風,吹的人舒爽。沿途行經觀景平台亦不曾逗留。若說澎湖令人印象深刻的石雕是海肫,那麼花蓮的肯定是曼波魚(翻車魚),在各個風景區中都曾見過也的身影,而體積卻以七星潭的為最。途中遇到剛要營業的行動咖啡館,我們四人便成為他當天的第一位客人,點了四杯拿鐵,自動自發的搬來四張椅子,面像顏色多變的海,開始品嚐起凍結在海風中的咖非香。享受著慵懶的異國香,好像有揮霍不盡的時間,放任心靈的出軌,完全忘了身後腳踏車的存在,有如時間已凝結在風中。

回程前,逛了一下七星潭旁的柴魚博物館。最後仍不能免俗的到市區採買了大包小包的花蓮名產。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4-22 13:14 |
Ivon 會員卡 葫蘆墩家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個人商品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驗證會員
級別: 榮譽會員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鮮花 x142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highb0925於2005-04-22 13:14發表的 [轉貼]   花蓮行:
在鬧鐘未叫前,已驚醒,按掉床頭的鬧鐘,輕聲快速的漱洗著,深怕吵醒一向淺眠的二姊。鐵門關上的那一剎那,呼吸恢復至原來的頻率。行經早餐店,向老闆要了四份早餐,來到巷口的福客多,手機分秒不差的響起,以為A已等待多時,但在聽到B充滿睡意的聲音,仍舊是叨叨絮絮的遲到藉口,電話在怒火燃起前被我掛斷。

因B的遲到延誤了行程,還好雖是清明時節,北宜公路上並沒有出現車潮。而車外的公路風光雖很迷人,但會暈車又坐後座的我,睡覺成為唯一明智的選擇。一路上睡睡醒醒,途中只在太魯閣遊客中心小對逗留十分鐘,便直接殺到這兩天的落腳處檜木居check in。

而來到位於鯉魚潭旁的莫內花園供奉已大唱空城計的五臟六腑廟,已是下午一點半了,點了泰式檸檬魚套餐是一大敗筆,那餐點的美味程度,我想以後也不敢領教。原本還在慶幸還有對岸重重山巒及其在湖中層層倒影可以做心靈上的補償,沒想到天空不做美的唱起哭調,讓原本在露天茶座賞景的人們不得落荒而逃。在室內待得雨小了,與朋友兩兩的撐著傘,沿著舖陳在鯉魚潭岸旁的步道閒散的走著,朦朧的雨,像一層輕紗飄然披於翠巒碧波之上,遠離城囂,陶然忘憂於縷縷煙氣裡,是一種閑靜的幸福。
.......
有時候很多東西會覺得越變越少
但是也是要努力去加強啦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政府網際 | Posted:2006-10-04 12:5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33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