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疾病] 感冒 中醫觀
【鄧正梁/內湖天明中醫院長】
感冒是呼吸道常見病症,大多數由病毒引起。臨床上以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噴嚏、流淚、流涕、咽痛、咳嗽、聲嘶、呼吸不暢等為特徵。
感冒全年皆可發生,冬、春較多。中醫認為感冒以風邪致病為主因,風邪為六淫之首,在不同的季節往往與當令之時氣相合而傷人。
冬季多屬風寒、春季多屬風熱、夏季多夾暑濕、秋季多兼燥氣,梅雨季節多夾濕邪。一般以風寒、風熱兩者為多,夏令暑濕之邪亦能雜感為病。
對此,中醫治療感冒,分別採用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滋陰養血解表、助陽益氣解表、理氣解表等法,如此方能藥證相符,收到更好的效果。 懸壺子按:感謝HOU找尋。
經常罹患感冒者有因肌腠不密、衛氣失固,抗病能力低下,使風邪得以乘虛侵入肌表使然。中醫認為,衛氣外循皮膚分肉之同,溫養肌腠皮肉,使之固密而不為邪氣所傷,發揮衛外的作用。
衛氣源於先天,為腎中元氣所化,故《內經》靈樞‧營衛生會篇說:「衛氣出於下。」可以看出,衛氣本於先天,而賴後天水榖精氣的不斷補充,並經肺的宣發,敷布於全身,起著護衛肌表、抵禦外邪的作用。
因此,衛氣的強弱、肌腠的固密,與肺、脾、腎三臟有密切的關係。增強肺、脾、腎三臟功能,成為防治經常感冒的重要一環。一般臨床可採用如下二法:
益氣固表法:通用於肺脾氣虛者。證見短氣自汗,畏風形寒、易於感冒,面色蒼白,倦怠懶言,納呆食少。方選補肺湯(人參、黃耆、紫苑、桑白皮、熟地、五味子)或玉屏風散(黃耆、白朮、防風)。
若久病反覆不已,因至虛而不復,可用《金匱要略》薯蕷丸,扶正祛邪,寓散於補,使邪去而正不傷。
培元固本法:通用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者。證見惡寒肢冷,短氣喘息,動則汗出,易於感冒,腰脊頭痛,遺精陽萎多尿不禁,舌胖淡。方選右歸丸(鹿角膠、熟地、山藥、山萸肉、杜仲、枸杞子、菟絲子、附子、肉桂)溫補命門,益腎補陽。自汗多者可配合桂枝龍骨牡蠣湯調和營衛,止汗斂陰。(作者為中醫碩士,亦為外科專科醫師)【2005/01/10 聯合報】
"感冒"不喜歡看西醫的朋友~也許可以嘗試另一種方法~看病兼調理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