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9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amesdga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 標竿學習的推動流程
--------------------------------------------------------------------------------

向卓越者學習並不是什麼新的管理概念,早在古代中國的時候,就有「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說法,然而,如果單純從表面來進行學習是無法產生實效的,為了促成更有效果的標竿學習,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以嶄新的、系統化的分析模型來進行標竿管理。

澳洲標竿夥伴公司(Benchmarking Partnerships)管理合夥人布魯斯.西爾斯(Bruce Searles)就發展出一套有效的標竿分析模型,讓企業透過選定主題、尋找合作夥伴、確認方法、進行比較及分享學習等七個步驟來推動標竿學習,並且形成標竿夥伴的學習關係,以擴大標竿學習的效果。

當我們將不同公司和產業的人們搓合成為標竿夥伴時,他們可以經由分享學習及合作網路,強化進行改革的動力。

布魯斯強調企業無需自己重新發明輪子,而是外出尋找別人成功的經驗來學習。「進行標竿學習要先從定義自己的組織開始,並且切中要害的進行改進,過程中要能放開心胸,用心學習不同國家的經驗,推動標竿學習不可能一次達成所有目標,要能按步就班地來完成目標,就像是要吃一隻巧克力大象一樣,我們要先將它大解八塊,每次吃一小塊,而每次都很滿足。」布魯斯對標竿學習的形容極為有趣。

吃巧克力大象的優先順序,就是要決定標竿學習的主題與範疇,為了做出正確的決定,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幾個問題,老闆徹夜未眠的原因是什麼?公司的核心流程為何?高層的KPI是什麼?確保競爭力及服務的重點是什麼?公司的主要策略及問題是什麼?

雖然不同的組織其優先順序也不同,但是標竿學習的過程就像是撥洋蔥,我們應該慢慢的把外皮撥掉,而且不要讓自己掉太多的眼淚,在層層深入核心之後,關鍵問題就會逐次的浮現出來。

於敲定主題之後,接著要進行標竿夥伴的尋找。是否有其他同樣興趣的企業?他們面對何種問題?他們能分享什麼強勢?尋找標竿夥伴宜從不同產業的公司著手,跨越產業界線,探索新的點子和方法,這樣夥伴彼此之間分享經驗的時候,比較不容易產生芥蒂與隱瞞。

任何的標竿學習主題一定不能和公司的策略脫勾,如果單單只從特定的部門、功能及領域來推動最佳實務,企業所能得到的可能是局部最佳解,對於整體公司績效的提升不一定是最有利的,更糟糕的是某個部門的生產力雖然大幅提升,結果卻帶來負面的反效果。所以標竿專案的帶領,絕對不能單由特定部門的主管來主導,能夠綜觀全局的高層主管必須積極的參與其中,以協助設定標竿議題的優先順序性,讓標竿學習專案和策略產生一致的連動關係,而進行標竿比較所獲得的結果,也能成為策略績效的重要回饋事項。

2000年榮獲美國國家品質獎的Dana公司就很重視這一點,其旗下共有七個策略事業單位,其中獲獎的事業單位便是隸屬於汽車系統的Spicer Driveshaft(縮寫SD)部門。Spicer Driveshaft是汽車零件設計生產、組裝與運用的世界先進領導者,也是北美OEM與售後市場汽車零組件的第一大供應商。

SD利用許多比較性資料來評估營運績效,以建立出他們在產業內外的相對位置,這些資料包括產業平均、最佳實務及競爭者的訊息。Dana的願景與使命形成了五個主要的關鍵營運因子(KBD,Key Business Driver),並驅動了策略事業計畫。生產場所和部門指標都必須支持KBD,使績效與營運方向結合的結構性方式,可以確保分析與評估的結果是適用於整體組職的。另外,部分的衡量是用來評估工作團隊或功能層級,以確保其與組織的願景、使命及KBD趨於一致。

也就是說不同標竿議題要有共同的策略目標,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組織內不同的主題可以考慮採用不同的標竿夥伴。布魯斯以澳洲的航空管理局為例來進行說明,該航空管理局的首要目標是解決航班延誤的議題,這個問題有些是航空站所造成的,有些是航空公司所造成的,為了解決此一關鍵問題,澳洲航空管理局除了向別的國家的航管局及交通部學習,更朝向跨領域的方向進行學習,他們學習豐田的即時生產系統,學習優質的傳染病管制機制,希望藉此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

為了擴大知識交流的廣度,企業更可以考慮結合3到20家公司,以形成標竿學習網絡社群(Benchmarking Network Community),共同向外界尋求最佳實務,就所選定的主題和範疇,在透過初步的數據比較之後,找出領先的實務作法,以及改善的機會。

知識要能透明進行交流分享的先決要件是:彼此信任,如果在推動標竿學習之後,反而造成公司機密及隱私的洩露,可說是得不償失,因此,標竿學習社群在正式推動之前,合作夥伴之間最好先行簽訂保密協議,以建立必要的行為規範(Code of Conduct),在智財保護良好、公平交易、沒有利益衝突及不違反反托拉斯法的情況之下,才能讓彼此間的資訊交流更為順暢。

進入標竿學習實際執行的過程之前,標竿夥伴最好要先互相瞭解對方的問題與本質,並且於測量和比較之前,找出比較的程序。而且不能只從結果來進行比較,要更加深入地探討標竿夥伴演化的過程,瞭解他們如何從原來的狀況轉變成現在的樣子,而除了學習其成功的經驗,還要從別人的失敗經驗當中學習,以避免重蹈覆轍,犯下同樣的錯誤。

此外,布魯斯特別提醒我們,有些項目是不能貿然進行比較的,就像蘋果與橘子是無法相互比較的。相同的KPI不同的公司可能有不同的見解,從顧客打電話給客戶服務中心的放棄率(Abandon Call)來看,不同的公司之間可能就有不同的定義,因此,我們無法直接斷定15%的放棄率就一定比20%好。對於希望鼓勵客戶盡量使用網路的公司而言,他們可能會設定顧客按完鍵之後,等待1分鐘20秒掛斷電話才算放棄,但是另外一家公司,可能會設定顧客5秒鐘掛斷就算放棄,因為他們希望有人能直接服務客戶,而不是透過網路和客戶進行間接式的溝通。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26 13:0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60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