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6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enhaoliu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27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資訊] 離合器的滑動
  目前AT車增加,這問題只有在手排裝置變速器的車子才會發生。其大部份的原因在於離合器片的耗損。除了更換以外,別無他法嗎?

在前進、加速時踩油門,若發現只有轉速表的指針向上升,可是卻沒有加速感。這是自排車才有的症狀,必須要注意!這時,有可能是「離合器打滑」。

若「離合器打滑」的症狀輕微,通常車子還能夠行駛。可是,由於急加速或勉強超車,對於離合器造成負擔時,在這種狀態下,持續行駛車輛,會使症狀急遽惡化。若放任不管,則加速時,引擎看似系統良好,但是卻一直無法朝前進因此,如果症狀出現,不要過於勉強,還是要按照正常速度來駕駛,這一點非常重要。趕快回到家中,儘可能駕駛至修理廠去。

附帶一提,在初期階段,很難判斷症狀。這時,可以先加速,然後以低擋一口氣加速,就能夠了解狀況了。不過,這只是「確認」症狀而已,如果發現有打滑的現象,必須立刻停下車子來。

原因在於離合器片的耗損:

由離合器構造所產生的動力傳達是藉著壓片將離合器片推向飛輪,而產生的「摩擦力」,來進行動力的傳達。斷續的控制則是藉著與離合器踏板相連的離合器叉,使分離軸承移動,使壓片的「推擠力」產生變化,而增減「摩擦力」來進行。

離合器打滑現象即指「摩擦力」減少的問題,最可疑的原因就是消耗品「離合器片」耗損,而使「壽命」終了。

再加上過度使用離合器所產生的熱,使得離合器彈簧的張力減弱,也會造成這種原因。因此,當離合器片耗損至一定的程度時,最好同時更換「離合器罩(包住壓片類的部分)」。

此外,當離合器踏板沒有符合規定量的「遊隙」時,會出現「整備不良」的現象。在車輛行駛時,把腳一直擱在離合器踏板上的方式,也可能會引起問題。

如果放任不管,會導致離合器片耗損,有可能發展成真正的問題,必須要注意!總之,要慢慢地開回家,這一點非常重要。回到家以後,要立刻檢查離合器。

附帶一提,當離合器片耗損時,離合器踏板的「遊隙」減少,最後會變得稍微只踩一下踏板,就彷彿離合器片快要斷裂似地。出現這種狀態時,就很危險了,因此要做好心理準備,隨時準備停下來,所以必須靠著路肩走。

良好:離合器片具有足夠的厚度,與飛輪緊密結合。

不良(1):一旦離合器片摩擦耗損後,壓片會朝著飛輪側靠近,使得分離軸承與離合器之間的彈簧減少,稍微一踩踏板,就覺得快要斷裂似的。

不良(2):耗損過度,沒有游隙時,壓片無法推擠離合器片,經常會處於半離合的狀態下。





What sunshine is to flowers, smiles are to humanity.
微笑之於人類,猶如陽光之於花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3-24 23:37 |
callmeandy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對於構造原理的不熟悉
所以真是看不太懂耶
表情 表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28 21:50 |
albert0220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自排車也有離合器,也會打滑。
而且結構和離合器片數都比手排複雜多了,
手排車只需要一片離合器,自排至少要23片以上。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加拿大溫哥華 | Posted:2005-03-29 05:0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42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