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73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iaotch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不明原發之轉移性惡性腫瘤 ( metastasis of unknown origin, 簡稱MUO
在美國¸每年所發現的轉移性惡性腫瘤病患中便有15%的病人一發病便為不明原發惡性腫瘤¸雖然經過很多的努力、長期的住院、大量的檢驗¸這些病人也只有13%能在死亡前找出原發部位。通常找到的時候這原發的腫瘤多半很小而且常是分化不良的腺癌 (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 、淋巴癌或是肉瘤 ( sarcoma ) 。 不論這樣的病人有沒有找到原發部位、有沒有治療¸存活率都很差¸而且對姑息性療法的效果也不彰。

 為何這類的癌症會原發處不明呢?有幾個可能的原因: (1)原發部位在多年前已被切除(2)原發部位病灶自動退化(3)原發病灶過小(4)由於大範圍的轉移或是非典型的擴散方式使得原發病灶被遮蔽。截至目前為止我們依然不清楚MUO的病理機轉¸甚至連明確MUO的定義都有爭論。目前所採用最嚴格的定義是指連死後解剖都找不出原發病灶才能稱做MUO¸不過臨床上較為實用的定義是指在經過一連串評估之後已決定要開始治療時卻還找不出原發臨床病灶¸稱之為MUO。

 在1977年以前¸我們還一直以為有明確原發病灶的轉移性癌症細胞和原發病灶不明的轉移性癌細胞是一樣的¸現在¸我們曉得這兩者之間是有差異的¸有個研究指出在302個死後證實為胰臟癌的MUO病人當中有78%出現肺轉移¸而另外以確定為胰臟癌的病人只有25到40%出現肺轉移¸所以MUO病人的癌細胞本質上和一般細胞乃至於癌細胞便有所不同¸其侵犯能力較強¸當MUO的病人最終被找出原發病灶時¸其病灶來源多是肺、胰臟或是肝臟¸都是對治療效果很差的癌症。

 病人開始的臨床表現隨著用不同的MUO定義而有很大的變異¸茲採用1990年第3版 Cancer Treatment的資料¸特整理於下:
  MUO的初始臨床表現  所佔百分比
1.  肝臟腫大        15
2. 其他腹部症狀       15
3.  胸部症狀        22
4. 淋巴結病變        20
5. 骨頭疼痛或骨折     16
6.  神經症狀        6
7.  皮膚結節        2
8.   其他        2

 MUO代表的是一種具有不尋常侵犯能力的癌症¸而且預後很差。在尋找原發病灶上的努力常是失敗而且令人感到挫折的¸罹病的平均存活率每個研究有不同結果。但是¸基本上大同小異平均存活大約是6.6個月( 從1到38個月 )如果沒有特別的治療或根本不治療的話平均存活是4.6個月¸而即使後來找出原發病灶其平均存活和沒找到並沒有差異。然而約有15%的MUO病人對治療是有反應的而這多半和腫瘤細胞型態有關¸所以我們在面對MUO病人時¸針對目前對治療反應良好的癌症必須先加以詳查¸茲整理於下:

1.治療類別:局部治療 ( local therapy );癌症類別:頭頸部上皮細胞癌、黑色素癌
2.治療類別:全身治療( systemic therapy );癌症類別:生殖細胞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癌、trophoblastic tumor
3.治療類別:荷爾蒙治療( hormonal therapy);癌症類別:乳癌、攝護腺癌、子宮內膜癌
4.治療類別:化學治療( chemotherapy >50% response );癌症類別:乳癌、卵巢癌、小細胞肺癌、頭頸部上皮細胞癌

MUO的分類可簡單分為兩種(1)淋巴結轉移(2)非淋巴結轉移

A.淋巴結轉移
 又可細分為頸部淋巴結轉移、腋下淋巴結轉移和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其中以頸部淋巴結轉移最有臨床意義。

 頸部淋巴結轉移是MUO最常見的表現¸超過85%的頸部硬塊住院病患是腫瘤¸而當中又有75%是惡性腫瘤。這些惡性轉移的病人中只有25%病人不是頭頸部癌症轉移而來的; 而這些非頭頸部惡性轉移的病人多是轉移至鎖骨上淋巴結¸或是下三分之一的頸部淋巴結。在所有初始以頸部淋巴轉移為表現的病人中¸約只有5%找不出原發病灶。一般來說頸部上三分之二的淋巴轉移是自頭頸部癌症、甲狀腺癌或肺癌而來; 而下三分之一或是鎖骨上淋巴轉移多是肺癌或是腸胃道癌症。

 事實上所有頸部轉移的病人中最終有60%到85%找不出原發病灶¸若是頭頸部的轉移性腺癌的約有42%來自胃或大腸¸其他的可能來自橫膈膜以上的器官 ( 主要是肺癌和乳癌 ) 。總而言之¸若切片顯示轉移性鱗狀細胞癌或分化不良之惡性腫瘤則把它當成是有原發的頭頸部上皮細胞癌症治療治療目標必須積極¸因為頭頸部上皮細胞癌併4公分以下淋巴結轉移經過治療都還可以達到50%的5年存活率¸若是轉移性腺癌則當做非淋巴轉移治療。

 腋下淋巴結轉移的病患有30%後來被診斷為乳癌¸15%找出非乳癌之惡性原發腫瘤¸其餘的55%則找不到原發病灶。可是在所有的腋下淋巴結轉移病患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而幾乎都是腺癌。因為乳癌對治療效果良好¸所以所有的腋下淋巴結轉移女病患都該當做乳癌治療¸所以必須檢查雌激素接受體以準備治療。

 腹股溝淋巴結轉移的MUO是不常見的¸如果有的話必須探查皮膚、肛門、直腸、骨盆腔及下泌尿道癌症。

B.非淋巴結轉移
 比起淋巴轉移的MUO來說¸非淋巴轉移的MUO更難找到原發病灶。如果細胞學型態是腺癌¸則須檢查是否為乳癌、卵巢癌或是攝護腺癌; 若是分化不良細胞的話則須查是否為小細胞氣管肺癌( small cell bronchogenic carcinoma ) 、淋巴癌或生殖細胞癌。如果從上述的考量¸一般的檢查無法找到原發病灶¸其實可以不必再找了。

 治療方面以化學治療為主: 5-fluorouracil, mitomycin-C加上 doxorubicin可以達到14個月的平均存活率。也有人用cisplatin 加etoposide來治療¸效果似乎也不錯。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馬來西亞 | Posted:2005-03-13 13:0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32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