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01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sa001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8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語錄] 吃雞吃了七千年
吃雞吃了七千年


科學家相信,人類飼養的雞,是把紅色原雞、灰原雞和綠原雞馴養成功,而紅色原雞,又是中國家雞的祖先。中國是世上最早馴養和食用雞的國家,考古發現,有大量的雞骨和雞糞,在西安臨潼發掘出土,這些遺存物,已經有七千年的歷史了。

中國的甲骨文裡,早就有了雞的象形文字,而那是西元前二千五百多年的石器時代的事了。商周時代,雞就已經是「六畜」之一了。《禮記》更有叫人不吃雞肝的記載,同時還記有當時食用的「雞羹」和 「濡雞」。《孟子》說:「雞豚狗彘之屬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楚辭》記有「露雞」。《呂氏春秋》說:「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後足。」《淮南王》說:「齊王食雞,必食其蹠,數十而後足。」雞跖和雞蹠是一樣的,就是雞的腳掌。到底是吃數千還是吃數十?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齊王喜歡。

《新唐書》中記有「雞球」,白居易還有詩句歌詠過:「雞球餳粥屢開筵。」《東京夢華錄》記有「簽雞」、「炙雞」和「炒雞兔」。《西湖老人繁勝錄》裡記有「白炸雞」和「炕雞」。《夢梁錄》裡更有「雞絲簽」、「雞元魚」、「雞脆絲」、「五味火靠雞」、「脯雞」。《武林舊事》記有「脯臘雞」和「潤雞」。歷史上的雞饌,真是多不勝數,無論是油爆、是蒜燒、是酒烹、是辣炒、是熏、是烘、是鹽焗,都有名菜,並且還教人要選用閹雞才好吃。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15 21:3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73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