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2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t0306894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頭銜:
版主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資訊] Drive-by-Wire重要性何在?
出處來源:http://www.carnews.com.tw/1car/1car.asp

為什麼忽然之間Drive-by-Wire被重視,對汽車工業來說,它的重要性究竟何在?
Drive-by-Wire-電傳線控科技
  Drive-by-Wire並不是一個最近才發展出來的新技術,很早以前,Drive-by-Wire就被運用在戰鬥機上,後來也拓展到民航機上,至於汽車工業為什麼到最近才開始運用這項技術?原因有好幾個。

首先,要運用Drive-by-Wire必須有與之配套的電腦軟體,否則當腳踏下油門時,這項只是作為訊號的動作無法被正確地解讀,進氣/噴油系統也就難以正確地適當配合,於是駕駛人就會覺得車子反應怪怪的,不是太慢、有時間差,就是太快、很神經質,再不然就是覺得不夠線性化、很不自然,於是車子的Drivability—駕控性就不好。

  而電子工業的突飛猛進,乃是近幾年來的事情,在此之前,技術上老早O.K.,但是價格卻不是一般升斗小民所負擔得起,因此Drive-by-Wire會首先出現在最不計較成本的軍事工業、其次出現在高成本的航空工業,乃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其次,電子軟硬體對作業環境都比較苛求,溫度、溼度都不能過高或過低,隨著封裝技術的進步,現代化的電子設備才逐漸地比較〝耐操〞,因此對汽車這種不能顧慮氣候環境、幾乎是有路的地方就得去的交通工具而言,也只有在技術已經進步到不再那麼嬌貴的時候,才有機會出現在汽車上。

  講到Drive-by-Wire對汽車工業的重要性,那和航空工業是一致的,它最重要的貢獻就是重量的減輕、和擺脫液壓系統的不夠可靠。重量的減輕,在Drive-by-Wire愈來愈普及化之後會是相當可觀的,比如說,當煞車系統也改成〝Brake-by-Wire〞之後,現存的煞車油壺、煞車油管、總幫、分幫統統都不必存在,煞車卡鉗夾住煞車碟盤的動作不必再靠煞車油來推動,只需由Brake-by-Wire來下命令、傳達一個訊號給電動馬達來推動煞車卡鉗就O.K.了,這種〝乾式〞系統的可靠度會比傳統的液壓系統高得多,因為它不需擔心漏油、或是油量不足、壓力不夠的問題。


[ 此文章被t0306894在2005-04-28 15:22重新編輯 ]



介紹大家一個透過facebook來玩的網頁遊戲 : 海盜王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2-15 11:4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76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