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69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數位命理街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文武百尊」

圖 1.

圖 2.



「文武百尊」是藏傳佛教,特別是寧瑪派(紅教)
大圓滿法中一個非常深奧且重要的概念,
它也被稱為"中陰百尊"(Bardo Thödol)。
它包含了42位寂靜尊和58位忿怒尊,共100位本尊,
代表了眾生在死亡後中陰階段(Bardo)
會顯現的本覺智慧。
下面這個表格總結了他們的主要構成和象徵意義,
可以幫助你快速了解:
尊屬類型 數量 主要構成 安住位置 象徵意義 主要顯現時間
寂靜尊 [align=inherit]
42位 普賢王如來佛父母、五方佛、五方佛母、

八大菩薩、八金剛母、四忿怒明王、四忿怒母、度六道之六能仁等。
心輪 眾生本具的清淨法性、本來清淨的覺悟潛能。中陰頭七
忿怒尊 58位 由寂靜尊化現,
如大殊勝嘿魯迦佛父母、五大嘿迦、五部忿怒母、八忿怒母、
八獸面母、二十四自在母等。
頂輪 轉化煩惱的智慧顯現,以忿怒相降伏自身的貪、瞋、癡等頑固習氣。
中陰二七
核心教義與修行意義

文武百尊的教義核心在於
「自性顯現」 和 「聽聞解脫」。
· 並非外在神靈:這些尊眾並非外在的神靈,
而是我們自身本自具有的佛性(明體)在特定階段的顯現。死亡後,
當粗大的身心煩惱暫時停歇,
這種最內在的覺性便會依序顯現為文武百尊的光明形相和巨大聲響。
· 認可即解脫:若能在這時認出這些顯現乃是自心本性的化現,
不加恐懼排斥,與之融合,就能即刻證悟解脫,脫離輪迴。反之,
若因業力習氣而生起恐懼、逃避,便會錯失良機,再度墮入輪迴。
因此,修行文武百尊法門,尤其是在生前接受其灌頂、
修習觀想或熟悉其形相,被認為具有極大利益。 
這好比提前預習“中陰階段的考題”,目的是當真正面對時,
能因熟悉而不驚懼,從而認出本覺智慧,獲得解脫。
[align=inherit]
主要修持方法

與文武百尊相關的修持主要包括:
· 灌頂(Empowerment):接受具格上師的灌頂是修習此法的基礎,
旨在植入覺悟的種子並得到加持。
· 觀想(Visualization):修行者觀想自身化為蓮花生大士或本尊,
脈輪中安住文武百尊,以此淨化業障,熟悉自性顯現。
· 超度法會(Powa):此為文武百尊教法最廣為人知的應用之一。 
透過修法,幫助逝者識認中陰顯現,引導其往生淨土。
中陰階段與文武百尊
藏傳佛教認為,死亡後到來世投生之前存在一個「中陰」過渡期,
最長可達49天。文武百尊會在此階段逐日顯現:
· 死後頭七天:四十二寂靜尊會逐日顯現,面容慈悲,
各以不同的淨光攝受眾生投生至其淨土。
· 接下來的七至十四天(二七):若亡者未能因寂靜尊的攝受而解脫,
則五十八忿怒尊會相繼顯現。 它們其實是寂靜尊的忿怒化現,
旨在以猛烈方式驚覺亡者,使其獲得解脫。
[align=inherit]
教法淵源

文武百尊教法源自《大幻化網》教法。其主要典籍依據是
《西藏度亡經》和《秘密藏續》。
相傳其教授由蓮花生大士從普賢王如來的根本密續中摘要攝集並傳入西藏,
後有伏藏師取出的相關教法,如噶瑪林巴取出的
《西藏度亡經》
和嘉春寧波取出的《了義心要》等。

結語

文武百尊是藏傳佛教,
特別是寧瑪派教法中一個融合了深奧哲學見解和具體實修方法的重要法門。
它直指眾生本具的佛性,揭示了生死之迷與覺悟之機,強調了修行的重要性。
希望以上介紹能幫助你
初步了解文武百尊。
這是一個非常深奧的主題,
如果想進一步探索,
了《西藏度亡經》的內容)
或尋求具格上師的指導。
文武百尊的表法意義極為深邃,
它不僅是藏傳佛教
(特別是寧瑪派)生死觀和修行體系的精華,
更是一套完整的關於心性本質的哲學隱喻。
其表法意義可以從以下
幾個層面來理解:
1. 根本核心:
一切顯現皆是自心本性的化現
這是文武百尊最究竟、最重要的表法意義。
所有的寂靜尊與忿怒尊,並非外在的神靈,而是我們自身本具佛性(覺性)
的投射與顯現。
· 心性的兩種面相:我們的心性(佛性)本身俱有無限的可能性和能量,
其本然清淨、寂靜不動的一面化現為「文靜尊」;其積極能動、
摧破一切煩惱障礙的巨大能量則化現為「忿怒尊」。
 一靜一動,一慈一威,看似兩極,實則同源,完美展現了心性的完整面貌。
· 中陰階段的「開卷考試」:在死亡中陰階段,
這些尊眾會依序顯現。這其實是心性在最細微層面將自身完全展開的過程。
能否認出這些「令人敬畏或歡喜的景象」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直接決定了是解脫還是繼續輪迴。這表法:
生死關頭,你所面對的一切,
都是自心的考題。
2. 寂靜尊(42位):表
「本淨解脫」
-原本清淨的覺悟潛能
寂靜尊主要安住於心間,代表心性本初的寂靜、圓滿和慈悲。
· 普賢王如來:表法身-一切萬法的究竟本源,超越形相、言語、概念的空性本身。
象徵眾生心性的根本質地。
· 五方佛:表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他們分別轉化五毒煩惱
(癡、瞋、慢、貪、憤世嫉俗)為五種圓滿智慧。這表法:
煩惱的本質就是智慧,無須捨棄,只需要轉化和認取。
· 八大菩薩等:表佛智的妙用和功德,如大悲、方便、願力等,
協助眾生從各種執著中解脫。
寂靜尊的整體表法:眾生心的本質是本來清淨、
圓滿具足一切功德智慧的。修行不是向外求取,
而是向內認出這個本就存在的
「自性淨土」。
3. 忿怒尊(58位):
表「任運成就」
-智慧能量的熾熱展現
忿怒尊主要安住於頭頂,由寂靜尊化現而來,
代表智慧為摧毀頑固習氣而顯現的猛烈力量。
· 忿怒相:並非真正的瞋恨,而是巨大慈悲的另一種表現。
如同母親為了救出火坑中的孩子,會表現出極為嚴厲和迅猛的行為。
這表法:真正的慈悲不僅有溫柔的一面,
更有為了利益眾生而顯現的
強大力量和無畏。
· 手印與法器:
每種法器都是一種深刻的表法。
  · 金剛杵:表殊勝的方便與空性,能擊碎一切無明妄想。
  · 金剛鉞刀:
表斬斷一切情緒糾結與執著。
  · 天杖:
表格方便與智慧的合一。
  · 顱器:表圓滿的智慧,
能盛滿一切甘露法味。
  · 火焰、太陽輪:
表智慧的熾熱光芒,
能焚燒一切愚癡黑暗。
· 吞噬一切:忿怒尊常腳踏生靈、口吞眾生,
表將一切煩惱、惡業、無明吸入空性之中,將其轉化為滋養覺悟的養分。
這表法:最高級的淨化不是排斥,
而是融攝與轉化。忿怒尊的整體表法:修行並非一味地平和寧靜,
當面對根深蒂固的習氣時,需要調動內在強大、
猛烈、直接的智慧力量,毫不留情地將其摧毀。
這種力量本身就內在於
我們的心性之中。
4. 文武合一的圓滿表法:
悲智雙運
「文」與「武」
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
· 悲智雙運:「文」靜尊代表慈悲(方便),「武」怒尊代表智慧
(空性)。真正的解脫需要慈悲與智慧的圓滿結合。
僅有慈悲而無智慧是俗情;
僅有智慧而無慈悲則流於空寂。
· 體用不二:寂靜尊是體
(根本體性),忿怒尊是用
(作用顯現)。體用一如,展現了心性既寂靜又活躍的圓滿特性。
總結:對修行者的實際意義
文武百尊的整個教法,
其表法意義可以歸結為:
1. 認識自心:它是一面鏡子,
讓我們照見自身心性的無限豐富和圓滿──既有寂靜慈悲的潛能,
也有摧破煩惱的強大力量。
2. 無懼生死:它揭示了生死的奧秘。
死亡過程中心性的次第顯現,
被解讀為「文武百尊」的依序登場。事先熟悉和修持,
能讓我們在關鍵時刻無所畏懼而認出,
從而獲得解脫。
3. 轉化煩惱:它提供了轉化煩惱的究竟方法-
認出煩惱的本質就是智慧。貪瞋癡慢疑等五毒,
其本質就是五方佛的五智,無需壓抑,
只需在生起時「認出」其空性本質,毒即自解。
4. 即身成佛:它指向了「即身成佛」的可能性。
因為佛果的一切功德(百尊)早已在我們的身心
(脈、氣、明點)中本來具足,
修行只是去揭開面紗,
讓其自然顯露。
總而言之,文武百尊最深奧的表法意義在於:
外在的壇城即是內在的壇城,宇宙的曼陀羅即是心性的曼陀羅。
你所敬畏禮拜的,正是你本來的自己。
修行就是一步步拆除「自」與「他」、「淨」與「穢物」、
「靜」與「怒」的二元對立,最終證悟萬法唯心的究竟實相。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25-09-07 20:27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凱擘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09-07 20:1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8447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