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致良知,是明朝大儒王阳明创立的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致良知」学说对后世儒家、汉字文化圈都有深远影响。
而「致良知」本身,是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出自孟子,但又有进一步的阐发。
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
王阳明采纳结合了《大学》中的「致知」思想,
遂提出「致良知」之说。当时明朝中叶,
传统的程朱理学已走向死板僵化,与科举紧密结合,
走向形式化。而理学在理论上没能有大的突破。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新说,是儒家的一大理论创新。
「致良知」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论。
王阳明虽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
但也倡导「良知是虚,功夫是实,知行合一」,
说的是在本体上虽无需用功,但认知与实践、
功夫与本体应该融会贯通,合为一体。
维基百科*
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
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
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
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
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
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
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
以归于正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