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致良知,是明朝大儒王陽明創立的心學的核心思想之一。
「致良知」學說對後世儒家、漢字文化圈都有深遠影響。
而「致良知」本身,是中國儒、釋、道三家思想融合的產物。
王陽明的「良知」概念,出自孟子,但又有進一步的闡發。
王陽明認為「良知即天理」。⋯⋯
王陽明採納結合了《大學》中的「致知」思想,
遂提出「致良知」之說。當時明朝中葉,
傳統的程朱理學已走向死板僵化,與科舉緊密結合,
走向形式化。而理學在理論上沒能有大的突破。
王陽明提出「致良知」新說,是儒家的一大理論創新。
「致良知」可以看作是一種實踐論。
王陽明雖認為「良知」是「心」的本體,
但也倡導「良知是虛,功夫是實,知行合一」,
說的是在本體上雖無需用功,但認知與實踐、
功夫與本體應該融會貫通,合為一體。
維基百科*
王陽明: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
「『致知』云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
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
吾心之本體,自然良知明覺者也。」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
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
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
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
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
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
以歸於正也。』『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