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21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承佛威神

圖 1.



"承佛威神"依出現地方不同而有下面幾種意思:
1.表示尊敬之意。
如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中 地獄名號品第五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白地藏菩薩言:『仁者,願為天龍四眾,
及未來現在一切眾生,說娑婆世界,及閻浮提罪苦眾生,⋯⋯
所受報處,地獄名號,及惡報等事,使未來世末法眾生,知是果報。』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力,
略說地獄名號,及罪報惡報之事。
^^^^^^^^^^^^^^^^^^^^^^^^^^^^^^^^^^^^^^^^^^^^^^^^^^^^^^^^^^^^^^^^^^^^
2.因佛力故便...
如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四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 (二)
是時彼鬼白世尊曰。我今極飢。何故奪我食。
此小兒是我所食。沙門。可歸我此小兒。
世尊告曰。昔我未成道時。曾為菩薩。有鴿投我。我尚不惜身命。
救彼鴿厄。況我今日已成如來。能捨此小兒令汝食噉。
汝今惡鬼盡其神力。吾終不與汝此小兒。云何惡鬼。
汝曾迦葉佛時。曾作沙門。修持梵行。後復犯戒。生此惡鬼。
爾時惡鬼承佛威神。便憶曩昔所造詣行。
^^^^^^^^
爾時惡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並作是說。我今愚惑。不別真偽。
乃生此心向於如來。唯願世尊受我懺悔。如是三四。

3.我們也承佛威神力故而有佛經可看,感謝世尊及阿難尊者。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
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
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
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
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
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
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說是語時,
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
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慇懃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
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 人師,佛,
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
同行十善,饒益眾生。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
廣設方便。一王發願, 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
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薩,
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
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
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

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
設食供養。羅漢問之,欲願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
未知我母生處何趣。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
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光目答言,
我母所習,唯好食噉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
恣情食噉,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羅漢愍之,
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光目聞已,即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
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
汝母不久當生汝家,纔覺飢寒,即當言說。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
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
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
又復短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令吾脫免。光目聞說,
知母無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
墮於惡道。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
以是業故,未合解脫。

光目問言,地獄罪報,其事云何。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稱說,
百千歲中,卒白難竟。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
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歷惡道。十方諸佛慈哀愍我,
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
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
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
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
我然後方成正覺。發誓願已,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光目,
汝大慈愍,善能為母發如是大願。吾觀汝母十三歲畢,捨此報已,
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
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恆河沙。

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光目母者,
即解脫菩薩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薩是。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
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
乃至不信因果者,邪婬妄語者,兩舌惡口者,毀謗大乘者,
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
是諸眾生,即得解脫三惡道報。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歎,
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
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
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薩有如此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廣利眾生,
汝等諸菩薩,當記是經,廣宣流布。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願不有慮。
我等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必能承佛威神,廣演是經於閻浮提,利益眾生。
定自在王菩薩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爾時四方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於久遠劫來,
發如是大願,云何至今猶度未絕,更發廣大誓言。唯願世尊為我等說。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為汝及未來現在天人眾等,廣利益故,
說地藏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
慈哀救拔度脫一切罪苦眾生,方便之事。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薩久遠劫來,
迄至於今,度脫眾生,猶未畢願,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
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重願。如是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中,
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

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
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鬬諍報。
若遇毀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
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
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
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
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毀謗三寶者,說盲聾瘖啞報。
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
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迴遞償報。
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
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鬬亂者,說無舌百舌報。
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

如是等閻浮提眾生,身口意業,惡習結果,百千報應,今粗略說。
如是等閻浮提眾生業感差別,地藏菩薩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諸眾生,
先受如是等報,後墮地獄,動經劫數,無有出期。是故汝等護人護國,
無令是諸眾業,迷惑眾生。四天王聞已,涕淚悲歎,合掌而退。
地藏菩薩本願經 ──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這時,華藏世界道場中諸菩薩及一切世界主思惟,
什麽是諸佛地、境界、加持、所行、力、無所畏、三昧、
無能攝取、眼、耳、鼻、舌、身、意、身光、光明、聲、智呢?
還有,十方世界海中諸佛爲諸菩薩所說世界、衆生、佛、佛彼岸、
佛解脫、佛變化、佛演說、佛名號、佛壽量、菩薩誓願、菩薩發趣、
菩薩助道、菩薩乘、菩薩行、菩薩出離、菩薩神通、菩薩彼岸、
菩薩地、菩薩智海是什麽呢?唯願世尊哀憫爲我等開示演說。
諸菩薩自承威力,于一切具足供養雲中自然出音聲,而說偈頌贊佛:
無量劫修圓滿成正覺,度衆菩提樹下普現身。
信解行證妙法斷疑惑,菩薩瞻仰應受普安樂。
云何觀察了知諸佛地,佛所加持清淨三昧境。
云何佛所行處智慧入,佛力無邊能明應開示。
云何佛法王入諸三昧,隨衆生心願樂自在說。
云何神通淨治無畏法,開演功德利益不可量。
云何佛眼遍見無邊際,耳鼻舌身能知亦複然。
云何佛意方便智慧海,道場宣說解脫諸法門。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2-21 08:1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22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