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25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不存在「我、靈魂、心、如來藏、自性、佛性、阿賴耶
【不存在「我、靈魂、心、如來藏、自性、佛性、阿賴耶」】
  
作者:烈火實驗室(烈火·巴圖魯·索南雍仲)
  
印度語中的「我」,音譯「阿特曼」,原意指呼吸,
大約三千年前的『吠陀』時代具備「靈魂」的意思。
漢譯過去多譯做「我」;現代介紹性的書籍多直譯為「靈魂」;
哲學界多譯作「自性」或「本體」,俄國佛學家舍爾巴茨基譯為
「自性本體」 。
⋯⋯
在印度,從古至今,「我」這個詞有兩種用法:
1、是人稱代詞;
2、是指靈魂、自性、本體;實際這些內容是同一個詞的不同翻譯。
佛教是明確的「無我」論,
而且“無我”是判斷是否是佛教的內容的標準「三法印」之一。
  
一、〖經論教證〗
  
聲聞乘、南傳佛教是不承許「有我」的。對「我、自性、本體、
如來藏、佛性、阿賴耶」的承許主要是部分菩薩乘,
即大乘佛教中的「有宗」,
大乘「空宗」僅承認在世俗諦義的名言假立;
所以,對這些內容的承許,實際在大乘佛教中,
僅「有宗」承許,所以,以下所稱內容,
省略「大乘有宗」或某宗派的專指。
  
持佛教中存在「我、如來藏、自性、佛性、阿賴耶」的觀點的人,
主要依據的經典有『楞伽經』、『涅槃經』、『解深密經』等。
其中:——禪宗多引『楞伽經』;
——唯識學派多引『解深密經』;
——各派共同引用最多的是『涅槃經』;
但當我們如理的觀察與解義經文的時候,就可以發現,
其實經中所講並沒有承許這些內容的存在。以下分述。
  
1、『楞伽經』
  
『楞伽經』卷三:「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大慧,我說如來藏常,
不同外道所有神我,……,汝當修學如來無我相法」一段,
同一卷中還特別強調一切法空、如幻、
無自性:「不應立宗分,謂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
如是一切法無自性,不應立宗]然菩薩摩訶薩說一切法如幻夢」
可見「如來藏」本身也是一種教化的方便假立,
到頭來還是得從徹見空性中去體證佛法的至理。
換一句話說,真心的顯現,必然是與般若空相契合的,
只有契證了般若空,才是與如來藏說的真義相應,
才是如來藏本真面目的究竟顯現。 『楞伽經』中,
心性論與般若空思想融為一體的理念是如此昭然若揭,
再明白不過的了。

2、『涅槃經』  
  
『涅槃經』是有名的如來藏係經典,
幾乎所有的如來藏思想的建立,都是以此經為根本依據的,
尤其是漢傳佛教的佛性思想,直接建立於此經的傳入,
它在多方闡明妙有的同時,也明確指出:
「若見佛性,則不復見一切法性,以修如是空三昧故,不見法性,
以不見故,則見佛性」以及「佛性者實非我也,
為眾生故說名為我」。
佛教教內對此是明確的:這僅是為了方便眾生的理解,
而假立的「有」,並非象世俗人所理解的存在的意思,
如同我們常說「假設眼前存在一朵花」,
但此時眼前並無絲毫「花的存在」一樣。
學術界也是如此觀點,如吳言生先生在『禪宗思想淵源』
中便說:『涅槃經』是闡釋妙有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經典,
由於此「有」不是對立的現象之有,故稱「妙有」。
雖然般若明無我,涅槃示真我,般若述凡夫四大假和合,
涅槃說一切眾生有佛性,二說似乎多相矛盾,
然誠如湯用彤先生所言:『般若』、『涅槃』,經雖非一,
理無二致。 『般若』破斥執相,『涅槃』掃除八倒。
『般若』之遮詮,即以表『涅槃』之真際。
明乎『般若』實相義者,始可與言『涅粲』佛性義。
可見「如來藏」本身是一種教化的方便假立,
在『涅槃經』中是表現的很清楚的,並且不是以隱喻的方式,
而是直言明白的道出的。只是一些人斷章取義的理解與聞思,
導致把這種假立但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如來藏當成了實有。
  
3、『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是唯識所宗的重要依據,
幾乎成了所有的唯識學派在述及自性、如來藏、阿賴耶時,
所必引的經教。『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
「勝義生,當知我依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所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
善男子,云何相無自性性,謂諸法遍計所執相。
……云何諸法生無自性性,謂諸法依他起相。
……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
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
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
這就是說,三種無自性性是密意所在。
三種無自性性就是三種自性的本來面目,
就是對三種自性的真實面貌的說明。如巨贊等諸法師所言。

『解深密經疏』卷十四講:所以如是諸教異者,
此所遣性唯所執性,故『廣百論』等唯約遍計所執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
無生滅等,……然依他起,雖依他起而無自然、無因生義,
故『雜集』等具約三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
圓測等諸法師亦同此說。
在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裡提到「離言自性」與
「假說自性」:「謂諸菩薩諸佛世尊入法無我,
入已善淨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
最後乃至或謂涅槃,如是等類是諸世間共了諸法假說自性,
是名為有,言非有者,謂即諸色假說自性,乃至涅盤假說自性」,
此處可知,自性一說是假說,是因為自性的離言性,
而不得不假立自性名言,所以是假立的名言總相。
在『成唯識論』卷七中說:「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
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可見在這裡,
識是一切法的總稱,亦即總相。濟群等諸位法師明確講過這一點。
在陳那論師『陳那八論』、法稱論師『因明七論』中,
都明確說過:總相只存在於意識名言中,即使在世俗諦義的觀察上,
也是不存在任何自相的。所以「阿賴耶」、
「如來藏」的總相名言假立,是成立的,但並不是實有存在。
  
二、〖三時判教的空、有究竟〗
  
很多人依據『解深密經』所講的三時判教,即聲聞、般若、唯識,
而認為所謂唯識是究竟說,即所謂般若的空,不及唯識的有,
般若中觀的空性說,不是究竟的解釋;
而唯識應該是比般若中觀更究竟的佛法內容。
其依據就是『解深密經』自稱「了義」。
1、檢索南、北傳『大藏經』,了義、究竟、殊勝等詞,
並非『解深密經』專有。
2、了義不了義,
是依當時說法的因緣與對象而自言當時當地所說了義。
脫離緣起而論了義,本身就是脫離佛法的觀察方式。
3、經的了義與否,如果能夠判斷,當是佛、菩薩,而非世俗人,
所以才有菩薩造論,以辨經的了義與究竟,
所以,經有了義與究竟與否,是依論典與經典的綜合考察,
而不是單純的依據經文自說。
4、即使『解深密經』所稱了義成立,
也不能成立所謂我、自性、本體、佛性、如來藏、
阿賴耶的「有」說,此前已經論述。
5、「有」與「空」哪個究竟,不是依時間先後而說,
也不是依說的當時是否究竟而論,而是依為什麼說,
即果依因而成立。一般人常引述「寧起有見如須彌山,
不起空見如介子許」或「寧執有如須彌山,莫執空如芥子」,
但此段文字的意思是什麼,我們可以看其出處『寶積經』:
「復次迦葉。非無人故名曰為空。但空自空。前際空。後際空。
中際亦空。當依於空莫依於人。若以得空便依於空。
是於佛法則為退墮。如是迦葉。寧起我見積若須彌。
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脫。
若起空見則不可除。迦葉。譬如醫師授藥令病擾動。
是藥在內而不出者。於意云何。如是病人寧得差不。不也世尊。
是藥不出其病轉增。如是迦葉。一切諸見唯空能滅。
若起空見則不可除」。
  
注意——此段已經很明確說明問題,即:本來應該是空性為究竟,
但因為世人自己錯誤的理解與修行,導致個人把握不好,所以,
才假立「有」,人們對這個不存在的「有」的執著所產生不良後果,
比錯誤的執著本來正確的「空」所造成的不良後果要小,
所以,即使「有」不是正確的,暫時也可以先假設成立。
  
三、〖佛教駁斥的外道觀點〗
  
玄奘法師譯『金七十論』是外道數論派典籍,其明確講自性存在,
而且自性的開悟與「常樂清淨」是為解脫,
如「自性及我無不可見故」。承認自性等本體實有,
是數論派的特徵。
耆那教講解脫的觀點是靈魂本身是不滅的,
輪迴是依靠靈魂而完成的,
這個不滅的靈魂達到自由而永恆的清淨與快樂,就是解脫。
其他方面耆那教與佛教沒有太大區別,
甚至很多耆那教徒與佛教徒自己也分不清楚兩者的區別。
印度的吠檀多學派在空性的解釋,在表述上與佛教是完全相同的,
甚至與龍樹菩薩的『中論』及註釋原文相同,「不一不異」、
「空有不二」等於內容,也完全相類。但唯一不同處,
就是其承認印度教的「有我」論。印度教自己說,
佛陀所講佛法與印度教沒什麼不同,
只是一種為了增加宣揚慈悲精神而假立的無我論。
所以,印度教基於此,
把佛陀稱為其第二主神毘濕奴神的九大化身之一。
現代很多印度教傳教者,甚至直接說印度教就是佛教,同質異名,
聲稱佛教的「無我」,其實是一種變通的說法。
因為只要證明佛教是「有我」,
那麼佛教與現代的印度教就不存在區別了。
佛教論典中,凡涉及外道者,多以數論派為第一個駁斥的對象,
如『土觀宗派源流』,
而其中的最直接的駁斥內容就是其「自性」說。
然後一般是順世論斷見派,再然後即是耆那教的靈魂存在說。
而作為與婆羅門教一系的印度教,尤其是吠檀多的空性說,
佛教始終站在「無我」的立場批判其「有我」的空性說。
順便說一句,印度的「梵」與中國道家的「道」是一樣的,
所以,佛教是否定梵的存在的,同樣也不可能承認道的存在。
  
四、〖如理觀察的總結〗
  
我們用「心」暫時代表「我」或「自性」等說法,
如果心是「有」,不依什麼中觀,也不依什麼唯識,
們依最基礎的佛理而分析,其是常?還是無常?
如果是常,必是我見,不成立,此外道梵我論。
如果是無常,必無解脫,涅槃之心若無常,必是生滅法,
生滅法必是世間法,已經解脫,又仍在世間輪迴無常中不能自主,
自然不成立。如果是心是既常也無常,仍不成立,
因為佛法中從沒有這種說法,哪經、哪論、
任何一個善知識也沒有承認過又常又無常的說法的存在。不生不滅,
與又常又無常是不一樣的,兩者自然不能混同。前者依緣起而論,
即依因而論,後者是依果而講。所以,心不管是常,還是無常,
還是又有常又無常,都不符合佛理。還有一說:
心在世間法時是無常,在出世間法時是常。
此說已經完全符合梵我論,所以,不可能是佛法內容,可不論。
依前經論中,依理證、教證、實證,皆可證明心不存在,
只是世間假立。
正面可證,反證也可證;而且正、
反兩面都存在經論的直接論證與間接講解。
當然,假立不是說就和完全不存在一樣了,假立有假立的必要,
也有其實際的作用。所以,『心經』中前講「色即是空」,
後邊又接「空中無色」。所謂空性,其實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
真實的空性,在唯識也是不能語言表述的,即「離言」,
在中觀也講真實的勝義空性,不可以名言。
只能這樣說——我們世俗人觀念和思維中的有與無,
無法對應空性的理解。至於用世俗所能理解的有與無,來討論時,
就看站在哪個角度了,因為世俗觀察必然存在角度,
只有已經證入空性時才會沒有角度問題。
從假設站在空性的角度,面對世俗的有與無的理解時,
用世俗語言與思維,是不存在這些概念的,所以,
中觀認為接近勝義空性時,不承許一切存在。
但如果站在世俗角度必須進行語言說明時,
空性不可能完全是個世俗人理解的什麼都沒有。
否則,涅槃在世俗與空性兩個角度都不存在了,
解脫也永遠不可能了。所以,這個時候,這個不存在的空,
仍是世俗可以理解的有,但只是近似於這個有的狀態。
所以,唯識與中觀,並不是矛盾的,
而是從兩個世間可以理解的角度,都進行的近似的描述。
中觀偏於從空的角度入手直接解釋空性本身;
唯識偏於從有的解釋來分析空性成立的過程。但兩者的所謂空與有,
都不是真實的空性。都只是站在世俗角度的近似理解,
真正的空性,只在自證中可知。
如同我們說透明一樣,透明本身如果存在,
我們就可以通過透明本身而知道透明的事物的存在,
但透明我們是看不到的,否則透明的玻璃後邊的事物,
我們就看不到了;如果你說透明本身不存在的,
那麼等於你根本沒有具有透明屬性的事物,
玻璃永遠無法在現實中找到了。偏於哪個解釋都是成立的。
但玻璃本身就是玻璃,不存在透明不透明一說,
因為我們是以世俗的眼觀察而有的不同的角度。
所以空性本身談不上有與無,實際空性叫空性都談不上,
是無法命名與描述的。但世間開始不知道空性的人,
要先從語言明白才能了解並修行,可這個東西又不可能語言講明白,
就出現了各種角度的不同解釋方式。
  
烈火·巴圖魯·索南雍仲
《不存在「我、靈魂、心、如來藏、自性、佛性、阿賴耶」》完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3-11-24 13:03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11-23 08:18 |
ylstaringl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特殊貢獻獎-2
頭銜:八宮旋斡天為體八宮旋斡天為體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孔明神數解籤, 手面相
推文 x2613 鮮花 x974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表情 謝謝 引文提供分享 ......... !


地理之法實與命、氣數相符蓋地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11-23 12:4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363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