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通而無路,塞而有門。如本法師◎
為何無路?因為通貪嗔癡慢疑五毒.妄心矯情?擋住門路.為何有門?修正妄心.開菩提路.
諸位要了解,同樣要悟到一心不亂,明心見性,禅宗和淨土宗都有辦法讓你明心見性, 只是行門在入手處有一些差别。 禅宗是「無門入門」,淨土宗是「有門入門」,這要解釋清楚很重要。我們來講禅宗就好,禅宗叫做無門入門, 它的法門就是這樣。有人問無門要如何入門?照理說要有洞才鑽的進去啊! 無門入門是要怎麽入呢?我以前還未出家時, 在佛寺看那個門聯,我去寺院最喜歡看門聯,那些門聯都是高手、高僧、能人的偈頌或詩,那是禅宗的道場。 門聯右手邊寫「通而無路」左手邊寫「塞而有門」,我一看之下覺得,這怎麽說得通呢?那時我們沒有根機, 禅宗的道理并無深入,剛初學佛而已,剛剛皈依就開始跑佛寺了,對這些充滿好奇。 「通而無路」通就是有路可走啊!有路可入了,爲什麽反說「通而無路」呢?而且「塞而有門」塞就塞住了 ,那裏有門、有路可進去呢?說這種颠倒的話,我一頭霧水。直到研究佛法以後出家以來, 全日都研究教典最後才悟進去。「通而無路」簡單說「通」什麽?凡夫衆生都通往五欲六塵之門, 通往五欲六塵之門,當然沒有涅槃之路,就此悟進去。路走的很滑順,滑順的是五欲六塵之路, 而涅槃、解脫、無生法忍之路,我們不曾走過很生疏摸不到門路,有道理嗎?誰敢說沒道理,百分之百有道理。 所以五欲六塵之路凡夫走得很滑順,眼睛閉起也能夠拿五欲六塵任何一項,不用爸爸媽媽教, 他就會談情說愛了,五欲六塵之境凡夫混得非常熟悉,叫做「通」,但是它沒有「路」。沒什麽路? 「涅槃之路」很生疏,因爲從來不曾開悟證果過啊!涅槃是如何?他不了解。菩提是如何?他不了解。 布施的感受他不了解。做功德,他很生疏。明心見性?從來不曾明心見性,當然無路啊! 叫做「通而無路」。「塞而有門」塞住了,卻有路有門,奇怪?後來又讓我悟入了「塞」 是指你的「心」止息了所有五欲六塵之境,五欲六塵之境已經讓你塞住了,止息住了,不會再生妄想心了, 有「門」了,什麽「門」?涅槃門、菩提門、解脫門、般若門、六度波羅密之門、三十七道品之門, 輕而易舉的就可以走進去了,叫做「塞而有門,通而無路」這麽深的意境沒有解釋, 有幾人能夠了解呢?禅宗就是這樣修道的。 「無門入門」是說起先你要熄滅三毒妄想,無明煩惱的雜草要完全止息,叫做「無門」。 一念心不生即如如佛,無門入門。有門是指你在妄想意識之中打轉,那種門就糟糕了。 「無門」就是止了你的妄想的意思,「無門入門」你妄想靜止以後,法身活起來,門路就進去了, 就這麽一回事。禅宗就是這麽修的呀!所以禅宗不鼓勵人念佛,不鼓勵人拜佛,并非拜佛禮佛不對, 因拜佛禮佛不是禅宗入門之處,隻要止掉妄想,承認你的心就是佛了,那有自佛再拜他佛呢? 這樣不是頭上安頭,淨上安淨,妄想加妄想嗎?念一句佛要用一水缸水漱口,拜佛一拜,要拖地三天,不清淨。念一句「阿彌陀佛」禅宗視爲不清淨,念佛就是妄想,你心就是佛了,教你一心不亂,教你達到無生法忍,教你止掉一切妄想,你還起這個佛念,分明就是妄想所生。所以禅宗教你不能念佛,不能拜佛,有它潛在的道理,不能說禅宗不對。因爲角度不同,入門的問題叫做「無門入門」妄想都不可生了,念佛也不行。所以說念佛要用一扛水漱口.一水缸有多少呢?漱一口水後吐掉.再喝一口水,
漱口後再吐掉...要用一扛水漱口,一水缸的水大約有五十加侖,代表嘴不清淨的意思。拜佛也是妄想,你身業不清淨,拜佛後要拖地三天三夜,地闆讓你弄髒了,身體不清淨了,祖師有深深的用意啊!但是這不是禅宗不對,是因爲他們入門的法門,不一樣的角度如此而已。「通而無路,塞而有門」道理在此,禅宗入門開悟證果是「無門入門」,所謂法門就是這麽一回事。
淨土宗的入門就不一樣了,叫做「有門入門」和禅宗相反,是怎麽有門?「無門」是與「空」 相應完全不可生念頭,所謂萬法不能立,一塵不染,怎麽可以起任何一個念頭呢?是爲無門而入門與空相應, 與淨土宗不同。淨土宗是「有門入門」有門就是指門路,淨土宗就是以妄克妄,以毒攻毒。換一句話說, 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到抑揚頓挫, 念到一聲聲一句句口出耳聽心發三到,在此狀況下以妄克妄,以惡制惡,其實你的妄想非常多, 你不念佛,一定是妄想無量無邊,你不念佛一定念五欲六塵之境,與其念五欲六塵之境, 不如來念「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之念,就不會有五欲六塵之境之念, 不然想那些财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念念世間的塵埃,你當然會想到一個頭兩個大, 妄想紛飛、煩惱叢生。與其煩惱叢生,不如來念一句「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也是念頭, 以這念頭的妄制服這些妄,叫做以妄制妄,如此念到一心不亂現前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不錯,有妄念就沒佛念,有佛念就沒妄念,以佛念來降服所有的妄念,最後達到一心現前, 以佛念降服所有的妄念,萬念歸于一念,「阿彌陀佛」這一念就是念佛的功能啊! 念到一心不亂念佛三昧現前,當下你的法身就活了。這樣就是「有門入門」「有」就是有念頭, 有作用,有「阿彌陀佛」之念就是有門,有門念到以妄制妄,以佛念降服所有妄想意識, 歸于清淨一念叫做「有門入門」,入什麽門?一心不亂之門,法身複活之念。 所以禅宗和淨土宗二者入門的方式不相同,在唐朝以前禅宗和淨土宗是格格不入,你念佛不可參禅, 參禅不可來念佛,你們兩個法門入門不相同,混爲一談,說圓融說解脫全是戲論,當然禅就是淨, 淨就是禅,道理一樣,但是有幾人做得到呢?圓融法誰不了解呢?你我大家都了解, 但是入門你要乖乖的念佛就念佛,禅宗就禅宗,不可動不動就禅淨雙修,這全都對, 但問題是你做不到。當你禅的時候,不知道淨,淨的時候不知道禅,你念佛時說是禅,其實是妄想。 你參禅的時候說是淨又有佛念,你抓不準拿捏不住,你說圓融是好聽的口頭禅而已, 與你真正要行門解脫全都派不上用場。所以你念佛時安心的念,以妄制妄達到一念清淨現前, 向你恭喜,法身複活的時候了。你參禅無門入門,通而無路,塞而有門,到最後見性的人也是你呀! 總之,我們的心就是佛,佛就是你的心,離開心并無佛,離開佛并無心,心佛不二之物。 所以修道能認同你的心就是佛者,此人的善根就成熟了。 所以修道要從那裏修?從心地去下功夫就對了。今天的見性成佛是針對禅宗而說, 處處爲你指明你的心就是佛,離開你的心向外追求佛,追求一切法,全都是妄想心生的。 所以一位開悟聖僧,他老人家講話了,開悟聖僧云: 「惟此一心即是佛,佛與衆生更無别異,但是衆生着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 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無所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