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le3200
|
分享:
▼
x0
|
[修行][分享] 生活的佛教-[法鼓山]
一、倫理生活 (一)人與人的關係是倫理 一般人(在家居士)的倫理關係是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出於儒家的思想,可說是一般人的道德,要求盡到個人自己分內應盡的責任。
身為一個人,有人的立場、人的責任、人的義務。一個人與其他的人相處時,就是以責任和義務為中心,而非以權力為中心,這就是倫理。 (二)人與眾生的關係是倫理 人與六道一切眾生的關係是倫理,這是佛教的觀念,將倫理關係的範圍擴大到一切眾生: 1.人與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眾生的關係:人與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眾生之間的關係,是布施供養他們。對於我們周遭的畜生道的眾生,亦即一般稱為動物的,要能夠戒殺、護生。修羅、地獄、餓鬼等處的眾生,就是通常所說的鬼神,一般人迷神求神,賄賂鬼神,求鬼神幫助;佛教徒則不然,只是盡布施供養的責任。 2.人與諸天的關係:天上有天廚妙供,不希求人的供養,但我們為了表示恭敬,也供養他們,但人與諸天的關係主要為恭敬與讚嘆。天有欲界六天、色界四禪十八天、無色界四天。欲界天是對五欲有貪愛的天界;色界天沒有五欲的貪愛,但仍有五蘊和合之身;無色界是沒有色蘊(物質色身)的天界,其天人只有受、想、行、識四蘊(精神性的存在)。這些天與我們的關係是如何?(1)我們要恭敬、祝願、祈求諸天平等護念世間眾生。(2)我們要讚嘆、繫念福德諸天平等護持世間眾生。 (三)佛教徒間的層次關係 佛教徒的層次有七: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為僧眾,是住持三寶的中心;優婆塞、優婆夷為在家居士,是僧團的外護。 1.僧團的結構:有男女兩部。男眾又分兩級:第一級是比丘,是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成年男子;第二級是沙彌,指受過十戒的出家男子,通常須在七歲以上。女眾分為三級:一是比丘尼,是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成年女子;二是沙彌尼,指受過十戒的出家女子,通常也須在七歲以上;三是式叉摩那,指女子出家受沙彌尼戒後,進受六法戒二年,以驗明未受胎孕。 2.僧團的外護:僧團以在家居士為外護,男居士稱為優婆塞,女居士稱為優婆夷。受三皈五戒的男、女居士,稱為終身優婆塞、終身優婆夷,也稱為近事男、近事女,也就是親近三寶、承事三寶的男女居士。受八關齋戒的,稱為一日一夜優婆塞、一日一夜優婆夷,又叫做近住男、近住女。近住代表近解脫的羅漢而住,因持八關齋戒,除了未持銀錢戒外,已完全等同於持沙彌十戒,所以已靠近了解脫的阿羅漢。 (四)僧團的綱領 僧綱原為唐朝統理出家僧人事務的僧官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1.叢林制度的僧綱: (1)方丈和尚:負責指導僧眾修行。方丈和尚以下有首座、堂主,以協助和尚指導僧眾修行。通常東班首稱為首座,西班首稱為西堂。 (2)綱領執事:和尚以下還有都監、監院。都監掌理內部的行政事務;監院則掌理對外的行政事務,對外代表常住。 2.叢林制度的僧職: (1)殿堂的執事:掌管生活秩序及威儀的人,有維那、僧值、知客。維那是掌管及維持禪堂內的秩序的人,主要是看香,在入坐及出定之時敲鐘、敲板。僧值則主管上殿和過堂,大殿上上殿、齋堂裏過堂、上法堂說法,都由僧值維持秩序。知客是掌管來客的人,包括僧俗兩種客人。 (2)管理團體事務的人:分為副寺、書記、藏主、典座、庫頭、園頭、殿主、淨頭。副寺是協助監院處理事務性工作的人。書記則是協助都監、監院做文書工作。藏主又稱藏頭,掌管藏經。典座掌管廚房,其下有管煮飯的飯頭、管煮菜的菜頭、管打水及燒水放水的水頭,還有火頭、園頭、米頭……等等。庫頭又稱衣缽,管理常住裏面的種種用品與財物。殿主是香燈。淨頭是打掃廁所的。
二、修行生活 (一)居士修行的五法具足 根據《阿含經》,居士的修行生活,是要學習五法具足。 1.信仰:信三寶、信因果、信因緣、信自己,而以信三寶為主。 2.持戒:主要是持五戒,如果無法五戒俱持,能持一、二戒也是好的。 3.布施:布施有財施與法施。財施又可分為內財與外財。內財指我們自身的身體、生命,也包括知識、技能、智慧、心力和願心。外財包括妻兒子女及種種屬於我們的財產。法施則是以佛法布施,也就是與人分享佛法。 4.聞法:聞法是聽聞佛法,也包括閱讀經教。 5.智慧:包括世間智慧的有漏智慧,及修持佛法而實証解脫的無漏慧。 (二)僧俗同修八正道 八正道是:
1.正見:對佛法的正知正見。
2.正思惟:依佛法作正確的思惟。
3.正語:正確的口業。
4.正業:正確的身業。
5.正命:正當的職業與正當的生活。
6.正精進:於止惡行善的正確努力。
7.正念:憶持正法而不忘失。
8.正定:正確的禪定。不論出家僧眾或在家居士都要修習。 八正道配以身口意三業,正業、正命配身業,正語配口業,正見、正思惟、正念、正定配意業,而正精進通於三業。八正道亦可比配戒定慧三學,正語、正業、正命配戒學,正念、正定配定學,正見、正思惟配慧學,正精進則是通於三學。 (三)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菩薩行的根本。發菩提心是發起願成就佛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也就是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受三皈五戒而成為一位佛教徒,應該發菩提心,有四個弘大的誓願,即: 1.眾生無邊誓願度。2.煩惱無盡誓願斷。3.法門無量誓願學。4.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家庭生活 1.佛化家庭的三個條件:(1)敬養父母如三世諸佛; (2)夫婦敬愛如諸上善人;(3)愛護子女如母雞護雛。 2.佛化家庭的經濟收支: (1)以正當的職業謀取生活所需,避免從事與五戒相違的職業。 (2)經濟收入當分作四分:家計生活、營業資本、家中的儲蓄、銀行的生息。 (3)收入的用途有三種:供養父母及妻兒子女、周濟親友及社會救助、供養三寶。 (五)社會生活 對於以下的這些社會生活,一個佛教徒應以慈悲來關懷所有的人,以智慧來處理所有的事,才能人情和法理兼顧: 1.學校的社會生活:對師長、同學的關懷。 2.信仰的社會生活:對同道、同修之間的往還。 3.工作的社會生活:同事以及從屬之間的接觸。 4.商業的社會生活:同業及主客之間的互動。 5.政治的社會生活:同黨及政敵之間的彼此激盪。 (六)四攝法是菩薩行 菩薩攝受眾生的方法有四種: 1.布施:因應眾生的需要布施財物與佛法,使生感恩愛戴之心。 2.愛語:隨眾生根性而善言關懷,使願意依附而學習佛法。 3.利行:做利益眾生的種種事,使生親愛之心。 4.同事:與眾生同事共處,隨機教化。 (七)六度法是正常的菩薩道 在家人要能少欲,出家眾則要能離欲,不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以六波羅蜜為修學菩薩道的主要法門。 1.布施:(1)財施;(2)法施(教以佛法);無畏施(使去除恐懼)。 2.持戒:(1)攝律儀戒(不犯禁戒);(2)攝善法戒(勤修善法);(3)饒益有情戒(積極利益眾生)。 3.忍辱:(1)安受苦忍(忍受飢寒等苦);(2)耐怨苦忍(忍受眾生打罵毀辱而不起瞋心);(3)諦察法忍(安住諸法不生不滅之理)。 4.精進:去惡行善的積極努力。惡指有障聖道的體證之事,善指有助聖道的體證之事。 5.禪定:修習禪定,使心安定,不散亂、不昏昧。 6.般若:體證實相(空),於一切法不執著。
|